2018年6月17日 星期日

《易經》的《泰》卦所透露的訊息:以陰為天以陽為地說的較早證據



一、從《易經》的泰卦說起

《易經》中有一個卦叫做《泰》卦,上面說:「小往大來,吉亨。」,這個卦的上面是由三個陰爻構成,下面是由三個陽爻構成,《彖傳》(戰國時期成書):「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依照過去的說法,陰是女的,陽是男的,這一點沒有錯,而《乾》卦是上、下六個陽爻所組成,《坤》卦是上、下六個陰爻所組成,戰國時期寫成的《彖傳》在解釋《乾卦》時說「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在解釋《坤》卦時說:「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這裡解釋將「乾」象徵為天,「坤」象徵為地,於是《泰》卦象徵天、地相交,地在上,天在下,是吉利之卦;反之,上面三個陽爻,下面三個陰爻是《否》卦。(圖一)

圖一: 易經中的泰卦和否卦卦象

二、我的質疑:
奇怪的是,天在上、地在下本來是正常,怎會是不吉利的《否》卦呢? 必須強調的是,《彖傳》是戰國時期寫成的,也就是傳說至今的,由陽爻組成的《乾》卦象徵天,由陰爻組成的《坤卦》象徵地只能代表戰國時期人們的看法,但是以「女」比喻「地」,以「男」比喻「天」,這樣的說法真的是最初人民的看法嗎?《易經》說:「乾:元亨,利貞。」「坤:元亨,利牝馬之貞。」,感覺這兩句話只是互為訓詁的說法。

三、我的推論與論證:

我認為最初的人民是以「女」比喻「天」,以「男」比喻地,以下試著提出幾個證據:

1.       《易經》「龍戰於野,其色玄黃」的解釋

    《易經》的內容包括《周易》的六十四卦象、卦辭爻辭和卦名。《易經》的成書年代,當代的學者都傾向於認為是完成於西周的初期,如台灣的屈萬里和大陸的周伯崑。[1]《爻辭》說以「龍」象描述「乾」卦:「初九: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九四:或躍在,无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

《大戴禮記》〈易本命〉:「故曰:有羽之蟲三百六十,而鳳皇為之長;有毛之蟲三百六十,而麒麟為之長;有甲之蟲三百六十,而神龜為之長;有鱗之蟲三百六十,而蛟龍為之長;劳之蟲三百六十,而聖人為之長,此乾坤之美類,禽獸萬物之數也。」
我曾經整理了古代中國的五靈說法(表ㄧ),其中《管子》〈幼官圖〉是最早的說法:

「五和時節,君服黃色,味甘味,聽宮聲,治和氣,用五數,飲於黃后之井,以倮獸之火爨……。春……八舉時節,君服青色,味酸味,聽角聲,治燥氣,用八數,飲於青后之井,以羽獸之火爨……。夏……七舉時節,君服赤色,味苦味,聽羽聲,治陽氣,用七數,飲於赤后之井,以毛獸之火爨……。秋……九和時節,君服白色,味辛味,聽商聲,治溼氣,用九數,飲於白后之井,以介蟲之火爨……。冬……六行時節,君服黑色,味鹹味,聽徵聲,治陰氣,用六數,飲於黑后之井,以鱗獸之火爨.....旗物尚黑……。」(《管子》〈幼官圖〉)。

這裡以五獸(蟲)和五行配對:倮獸(人)—土、羽獸(鳳)—木、介蟲(龜)—金、毛獸(虎或麒麟)—火、鱗獸(龍)—水。《大戴禮記》〈易本命〉已經說過「蛟龍」是「鱗」蟲之長了,《管子》〈幼官圖〉又以「鱗」獸(龍)為五行中的水德,可見得「龍」原本就是水的生物,在《易經》〈乾〉卦的初九爻開始便說「潛龍」,九四爻說「或躍在淵」,這些都證實了「龍」是水中的生物,上九爻說「亢龍有悔」,「龍」是水中生物,脫離地上的水之後當然就「有悔」了。《春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篇〉:「龍,水物也」[2]奇怪的是,既然「龍」是水中的動物,「鳳」才是天上的動物,如果要說代表天上的動物,那也應該是「鳳」,怎會以水中的動物「龍」來描述代表天的「乾」卦呢?

1: 與五行相對應的五靈

古文獻
作者或編輯者
成書年代(公元年)
五行(五位): 五靈
()
()
()
(西)
()
《管子》〈幼官圖〉
稷下學派()劉向()
戰國前期(),西漢(編輯)
()
()
()
()
()
《吳子》〈治兵〉
吳起
戰國初期(381~?)
青龍
朱雀
?
白虎
玄武
鶡冠子》〈天權〉
?
戰國(322~)
蒼龍
赤鳥
?
白虎
元武
《呂氏春秋》〈十二月紀〉
呂不韋等
秦朝(~239)
《淮南子》〈天文訓〉等
劉安等
西漢(~140)
()
朱鳥()
黃龍
白虎
玄武
《春秋繁露》〈五行逆順〉篇
董仲舒
西漢
鳳凰
賢聖
麒麟
《春秋繁露》〈服制像〉
董仲舒
西漢
青龍
朱鳥
?
白虎
玄武
《禮記》〈月令〉篇
戴聖
西漢
《白虎通德論》〈五行〉
班固
東漢(79)
青龍
?
白虎
玄武
《論衡》〈龍虛〉等篇
王充
東漢
青龍
朱鳥
白虎
玄武
《明堂月令章句》
蔡邕
東漢末
蒼龍
朱雀
麒麟
白虎
玄武
《孔子家語》
王肅
三國時期
《春秋序》
杜預
西晉
白虎

    《易經》〈坤〉卦的上六爻的〈爻辭〉有一段話:「龍戰于野,其血玄、黃。」(圖二)《易傳》〈說卦篇〉解釋說:「夫玄、黃者,天、地之雜也。天玄而地黃。」,這裡明說「玄」代表的是「天」的顏色,而「黃」代表的是「地」的顏色! 如果「天」是屬「陽」,怎會用象徵「水」的顏色「玄」來代表天呢? 古代的人將天、地、上、下的三維空間予以二維化,以五方位或五行(/木、南/火、西/金、北/水、中/)來描繪,於是「天」就變成了「北/水」,「地」就變成了中間之「中/土」或者「南/火」,而「玄」是「水」的顏色。水屬「柔/陰」之性,以「玄」為「天」代表色已經表明了「天」應屬於「陰卦」!由這個「玄黃」意思的闡明,可知「龍戰於野,其血玄黃」這段話彷彿就是在記載天、地被創生的神話。

圖二:《易經》〈坤卦〉上六爻的爻辭中記載了「龍戰于野,其色玄黃」




這讓人聯想到在西亞蘇美爾和巴比倫Enuma Elish的的創世神話,起初宇宙沒有天地時是一團渾沌的水,蘇美爾神話稱之為原初瀛海女神Nammu,巴比倫神話稱之為海水之神 提亞瑪特 (Tiamat),後來由風()——蘇美爾稱之為恩利爾 (Enlil),巴比倫稱之為 馬爾杜克 (Marduk)——將水分開,上半部為天——蘇美爾稱天神為安(An),巴比倫稱為安莎爾 (Anshar)/ 安努 (Anu)——下半部為地——蘇美爾稱地祗為 基 (Ki),巴比倫稱之為 基莎爾 (Kishar/ 埃阿 (Ea)[3],印度婆羅門教和佛教的:「天/色」、「地/欲」和「空/無色」這「三界/三有」的說法其實都是天、地創世神話殘留下來的遺跡。(圖三) 

圖三: 泥板石刻畫巴比倫創世神話中風(空)神Marduk(右)與海水之神Tiamat(左)爭鬥分為天和地

     《爻辭》是周武王的時候(公元前1076~前1043年)寫的,而八卦和卜筮是在商、周之際(公元前1046年)形成的,周武王時的王朝已經進入父系社會的時代,夏、商、周的始祖神話都有母系社會的特質,卦這是後來的竄改和誤傳,古代是母系社會, 女的代表天 男的代表地,最早的人稱「陰」為天,稱「陽」為地很合裡,古埃及在形容宇宙創世時,就是用男、女交合來比喻天、地的交互作用創生萬物,在一張古埃及壁畫裡畫的,女的在上面,男的在下面,有圖(圖四)為證!

圖四: 古代埃及描述創世神話的壁畫


2.       老子道家對於陰陽和柔剛的說法

春秋時代(公元前770~前403年),陳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耽)以「陰、陽」為概念範疇來解釋天、地、萬物的生成性質。[4] 《道德經》(又稱《老子》)有許多地方傳達了「以柔勝剛」和「柔上剛下」等思想,如「天下莫柔弱於水......弱之勝強,柔之勝剛(第七十八章)[5]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第四十三章)[6]「人知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第七十六章)[7]。如果「柔上、剛下」是道家的原初思想,而「柔」和「剛」又分別是「陰」和「陽」的屬性,則將居於上的「天」說成是陽、剛,居於下的「地」說成是陰、柔這樣的說法豈不與「柔上、剛下」的說法矛盾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老子的《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圖五),其中「萬物負陰而抱陽」一句,以方位言之,「負」有「背」的意思,當然是背天;「抱」有「腹」的意思,當然是腹地,所以陳鼓應先生將「負陰而抱陽」解釋為:「背陰而向陽」的意思,而且他引用北宋名臣呂惠卿(公元1032-1111)的話說:「有生者,莫不背於幽而不測之陰,向於明而可見之陽,故曰:『萬物負陰而抱陽』。負則背之,抱則向之也。」[8] 。若將「陰」以「天」代,將「陽」改為「地」,如「萬物負天而抱地」,則意思更加明顯而合理,反之,若改為「萬物負地而抱天」其意思顯有違和,這再度證明了:「陰」原本就是指「天」,「陽」原本是指「地」! 「氣」是在天、地之間。基於《老子》是道家思想的起源,我認為以「天」為陰,「地」為「陽」是較早的說法。

圖五:《老子》第四十二章的記載內容




3.       從中國春秋時代歷史文獻所說的陰陽觀之

     《易經》成書的西周年代,當時的人對於「陰」、「陽」的觀念是指日照的暗和明有關係,此時的陰、陽並沒有「氣」的觀念。春秋時代的《春秋左傳》和《國語》才出現「陰」、「陽」是萬物構成元素的「氣」的觀念。唐君毅認為陰、陽二字原本的意義是日出和日落(/明和夜/),然後衍伸為方位(山之南與北)、天氣(寒、暖)、物類(水和火)、物氣的意義。[9] 文獻記載中,最早將陰、陽納入「氣」的範疇之中的是《春秋左傳》〈昭公元年〉所論及的「六氣」陰、陽、風、雨、晦、明,並且還以「氣淫」來解釋人身體生病的原因[10]。但是尤需強調者,這裡的「六氣」都是屬於「天」,郭店楚簡文獻《太一生水》:「下,土也,而謂之地。上,氣也,而謂之天」,這裡也是將「氣」歸屬於「天」,而不是「地」。儘管如此,台灣大學中文系有位女博士邱文才還是區別了《春秋左傳》和《太一生水》中「氣」的不同:「《左傳》是水從屬於氣,《太一生水》則是氣從屬於水」[11]。首度將陰和陽用於表示「天、地之氣」的是戰國初期編纂成書的《國語》,在〈周語上〉篇還運用了陰陽二氣來解釋地震的原因[12]《國語》〈周語下篇〉以「故天無伏陰,地無散陽……來形容禹治天下時的情況[13](圖六,這裡明明將「陰」氣擺在「天」,「陽」氣擺在「地」,只是陰氣有伏與不伏的問題,陽氣有散與不散的問題,否則這句話就成了空話。因此我認為《國語》〈周語下篇〉以「故天無伏陰,地無散陽……」這一段最遲於戰國初期的話又是另一個證據!

圖六: 《國語》(《春秋外傳》)〈周語下〉所記載的「天無伏陰、地無散陽」



    

《呂氏春秋》〈大樂篇〉對於宇宙生成的敘述可以整理成以下的圖式:「道=太一兩儀=天地陰陽四時萬物」[14],這個圖式中,「天」、「地」是「陰」、「陽」的根源,而「道」是「天」、「地」的源頭,「道」又稱為「太一」,中國的儒家文獻,如《禮記》〈禮運篇〉:「是故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的宇宙生成模式大概也是和《呂氏春秋》差不多。《淮南子》大概也是依循《呂氏春秋》的宇宙生成圖式:「道=天一(太陰)→天、地陰、陽四時(五行)→萬物」,唯一不同的是在「道/太一」和「天地」之間,加入了「氣」一環節。這裡說天神最貴者為「天一」、「太一」,或稱「太陰」[15],這已經暗示了「天」為「陰」是較早的說法。(表2)

表2: 先秦宇宙生成圖示的比較

文獻

老子

太一生水

禮記禮運篇

呂氏春秋古樂

淮南子天文訓

上帝

太一

太一

太一()

渾沌

 

 

 

 

/

時空

 

 

 

 

/

暗能量

(元氣)

 

 

宇宙膨脹

 (二)

/

/

 天/地

/

神靈

(二) 

/

神/鬼

 

 

晝夜

(陰、陽)

/

/

/

/

物質

 

 

 

 

/

日月

 

 

 

 

/

星辰 

 

 

 

 

星辰

四季

 

四時

四時

四時 

四時

溫度

 

/

 

 

 

水分

 

/

 

 

 

三元 

(陰、陽、氣)

 

生物

萬物

萬物

 

萬物 

萬物

4.       南方黃老學派對於陰陽與天地的說法

   

老子思想淵源的陳國之地,到了戰國時代被楚國併吞,在道家系統中,老子的思想發展到了戰國時代,形成了「黃老之學」和「莊學」兩大主要學派。莊學的創始者是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依照錢穆的說法,莊周的年代為公元前359-2589/279)。就黃老之學而言,楚國黃老學以《黃老帛書》開其端,《莊子》後學中的〈天道〉諸篇承其讀,《鶡冠子》等揚其波,形成了南方黃老學的系統。齊國的黃老學統攝了田駢(公元前370-291)、慎到(公元前395-315) 、接子(約與慎到同時)為代表的道之一術派及《管子》〈法法〉諸篇的道、法派,以及《管子》〈內業〉等四篇所代表的「精氣論」,而形成了北方黃老系統。[16]
    

《凡物流行》是上海博物館藏的戰國中期(公元前300年以前)的楚國簡書,其內容記載著:「凡物流形,奚得而成? 流形成體,奚得而不死?既成既生,奚寡()而鳴()?既本既根,奚後之奚先? 陰、陽之處,奚得而固? 水、火之和,奚得而不危()? 民人流形,流形成體,奚失而死? 有得而成,未知左、右之情,天、地立終立始,天降五度,吾奚衡奚縱? 五氣並至,吾奚異奚同? ……日之有珥,將何聽? 月之有暈,將何征?水之東流,將何盈?日之始出,何故大而不炎?其入中,何故小焉暲樹?問:天孰高歟?地孰遠歟?孰為天?孰為地?孰為雷霆?孰為電?土奚而平?水奚得而清?草木奚得而生?禽獸奚得而鳴?夫雨之至,孰唾津之?夫風之至,孰噓唏而并之? 』聞之曰:……一生兩,兩生參,參生女(母),女(母)成結。是故,有一,天下無不有;無一,天下亦無一有……草木得之以生,禽獸得之以鳴。……[17](語譯:「萬物是依據什麼而形成的呢?生成形體之後,又怎麼能夠不死?已經形成誕生了,又可觀照什麼來命名呢?既然都是根本,那麼又如何判定誰先誰後?陰、陽處在這個世界,爲何能如此穩固?水、火之間如此和諧,爲什麼能沒有差錯?有人問:人類成形,是依據什麼形成的呢?生成形體之後,失去什麼會死去?人稟上天之性而形成、擁有生命,卻不知道這是天地間陰陽生成運行的道理。天地間是存在著終點與起始。上天給予五行規律,我該如何遵循?五氣一齊來到,我將避開什麼?接受什麼?⋯⋯ 太陽出現了日珥,將要聽什麼呢?月亮出現了月暈,將要表達什麼徵象呢?水不斷地向東流,將要填滿什麼呢?太陽剛開始升起時,為什麼體積很大卻不會炎熱?等到正午時,為什麼體積很小卻很炎熱?有人問:天有多高?地有多遠?誰又是天?誰又是地?誰是雷?誰是閃電?土地為什麼是平坦的?水爲什麼會是清澈透明的?草木又為何而得以生長?禽鳥野獸又爲何而可以鳴叫?說到下雨,是誰在天上吐水?風吹來了,是誰在呼吸吐納散發出來的? 聽說:「道是萬物化生的總原則,依照這個原則,生出一種氣,這種氣又化分成陰、陽兩氣,陰、陽兩氣交合,於是產生了和氣,陰、陽兩氣不斷的交合,不斷的創生,於是便繁衍出萬物之母,而聚合而生出萬物了。」所以,有了一(道),天下就什麽都有了;沒有了一(道),天下就什麼都沒有了。⋯⋯ 草木得到一(道)才得以生長;禽獸得到一(道)才能夠鳴叫。⋯作者問了許多宇宙創生的許多問題,最後他將問題的答案歸結於「一」,這個「一」,就是「道」,就是創造宇宙的至高神。郭靜云對這段話有高明見解,他認為「陰、陽之處,奚得而固?」是對《老子》的「萬物負陰而抱陽」一句話提出的疑問,「水、火之和,奚得而不危?」是對於《老子》的「沖氣以為和」一句話提出的疑問。[18] 陳麗桂將這段話翻譯為白話文:「陰、陽之間的對立狀況,如何能穩定?水、火之間的協調為何能不牴觸?」,這說明了古代黃老學派的學者認為「天」的陰氣產生了「水」,「地」的陽氣產生了「火」,水、火之氣相互激盪產生了「和」氣,在這一個觀點更加強化了《老子》的這句話「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本身所發的論據。

    

黃老學派的道家文獻馬王堆帛書《黃帝四經》〈經法:道法篇〉:「天、地有恆常……天、地之恆常,四時、晦、明、生、殺、輮(柔)、剛。……,這裡講到「天、地」和「柔、剛」並稱,天、地和柔、剛恰好是「天/柔」、「地/剛」的順序。王博認為《黃帝四經》是戰國中期以前越國淮南之地的作品[19] 前面談到,「陰」是以「水」定性,是柔、弱的性質,「陽」是以「火」定性,是剛、強的性質。按理說,「陰」氣應該是「德」,「陽」氣應該是「刑」,怎麼到了馬王堆帛書《黃帝四經》〈十大經:觀篇〉卻將「陰」說成了「刑」,「陽」說成了「德」(圖七)?

圖七:西漢時期《黃帝四經》帛書(其中一片)



《黃帝四經》〈十大經:觀〉卻將「春、夏」時和「刑、德」的問題結合起來:「不靡不黑,而正之以刑與德。春夏為德,秋冬為刑。先德後刑以養生。……夫并時以養民功,先德後刑,順於天。」 這一個明顯的更動,推究其原因是在戰國中期的四時教令思想中,把四時和五行結合起來,春、夏、秋、冬分別配合木、火、金、水,而夏、秋之間則以配土(《管子》〈四時篇〉)《尚書大傳》〈洪範五行傳〉:春天「號曰助天生」,夏天「號曰助天養」,秋天「號曰助天收」,冬天「號曰助天誅」[20],原本屬於柔陰的水的天反而和硬梆梆的「刑」發生關係。換言之,「陰」和「刑」扯上關係,「陽」和「德」扯上關係,必待戰國中期將五行(五種物質)與四時(季節)互相結合起來以後始能達成其功(?)《白虎通德論》〈五行篇〉:「水—太陰也,刑者,故常在。金—少陰,木—少陽,微氣無變,故亦常在,火。太陽精微,人君之象。」,這一個將天、地「改性」的動作在很後來長期的歷史洪流中竟成了中國人對於天、地觀念的不可逆!我認為這一個重要的改變是造成「陰」由「天」之氣變成了「地」之氣,「陽」由「地」之氣變成了「天」之氣的其中一個原因!

    《莊子》〈田子方〉篇: 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至陰)出乎天,赫赫(至陽)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為之紀而莫見其形。」(圖八),這裡明明就說陰就是從天出來,陽是從地發出的! 〈田子方〉篇在西漢劉向編輯時被編入《莊子》的〈外篇〉,〈內篇〉的陰陽特徵和醫家比較接近,陰、陽被用於形容人體的氣,〈外篇〉和〈雜篇〉推衍《易經》、《老子》,用於描述天、地之氣,和先秦的陰、陽觀念符合。[21]


圖八: 《莊子》〈田子方〉所記載的天陰地陽證據

《莊子》後世持以「陰為地和陽為天」之人對於這段話的解釋就顯得彆扭,例如,黃錦鋐對於這一段話的翻譯為:「(天、地、陰、陽之氣,)至陰的氣,必是極其寒冷;至陽的氣,必是極其炎熱。(陰生於陽,所以)寒冷的氣出於天,(陽又生於陰,所以)炎熱的氣出於地。陰、陽二氣交合,萬物就生長了。」[22],他顯然持守「以陰為地,以陽為天」的說法,為了調和原文的矛盾,他用「陰生於陽」、「陽生於陰」的說法強加辯解。尤需注意者,「陰、陽相生」的說法一直到西漢時期的文獻均未出現過,較早的古代人認為陰和陽是不為混同的兩種作用實體,例如: 西漢董仲舒所撰寫的《春秋繁露》以及西漢時穀梁子的後學所傳的《春秋穀梁傳》都強調「獨陰不生」、「獨陽不生」[23],若是陰和陽兩氣可以相互生成,那又何必說出這樣的話呢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陰陽義〉:「天、地之常,在陰與陽。」,陰與陽既然是「天、地之常」,兩者就不可能發生質變而相互轉變,而只會相互消長。[24] 即使是西漢成書的《京氏易傳》〈井卦篇〉「天、地之數,分於人事;吉、凶之兆,定於陰、陽。陰生,陽消;陽生,陰滅。二氣交互,萬物生焉」,這裡也只是說「陰生陽消」、「陽生陰滅」,是說陰、陽兩氣之間的相互抵消的作用,並沒有說「陰」和「陽」之間有相互「生成」的關係。[25]「陰、陽相生」的說法一直遲至東漢才出現在文獻當中[26]。因此,用「陰、陽可以相互生成」這個東漢之後才出現的說法來解釋那最遲在秦漢之間時期完成的文獻《莊子》〈田子方〉並不適當。

西漢劉安(公元前179-122)等人編撰於公元前139年完成的《淮南子》,他在〈覽冥訓〉篇中也引用了《莊子》〈田子方〉這段話:故至陰飂飂,至陽赫赫,兩者交接成和,而萬物生焉。,但卻捨去了「颼颼出於天」、「赫赫發於地」之語,這也說明了《莊子》〈田子方〉的這一段話的作者不會晚於西漢,想必後世的人以陽為天、以陰為地的說法必然對於這段話的解釋感到困擾。[27]《詩經》中成書於西周後期的〈小雅鴻雁篇〉和成書於東周春秋前期的《詩經》〈唐風篇〉都用「肅肅」來描述鳥類振翅飛翔時羽毛的聲音。[28] 《淮南子》的作者將「肅肅」改為「飂飂」倒也符合原義,鳥類是天上飛行的動物,「肅肅/飂飂」用於形容天的陰氣有古老源頭。有關於「赫赫」之語,成書於春秋中期的《詩經》〈商頌:殷武篇〉用「赫赫厥聲」來形容「商邑」(商丘),作於西周後期的〈小雅:正月篇〉用「赫赫」來形容「宗周」(鎬京),「赫赫」之語在較早的說法都是被用於形容地上的城市[29],而且「赫赫」用於形容「地」的陽氣也有古老淵源。因此可見將「肅肅」用於形容「天」,將「赫赫」用於形容「地」大概是不可更易的了。所以,由上述的探討,我認為《莊子》〈田子方〉的這段話:「至陰肅肅,至陽赫赫;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具有非常古老的淵源,而且此不失為一個以「陰氣出自於天,以陽氣出自於地」為較早說法的最直接的證據!此外,《莊子》〈則陽篇〉:「是故天、地者,形之大者也;陰、陽者,氣之大者也;道者為之公。」,這裡就是把「陰、陽」當作天、地之氣。《莊子》〈外物篇〉:「陰、陽錯行,則天、地大絯,於是乎有中有,乃焚大槐。」,這邊就是以陰、陽之氣的「錯行」(交合)來解釋雷霆發生的原因。既然,古代人認為雷電是因為天、地交合錯行所造成,打雷最常發生的季節在春天,所以古人認為春天這個季節是天、地交接的時候,《白虎通德論》〈嫁娶篇〉也認為:「春,天、地交通,萬物始生,陰、陽交接之時也。」。


    
我們再來看《鶡冠子》〈度萬篇〉:「天者神也,地者形也,地濕而火生焉,天燥而水生焉。法猛刑頗則神()濕,神()濕則天不生水,音故聲倒則形()燥,形()燥則地不生火。水、火不生,則陰、陽無以成氣,度量無以成制,五勝無以成埶,萬物無以成類。」(圖九)

圖九:《鶡冠子》〈度萬篇〉所記載的天生水、地生火和陰、陽、萬物之間的形成關係




這裡再度強調了黃老道家所認為的「天生水」、「地生火」,這兩個動作是「陰、陽」交合「成氣」的必要,萬物之類藉由陰、陽的交合才能夠生成。「天」既然是「生水」的就不可能是陽,「地」既然是「生火」的就不可能是「陰」,這可能是中國後世陰陽學家萬萬想不通之處。

5.       《說卦傳》和《筮法》對《易經》八卦的方位的說法

    《易傳》是解釋《易經》的作品,其完成的年代,當代的學者都認為是出於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形成的年代在戰國時期(公元前403-221)。屈萬里認為〈彖傳〉和〈象傳〉成書較早。〈說卦傳〉成書於戰國晚期[30]

《易傳》〈說卦篇〉:「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經》就是以陰、陽、柔、剛的觀念為出發點,《易傳》〈說卦傳〉說:「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迫),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就是俗稱的「先天八卦」(圖十)。八卦是從四季之象衍生而來,《春秋繁露》〈官制象天篇〉:「是故春者少陽之選也,夏者太陽之選也,秋者少陰之選也,冬者太陰之選也。」,《說卦傳》將八卦(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分別以家畜(馬、牛、龍、雞、豬、雉、狗、羊)和人體的不同部位(首、腹、足、股、耳、目、手、口)配對的代表[31]
另外《說卦傳》也將八卦與五行之象做了順序的配對,《說卦傳》:「帝(萬物?)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故曰:)『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之卦)也。『齊乎巽』,《巽》東南(之卦)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西方之卦)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故曰:)『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即《震》、《巽》為木,《離》為火,《坤》為土,《乾》、《兌》為金,《坎》為水,《艮》為土。」[32] 這個和五行配對的八卦也就是後世所說的「後天八卦」(圖十)古代中國人對於陰、陽表述的問題上,東方為日出之地,遂屬陽位,西方為日沒、月出之地,遂屬陰位,沒有歧議,但是對於南、北方位的陰、陽屬性,卻在不同思想和知識體系之間存在有爭議。

圖十:先天八卦圖(左)和後天八卦圖(右)



        清華竹簡《筮法》是公元20087月由一位自清華大學校友趙偉國自香港古玩市場購得的竹簡文書而捐贈給母校圖書館收藏,抄寫時代約為公元前305年,即戰國中期(公元前342-262)偏晚[33]。其中和《周易》有關者包括《筮法》和《別卦》,《筮法》中卦位圖中央矩形方框內繪有人形圖,並於人體不同部位配以八卦,八卦與身體的配對為:乾為首,坤為上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下腹,艮為手,兌為口。人形圖與《說卦傳》的敘述類似。竹書人形圖外八方配八卦,其中八卦的方位為:震()、兌(西)、南(/)、北(/)、艮(東北)、巽(東南)、坤(西南)和乾(西北)(圖十一)

圖十一: 清華簡書《筮法》



 將清華竹簡《筮法》和《說卦傳》的八卦方位相互比較可以發現,除了卦名」被稱為「勞」,」被稱為「羅」的異名之外,唯勞()和離()兩卦的方位南北對調,茲將《筮法》和《說卦傳》對八卦與人體部位和方位的代表整理如表(表3)。我們可明顯看到清華簡《筮法》以北方為陰位,以南方為陽位,和《說卦傳》以南方為陰位,北方為陽位,顯然地有很大的不同。[34]

3:《易傳》〈說卦傳〉所解釋的《易經》後天(文王)八卦和清華簡《筮法》的比較

文獻

代表

()

()

說卦傳

 

物質

/

/

人體部位

家畜

方位(五行)

西北

西南

西()

()

東北

東南

()

()

陰陽

筮法

人體部位

上腹

下腹

方位(五行)

西北

西南

西()

()

東北

東南

()

()

陰陽(推導)

()

()

()

()


   《說卦傳》「南」()為陰位,以「北」()為陽位和五行說有很大的牴觸,為何「離」代表「火」或「日」,照理說應該是陽卦,但《說卦傳》卻說是陰卦?「坎」代表「水」或「月」,照理說應該是「陰」卦,但《說卦傳》卻說是陽卦? 清華簡《筮法》為了調和兩者的矛盾,將坎、離二卦的方位南北轉向,結果這兩卦的陰陽屬性便與《說卦傳》相同,但如果依照清華簡《筮法》的南北陰陽觀念,乾、坤和艮、巽兩組卦的陰陽屬性應該要顛倒過來。這讓我們意識到《周易》與五行理論的矛盾之處!(圖十二)

圖十二: 《說卦傳》與清華簡《筮法》八卦與方位和陰陽的配對關係示意


    《說卦傳》所說的八卦和八個方位的配對是否就是《易經》作者所認為的呢? 東漢許慎所著的《說文解字》說:「陰: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陰」和「陽」是南或北因為不同地方而可能有不同的認知,清朝康熙時期由福建侯官人陳夢雷於公元1706年所編輯的類書《古今圖書集成》(原書名《古今圖書匯編》)〈山川典(方輿彙編)〉第十八卷: 山東之南陽而北陰者,岱南面也。關中之北陽而南陰,若相反者,華北面也。」[35] 中國的西周、秦、西漢、五胡十六國中的前秦、北朝中的西魏、北周、隋和唐朝都是建立在關中地區的政權《易經》成書於西周時期,所以《說卦傳》可能是以《易經》的西周時期作者以「北為陽,南為陰」的觀念進行八卦與方位的配對! 西漢時期劉安(公元前179-122)編撰的 《淮南子》〈詮言訓〉:「陽氣起于東北,盡於西南;陰氣起於西南,盡于東北。」,董仲舒(公元前179-104)所撰寫的《春秋繁錄》〈陽尊陰卑〉:「故陽氣出於東北,入於西北,發於孟春,畢於孟冬,而物莫不應是。」,東漢陽雄(公元前53-18)所撰寫的《太玄經》〈太玄圖〉:「陰酋西北,陽尚東南。」這些兩漢的文獻大概都是依循西周的人對於南、北的陰、陽觀念
     《易經》的《咸》卦,《彖傳》的解釋為:「咸,感也。柔上而剛下,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觀其所感,而天地萬物之情可見矣。」,《咸》卦的上面是《兌》卦(代表澤),是陰卦,《咸》卦的下面是《艮》卦(代表山),是陽卦,這說明了以「陰」在上,「陽」在下的卦象都是屬於吉卦。如果按照《說卦傳》所說的一般性規律,可以發現《震》和《》卦、《坎》和《離》、《艮》和《兌》卦分別代表「足和股」、「耳和目」、「手和口」的關係,它們的共同點是先「下」後「上」的關係,唯獨《乾》和《坤》所代表的首和腹卻是先「上」後「下」的關係? 這暗示著《易傳》解釋《易經》的過程中發生了若干的變動。

6.       歷代對八風和八卦方位的配對的說法

     
    原本古代較早的宇宙論是「水生說」為主,商朝是位於山東的政權,山東地區的人們對於方位與陰陽的關係應該是持以「北為陰,南為陽」的觀念,中國的西周、秦、西漢等政權是建立在關中地區,在關中地區的人們是以北為陽,南為陰,西周時期的人們尚未有陰、陽是天、地之「氣」的觀念,到了戰國中後期的鄒衍(公元前305-240)始提出五行相勝說,這些時期的國家再結合陰陽說和五行說,但在西周到秦國統治時期間的東周春秋、戰國時代,當時國力強大的齊國,是座落在山東地區的政權,齊國與商朝的人們的認知相同,亦是以「北為陰,南為陽,到了春秋時期的時候,人們對於陰、陽的觀念或許已經有把陰、陽當作天、地之氣的觀念,如記錄春秋時期齊國宰相管仲(公元前720-645)的書籍《管子》在〈四時篇〉中記載說:「是故陰、陽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時者,陰、陽之大經也。刑、德者,四時之合也。刑德合於時,則生福;詭則生禍。」戰國末期齊國的陰陽學家鄒衍(公元前305-240)提出了「五行相勝」說後,陰、陽與五行這兩種觀念才有結合的問題,將陰、陽與五行這兩者結合的時間最早應該是在戰國晚期成書的《說卦傳》,從這個歷史軌跡來看,此時的天、地論以南—北方為主軸,北方以水為代表,南方以火為代表,「水()勝火()」,符合天高於地的認知,水為陰,火為陽,所以「以天為陰,以地為陽」至少應該是戰國末期的時代人們的原始想法
    由齊國人所提出的五行相勝說要與西周的《易經》八卦要結合,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齊國人以「北為陰,南為陽」《易經》的作者西周人以「南為陰,北為陽」的矛盾與扞格。公元1972年在山東沂銀雀山墓出土的秦代以前戰國竹簡,其中有一個《天地八風五行客主五音之居》的文獻,其中記載將八風與八卦相配位,甚至有些有陰或陽的定性,並利用八風用於占「利客人」或「利主人」,占筮者是主人的身分。西漢末期的《太公兵書》、唐朝的《乙巳占》〈占八風知主客勝負法〉以及宋代中葉的《靈樞經》〈九宮八風〉都有類似的記載[36] 。這在軍事的用法上,「主人」是指我國,「客人」是指攻打我方的敵方國家,《國語》〈越語下篇〉有一段范蠡對越王勾踐論用兵的敘述可以解釋這個說法[37]。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用於占筮的古文獻,仍然有以「南為陽,北為陰」的五行特色,以南北軸言,凡是「利客人」者的都是屬於北軸之風(),凡是「利主人」者大多屬於南軸之風(),唯一有分歧的是東南風,銀雀山簡說利為客(陰卦?),《乙巳占》認為利為主人(圖十三、表4)。這些文獻與《說卦傳》中對於八卦以及方位為陰或陽的定性的分歧說明了《易經》和五行說的矛盾之處。

4:數個古代文獻對於《易經》八卦的方位與陰陽關係記載的比較(未明言陰或陽者而根據「利主人」或「利客人」的陰陽規律以括號表示)

獻記載
八卦
方位
西北
西南
西
東北
東南
成書年代
八風
陰陽
八風
陰陽
八風
陰陽
八風
陰陽
陰陽
 
陰陽
八風
陰陽
八風
陰陽
《呂氏春秋》〈有始篇〉
戰國後期公元前241








《說卦傳》後天八卦
戰國晚期








《銀雀山簡》〈天第八風五行客主五音之居〉
秦代以前
()
(?)
()
()
()
()
大剛
()
揉弱
()
《淮南子》〈天文訓〉
西漢公元前139
不周
()
閶闔
明庶
(?)
清明
廣漠
《淮南子》〈地形訓〉
西漢公元前139








《太公兵書》
西漢末期
( ?)
(?)
小剛
()
嬰兒
()
()
小弱
大剛
大弱
()
《乙巳占》〈占八風知主客勝負法〉
唐朝公元645
()
()
()
()
 
()
小弱
()
 
()
大弱
()
《靈樞經》〈九宮八風〉
宋代中葉



嬰兒

凶風


大剛

大弱

 

圖十三: 《乙巳占》所敘述的八卦與方位配對以及風占為利主或客人的關係


我們可以從西漢宣帝時丞相表采《易陰陽》給宣帝上的奏疏中找到一些西漢人對於空間方位與宇宙天地關聯的想法:「臣聞《易》曰:『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四時不忒;聖王以順動,故刑罰清而民服。』天、地變化,必繇陰、陽,陰、陽之分,以日為紀。日冬夏至,則八風之序立,萬物之性成,各有常職,不得相干。東方之神太昊,乘》,執規司春南方之神炎帝,乘》,執衡司夏西方之神少昊,乘》,執矩司秋;北方之神顓頊,乘》,執權司冬;中央之神黃帝,乘》、《》,執繩司下土。茲五帝所司,各有時也。」(《漢書》〈魏相丙吉傳〉) ,這個敘述和西漢《淮南子》〈天文訓〉的記載頗為類似:「何謂五星?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衡而治夏……。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後土,執繩而制四方……。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這裡將五方神帝和四季、六卦、「規、矩、權、衡、繩」、四時、五位相結合起來。值得注意的是,西漢時期的天地論從南北向變成了以東西向為主軸《淮南子》〈天文訓〉反應了西漢時期人們的想法東方帝()」,西方神執「矩」,「規」是圓規的,是量圓形物體的工具,「矩」是方尺,是測量方形物體的工具。古代中國人是持「天圓地方說」的,他們認為天的形狀是圓的,地的形狀是方的,所以這裡其實是說東方代表「天」,西方代表「地」,用東、西方來描述天、地的空間概念。東方是陽,西方是陰,於是天被定性為陽,地被定性為陰,西漢初期,漢王朝是以「土德」為符瑞建立的,有漢文帝十五年黃龍見於成紀(《漢書》〈文帝紀篇〉)的記載,這是統治者為了強調自己是繼承秦朝的宗教合法性,當時流行的理論是鄒衍的「五行相勝說」:黃帝(土)夏禹(木)商湯(金)周(火)秦(水)()此時的宇宙論從「水生說」變成了以「土生說」為主流,到了西漢末期劉歆提倡「五行相生說」,他的解釋系統對上古帝王世系進行了竄改,變成了:夏()→商()→周()→漢()()以南北向為主的天地的主軸也轉向為東西向,原本水代表天,東方(木)代表天之後「木生火」,木為陽氣,所以天的氣變成了陽,五行中的「土」代表地,「土生金」,「金」是陰氣,所以「地」的氣也變成了陰氣,天地的陰陽之氣顛倒過來,於是「水/北」代表「地」,「火/南」代表「天」,既然天地的陰陽屬性產生了變化,悄悄的不知何時天已經變成了陽,陰也變成了地。

7.       古代儒家學派和北方黃老道家文獻所說的陰陽觀念

    儒家起源於魯國地區,儒家的創始者孔子(名丘字仲尼)是魯國偉大的教育家,他傳習了西周時期的經典《詩》、《書》、《禮》、《樂》、《易》、《春秋》,魯國的北方是齊國,齊國和魯國都是座落在山東地區的政權,孔子在解釋《易經》時不可能不考慮當地人的看法。
 古人稱「陰陽」而不稱「陽陰」,在很多古文獻裡「陰陽」和「天地」並稱,例如《禮記》〈禮運篇〉說: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淮南子》〈天文訓〉: 「天、地之襲精為陰、陽,陰、陽之專精為四時,四時之散精為萬物。」;《荀子》〈禮論篇〉:「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性、偽合而天下治。」;《墨子》〈辭過篇〉:「凡回於天、地之間,包於四海之內,天、壤之情,陰、陽之和,莫不有也,雖至聖不能更也。」都是例證!
古代的人認為天地是禮樂的發想根源,儒家的文獻《禮記》〈樂記篇〉甚至將「天/地」與「樂/禮」、「仁/義」、「春夏/秋冬」、「神/鬼」作了類比,如〈樂記篇〉說:「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樂由天作,禮以地制。過制則亂,過作則暴。明於天、地,然後能興禮、樂也。......天高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樂興焉。春作、夏長,仁也;秋斂、冬藏,義也。仁近於樂,義近於禮。樂者敦和,率神而從天,禮者別宜,居鬼而從地。故聖人作樂以應天,制禮以配地。禮、樂明備,天、地官矣。」[38],〈樂記篇〉的成書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春秋末戰國初期的公孫尼子所作,另一種是成書於西漢河間獻王劉德及其手下以毛生為代表的一批儒生所作。[39]《周禮》〈春官宗伯篇〉在講到以「樂/禮」與「天神/地鬼」的宗教儀式關係時,說到以天產作陰德以地產作陽德[40](表5),這也驗證了天本來是陰,地本來是陽的說法。

5 《禮記》〈禮樂篇〉所記載的天地陰陽說法

春夏
()
秋冬
   
    陰陽五行學說史上,現存文獻中最早對「陰、陽」位次、合別及運行等問題有完整闡述的人是董仲舒(公元前179-104)[41]。他在《春秋繁露》〈陰陽位〉篇中說到了陰、陽兩氣在四方()中的運行方式,甚至和「德」與「刑」做了配對:「陽氣始出東北而南行,就其位也;西轉而北入,藏其休也。陰氣始出東南而北行,亦就其位也;西轉而南入,屏其伏也。是故陽以南方為位,以北方為休;陰以北方為位,以南方為伏。陽至其位而大暑熱。陰至其位而大寒凍。陽至其休而入化於地,陰至其伏而避德於下。是故夏出長於上、冬入化於下者,陽也;夏入守虛地於下,冬出守虛位於上者,陰也。陽出實入實,陰出空入空,天之任陽不任陰,好德不好刑,如是也。故陰、陽終歲各一出。」,這段話有點複雜,一般人可能看不大懂,可以整理如下表(表6)

6:董仲舒對於陰陽運行方位的說法


始出
正位
經傳
所入()
東南
(/)
西
東北
(/)
西

銀雀山漢簡《曹氏陰陽》:「天無為也,主靜,行陰事。地生物,有動,行陽事。」也説天陰地陽。


    簡單來說,就是陽氣的正位是南,陰氣的正位是北。古代四/五方和四季甚至五行是相互對應的,陽氣的正位是南方(四季中的夏天),其五行中的屬性是火;陰氣的正位是北方(冬天),其五行中的屬性是水,這個說法就算到了董仲舒所處的西漢時期仍然是是普遍的說法,是很難更動的觀念,所以他刻意忽略了「水」的「柔陰」,而將它說用生硬的「刑」加以定性,他刻意忽略「火」原本的「剛陽」性質,卻將它形容是「德」的特性。如果我們將天、地/上、下的三維空間予以化約成二維平面的四方概念時,天()就變成在北方,地()就變成在南方,然而董仲舒也是如此將三維空間化約為二維空間來解釋陰陽的概念,只是他卻運用了陰、陽之氣「出」、「入」、經轉等運行的概念複雜化,巧妙地將這個古人簡單的概念予以轉化,於是他偷渡了一個不同於起初的天、地、陰、陽的概念,將屬「天/德」的「陰」轉變成屬地/刑的性質,將屬「地/刑」的「陽」轉變成了屬「天/德」的性質(圖十四),這不可不謂之為偷天換日之功。

圖十四: 董仲舒的陰陽五行理論



即便如此,到了東漢班固(公元32-92)《漢書》〈律曆志上〉和〈五行志上〉篇中仍然留下了天和水/地和火的配對的遺跡: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
在西漢時齊的京房所撰的《京氏易傳》一書中通過八官排序,以乾、兌為金,震、巽為土,艮、坤為土,坎為水、離為土[42]

    《文子》將「天一」稱為「天地之始」[43],其他西漢文獻,如《春秋繁露》、《韓詩外傳》、東漢文獻《潛夫論》(東漢王充撰寫)和《孔子家語》(東漢王肅作品)、魏晉時代《列子》(張湛撰?) 也有說天、地之氣合和分是萬物化生的原因,只是這時的人都認為陽是天而陰是地了。[44]

8.         從古文獻對於「神明」的說法觀之

    古代的人將「天地」的作用稱為「神明」,我強烈地認為,「神明」和「陰陽」很類似,都是古代天地屬性的古老遺跡,例如:

(1)《莊子》(戰國中期道家思想家莊周[公元前369~前286年]和其後學的著作,劉汝霖認為是莊周至西漢淮南王劉安時道家的著作)〈天下篇〉(雜篇):「古之人其備乎!配神、明醇天、地,育萬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於本數,係於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備於天、地之美,稱神、明之容」;

(2)《莊子》〈天道篇〉(外篇):「夫尊、卑、先、後,天、地之行也,故聖人取象焉。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

(3)《荀子》(戰國時期儒家思想家荀況[公元前238~前209年]著作)〈儒效篇〉和〈性惡篇〉:「通於神、明,參於天、地」;

(4)《管子》(春秋時期管仲[公元前~645年]著作)〈內業篇〉:「正形攝德,天仁、地義,則淫然而自至。神、明之極,照乎知萬物」;

(5) 《周易繫辭傳下》(中國哲學博士王博認為繫辭傳編輯於公元前134~前128年):「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俯則觀法於,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6)《鶡冠子》(唐蘭先生認為此書完成於戰國早中期;公元前475~、前375~前276年)〈度萬〉:天者神地者形也,地濕而火生焉,天燥而水生焉。法猛刑頗則神濕,神濕則生水,音□故聲倒則形燥,形燥則生火。水、火不生,則陰、陽無以成氣,度量無以成制,五勝無以成埶,萬物無以成類。百業俱絕,萬生皆困,濟濟混混,孰知其故。天、人同文,地、人同理,賢、不肖殊能,故上聖不可亂也,下愚不可辯也。陰、陽者氣之正也天、地者形、神之正也,聖人者德之正也,法令者四時之正也。」,這段文按照其含義可以重構其宇宙生成圖式為: →(天/神地/形)(水、火)(陰、陽)→萬物


(7)《禮記》(西漢後期戴聖編)〈樂記篇〉:「禮、樂偩天、地之情,達神、明之德,降興上、下之神,而凝是精、粗之體,領父、子、君、臣之節。」;

(8)《申鑒》(東漢末荀悅[公元148~209年]著作) 〈政體篇〉:「君子之所以動天、地、應神、明,正萬物,而成王治者,必本乎真實而已。」;〈雜言下篇〉:「心誠則神、明應之,況於萬民乎?志正則天、地順之,況於萬物乎」;

(9)《文子》〈自然篇〉、《鬼谷子》(戰國時期縱橫家)〈盛神法五龍篇〉、《鶡冠子》(戰國時期楚國人著作),這裡說到了「天、地」是有始有終的,和佛教說天地無始無終(循環說)的說法有很大的差別! [45] 

這些文獻敘述「道」是「天、地之始」,也都說到了「神明」,說明了「神明」和「天地」有某種程度的對應關係。

(10)《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篇〉:「天、地之行美也。......藏其形而見其光,......藏其形所以為神也,見其光所以為明也......」,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用「隱其形」來解釋「神」的意思。你有

(11)自公元1993年郭店一號楚墓出土的竹簡文獻,其墓葬年代或作品完成的年代大致依照李學勤的意見,最晚在戰國中期的公元前300年左右。[46]《太一生水》(楚國簡書,公元前305~前300年完成)說到了(太一)→()→(神、明)→(陰、陽)→四時寒熱濕燥(十二個月)[47](圖十五)。這裡說到了「神明」是在宇宙生成鏈中,處於「天地」和「陰陽」之間的實體,這更加證明了「神明」和「天地」、「陰陽」的對應關係。

圖十五:郭店楚簡《太ㄧ生水》




(12) 公元1973年,在中國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的西漢三號墓(入葬年代在公元前168年)出土的帛書《黃帝四經》(陳鼓應認為其成書於公元前四世紀,戰國中期)

《黃帝四經》〈經法篇:名理〉:「道者,神、明之源也。,這個說法和《老子》說:「(道為)天、下(馬王堆帛書作「地」)母。」,「道」是「天、地」之母,和《黃帝四經》以「道」為「神、明」之源的說法意思類似。

《黃帝四經》〈十大經:觀篇〉和〈道原篇〉在描述宇宙生成之初的狀況,都提到了「晦明」、「陰陽」、「天地」的用語。

馬王堆帛書《黃帝四經》〈十大經:觀篇〉「黃帝曰:羣羣(混混)〔沌沌,窈窈冥冥〕,為一。囷。無晦無明,未有陰陽。陰陽未定,吾未有以名。今始判為兩,分為陰、陽,離為四〔時〕……」;

《黃帝四經》〈道原篇〉:「恆先之初,迵()同大()虛。虛同為一,恆一而止()。濕濕夢夢,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靜不()。古()未有以。萬物莫以。古()無有刑(形),大()()無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載。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盈四海之內,又包其外。在陰不腐,在陽不焦。一度不變,能適規(蚑)僥(蟯)。鳥得而蜚(飛),魚得而流(游),獸得而走。萬物得之以生,百事得之以成。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見其刑(形)。」[48] 

「晦明」和「神明」應該是相同的意思,「晦」只能和「神」相對應,檢視「天、地」、「神、明」、「陰、陽」、「晦、明」這些詞的排列順序。再檢視兩漢時期中國在宗教上「天神」和「地祇/靈」分這兩組別的稱呼所留下的文字遺跡[49],我們就可以清楚發現中國古代人對於「天///晦」、「地//陽」這兩組的屬性其實是分別清楚的而不相混同的。

9.         從中國古老神話的敘述來看

中國有一個共工與顓頊爭帝的神話故事,故事中位於西北方的「不周之山」[50],是支撐天地的柱子,因為受到水神共工的撞擊而造成折斷,造成「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51],《黃帝內經》〈陰陽應象大論篇〉:「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換言之,天和地最近的地方(天傾之處)在西北方為陰,天和地最遠的地方(地陷之處)在東南方為陽,這樣的說法其實已經暗示了天是「陰」而地是「陽」了,但是《黃帝內經》的作者卻不自知?
《山海經》〈海內經〉(戰國初期以後成書)記載:「炎帝(火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火神),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水神),共工生術器(土土神),術器首方顛,是復土穰,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土神,即黎),后土生噎鳴(即常羲、噎,即金神?),噎鳴生歲十有()(十二個月,即歲)。」,這裡說祝融是炎帝的後代,很明顯的,這個族譜是按照戰國時期鄒衍所提出的「五行相勝說」的順序安排(火神祝融水神共工土神后土(→木神?)→金神噎鳴)。另一處觀於祝融譜系的記載,《山海經》〈大荒西經〉(戰國初期以後成書)的記載「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姖天門,日月所入。有神人面無臂,兩足反屬于頭上,名曰噓。顓頊(水帝)生老童,老童生重(即木神句芒)及黎(即火神祝融)帝令重獻上天,令黎卭下地,下地是生噎(金神? 疑即噓、天吳?),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有人反臂,名曰天虞(疑即「噓」?)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這裡說祝融是「顓頊」的後代,但這裡的族譜世系很可能是按照西漢董仲舒提出的五行相生說(水帝顓頊木神句芒火神祝融→(?下地?)→金神噎),這個譜系和《世本》、《大戴禮記》〈帝繫姓〉和〈五帝德〉、《史記》〈五帝本紀〉的說法較接近,一說火神「祝融」是「炎帝」的後代,一說是「顓頊」的後代。若「五行相勝說」早於「五行相生說」,則「祝融」為「炎帝」後代的說法應該較早。但我這裡要強調的是,「帝令重獻上天,令黎卭下地」,這裡說「黎卭下地」,再度暗示了中國古代人認知中「火」和「地」之間的關聯。《尚書》〈呂刑篇〉將這段內容歸因於蚩尤作亂,苗民受到刑罰,並且增添了上帝神話的色彩: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命重、黎,絕地天通……[52]。(圖十六)

圖十六:《尚書》〈呂刑〉所記載的「絕地天通」的故事



此外與還有記載如《墨子》〈非攻下篇〉:「昔者三苗大亂,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龍生於廟,犬哭乎巿,夏冰,地坼及泉,五穀變化,民乃大振。高陽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電誘袛,有神人面鳥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師大亂,後乃遂幾。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為山川,別物上下,卿制大極,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則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國語》〈楚語下篇〉:「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顓頊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都是指同一件事情,「親把天之瑞令」的「禹」,他「征有苗」時,當時出現的「人面鳥身」神,就是「獻上天」的木(東方)之神「重」(句芒),即使是西漢董仲舒的時代,「夏禹」仍然是依照鄒衍的「五行相勝說」配木德的。根據這個比較早期說法的判斷,可以判斷以「火/陽」德配「地」是比較早的說法!


10.       從東漢鄭玄建立的八卦九宮圖觀之

 (1)   《易傳》〈繫辭上〉:「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1+3+5+7+9=25),地數三十(2+4+6+8+10=30),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25+30=55),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天」數都是奇數,「地」數是偶數。

(2) 東漢經學家鄭玄(公元127-200年)的話說:「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天一生水於北地二生火於南,天三生木於東,地四生金於西,天五生土於中。陽無耦,陰無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於北,與天一並;天七成火于南,與地二並;地八成木於東,與天三並;天九成金於西,與地四並;地十成土於中,與天五並也。」(唐朝孔穎達(公元574-648年)所著作的《禮記正義》引用),鄭玄所敘述的八卦和五行的法則是以天為柔()、以地為剛()

(3) 漢代的《易緯》〈乾鑿度〉列出九宮之法:「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於中。」

(4)《春秋緯》〈考異郵〉:「陽立於五,極於九,五九四十五日一變風,以陰合陽,故八卦主八風,相距個四十五日。艮為條風,震為明庶風,乾為不周風,坎為廣漠風。」,先以八風來配合八卦;

(5)《易緯》〈坤鑿度〉:「巽為風門,亦為地戶。聖人曰:『乾、坤成氣,風行天、地,運動由風氣成也。』」,這裡又以八卦中的《巽》為風門,形成了八卦配八風,八卦主八風的思想。

(6)《太玄經》〈太玄數〉:「三、八為木,為東方,為春……四、九為金,為西方,為秋……二、七為火,為南方,為夏……一、六為水,為北方,為冬……五、五為土,為中央,為四維……」(西漢楊雄[公元前53~公元18年]的著作),「天」是奇數(一、三、五、七、九),「地」是偶數(二、四、六、八、十),天數和地數與四方(五位)、五行配對,天所生的包括水、木和土,地所生的包括金和火,如果將結合九宮、八卦、四方和五行的方位圖形,可以看出代表「天」的「乾」卦就是在「北方/水德」的位置(圖十七)。

我們看到鄭玄、楊雄都是以天為陰,以地為陽配對五行的方式,如此,還要堅持「天」是屬於「陽德」嗎?

圖十七:顯示生數及成數及其交午的九宮格



四、結論:

綜合上述的討論九大證據,我們可以下一個簡單的結論:古代中國人起初較早的說法應該是以天為陰,以地為陽,所以《易經》中的《泰卦》應該是「天地泰) 而不是(地天泰),上面是天用陰爻表示,下面是地,用陽爻表示,真正的《泰》卦應該是天地泰,如此一來才符合中國自古流傳的「天地人」三才的先後順序!



[1] 曾春海:〈〈繫辭傳〉與《黃老帛書》天道與治道之對照〉,《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20071月出版),第133-149頁。
[2] 《春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篇〉:「龍,水物也,水官棄矣,故龍不生得,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潛龍勿用』,其〈同人〉曰:『見龍在田』,其〈大有〉曰:『飛龍在天』,其〈夬〉曰:『亢龍有悔』,其〈坤〉曰:『見群龍無首,吉』,〈坤之剝〉曰:『龍戰于野』,若不朝夕見,誰能物之? ,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3]  [] S. Kramer著作,葉舒憲、金立江翻譯:《蘇美爾神話》(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38月出版),〈第二章:起源神話〉,第33-95頁。 [戴維.利明、埃德溫.貝爾德著;李培茱、何其敏、金澤譯:《神話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6月一版二刷,第165頁。Arturo Marcelo PascualTeo Gomez著作,李家蘭翻譯:《神話》,(新北市:漢宇國際文化有限公司,201511月出版),第427-430頁。 陳家成、林杜鵑:〈科學與佛教的宇宙論及其與十二因緣的關係〉,《佛學與科學》(2001年出版),第29-33頁。
[4] 曾春梅:〈帛書《易傳》與《黃老帛書》的陰陽觀〉(201510月出版)《哲學與文化》第42卷第12期,第25-41頁。
[5] 《馬王堆帛書乙本》此段的抄寫為「水之朕剛也,弱之朕強也,天下莫弗知也。」,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6] 《馬王堆帛書老子》:「天下之至柔,□騁於天下之致堅。無有入於無閒」;《文子》〈道原篇〉引用《道德經》:「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淮南子》〈道應訓篇〉:「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7]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恆仞賢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桔槁。故曰:堅強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細,生之徒也。兵強則不勝,木強則恆。強大居下柔弱微細居上。」;《馬王堆帛書老子乙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恆信堅強。萬□□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桔槁。故曰:堅強死之徒也,柔弱生之徒也。□以兵強則不朕,木強則兢。故強大居下,柔弱居上。」;《說苑》〈敬慎篇〉引用《道德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剛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因此觀之,柔弱者生之徒也,剛強者死之徒也。」。
[8] 陳鼓應:《老子註解及評介》(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出版),第233-234頁。
[9] 唐君毅說「此陰、陽之二字, 自字源觀,初蓋用之以表日出或日沒於雲,而連於天象,故《說文》謂:『陰,闇也。陽,高明也。』繼即用陰、陽以表山之南、北之方位,而連於地理,如《詩經》言『山之陽』,『山之陰』。日出而暖,日落而寒』,故陰、陽亦表天氣之寒、暖,如《周語》言『氣無滯陰,亦無散陽。』《左傳》〈昭元年〉言:『六氣』,古注謂:『指陰、陽、風、雨、晦、明。』若依字源而論,陰即晦,陽即明,則此六氣中之陰、陽,當只是表天氣之寒、暖,或天、地中之寒、暖之氣,否則只有四氣,非六氣矣!由陰、陽表寒、暖,而連於寒、暑,亦連於四時,於是『春、夏,陽氣盛,秋、冬,陰氣盛』之說生,由此再引申,而物之寒者,如金、水,則為陰物,物之暖者,如火、日,則為陽物,則陰、陽又可兼表物類。是見,此陰、陽之觀念乃始於表空間中之天象,進而表空間中之地理,再進而表寒、暑、四時,而後更表地上之物類者,至由表地上之物類,更以之表地中之物氣,而《國語》〈周語〉中遂有『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於是乎有地震』之言矣」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二(台北: 台灣學生書局20089月出版)176
[10] 《春秋左傳》〈昭公元年篇〉:「天有六氣,降生五味,發為五色,徵為五聲,淫生六疾,六氣曰陰,陽,風,雨,晦明也,分為四時,序為五節,過則為菑,陰淫寒疾,陽淫熱疾,風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11] 邱文才:〈「氣」與「陰陽」-以《太一生水》、《凡物流行》為討論中心〉,《先秦兩漢學術》第20(20139月出版)27-45頁。
[12] 《國語》〈周語上篇〉:「夫天地之氣,不失其序;若過其序,民亂之也。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13] 《國語》〈周語下篇〉記敘夏禹治天下時的景況:「故無伏無散,水無沈氣,火無災燀,神無間行,民無淫心,時無逆數,物無害生。」,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14] 《呂氏春秋》大樂篇〉:「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陰、陽變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渾渾沌沌,離則復合,合則復離,是謂天常。天、地車輪,終則復始,極則復反,莫不咸當。日、月、星辰,或疾或徐,、、月不同,以盡其行。四時代興,或暑或寒,或短或長。或柔或剛。萬物所出,造於太一,化於陰陽。萌芽始震,凝寒以形。….......道也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不可為狀。……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彊為之謂之太一,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15] 《淮南子》天文訓篇〉:「天墬()形,馮馮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始生虛廓,虛廓生宇宙,宇宙生。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重濁者凝滯而為。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天地之襲精為陰、陽,陰、陽之專精為四時,四時之散精為萬物。積陽之熱氣生,火氣之精者為;積陰之寒氣為,水氣之精者為;日、月之淫為精者為星辰,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塵埃。……天神之貴者,莫貴於青龍,或曰天一,或曰太陰。太陰所居,不可背而可向,北斗所擊,不可與敵,天地以設,分而為陰、陽,陽生於陰,陰生於陽。陰、陽相錯,四維乃通。」;〈精神訓篇〉:「古未有天、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蒙鴻洞,莫知其門。有二神混生,經,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煩氣為蟲,精氣為人。是故精神,天之有也;而骨骸者,地之有也。精神入其門,而骨骸反其根。」;〈本經訓篇〉:「帝者,體太一;王者,法陰陽;霸者,則四時,君者,用六律。」,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16]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12月出版),第42-72頁。
[17]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11月出版),〈上博()〈凡物流形〉研究綜述與哲學思想〉,第430-493頁。
[18] 郭靜云:〈《捴物流形》的「尸示」字以及陰陽、水火的關係〉,簡帛研究網(http://58.221.65.222:8086/admin3/2010/guojingyun007.htm)
[19] 王博:〈論《黃帝四經》產生的地域〉,《道家文化研究》第3(1993年出版):第223-240頁。
[20] 《尚書大傳》〈洪範五行傳〉:「東方之極,……帝大皞,神句芒司之……號曰助天生……南方之極……帝炎帝,神祝融司之……號曰助天養……中央之極……帝黃帝,神後土司之。……西方之極……帝少皞,神蓐收司之。……號曰助天收……北方之極……帝顓項,神元冥司之。……號曰助天誅。」
[21] 邵穎濤:〈《莊子》內篇與外雜篇「陰陽」觀念比較〉,《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2(20103月出版),第45-49頁。
[22] 黃錦鋐注譯:《莊子讀本》(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1月出版),第283頁。
[23] 《春秋繁露》〈順命篇〉:「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獨陰不生,獨陽不生,陰、陽與天、地參然後生。」,又如《春秋穀梁傳》〈莊公三年篇〉:「獨陰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24] 《春秋繁露》〈天道無二篇〉:「天之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兩起,故謂之一。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陰與陽,相反之物也,故或出或入,或右或左,春俱南,秋俱北,夏交於前,冬交於後,行而不同路,交會而各代理,此其文與?天之道,有一出一入,一休一伏,其度一也,然而不同意。陽之出,常懸於前而任歲事;陰之出,常懸於後而守空虛。陽之休也,功已成於上而伏於下;陰之伏也,不得近義而遠其處也。天之任陽不任陰,好德不好刑如是。故陽出而前,陰出而後,尊德而卑刑之心見矣。陽出而積於夏,任德以歲事也;陰出而積於冬,錯刑於空處也。必以此察之。天無常於物,而一於時。時之所宜,而一為之。故開一塞一,起一廢一,至畢時而止,終有複始於一。一者,一也。是於天凡在陰位者皆惡亂善,不得主名,天之道也。故常一而不滅,天之道。事無大小,物無難易。反天之道,無成者」,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25] 《京氏易傳》〈井卦篇〉:「天地之數,分於人事;吉凶之兆,定於陰陽。陰生陽消,陽生陰滅。二氣交互,萬物生焉」,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26] 《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篇〉說:「今異至不應,災將隨之。其法大水,極陰生陽,反為大旱,甚則有火災」。《東觀漢記》〈補遺篇〉:「凡陽生陰曰下,陰生陽曰上。」;《後漢書》〈律歷上篇〉:「陽以圓()為形,其性動。陰以方()為節,其性靜。動者數三,靜者數二。以陽生陰,倍之;以陰生陽,四之:皆三而一。陽生陰曰下生,陰生陽曰上生。上生不得過黃鍾之清濁,下生不得及黃鍾之數實。皆參天兩地,圓蓋方覆,六耦承奇之道也。」,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27] 他顯然持守以陰為地以陽為天,為了調和原文的矛盾,他用「陰生於陽」、「陽生於陰」的說法來強加解釋。問題是這種說法並不見於西漢以前的文獻之中,例如西漢成書的《京氏易傳》〈井卦篇〉:「天地之數,分於人事;吉凶之兆,定於陰陽。陰生陽消,陽生陰滅。二氣交互,萬物生焉」,這裡也只是說「陰生陽消」、「陽生陰滅」,是說陰陽兩氣之間的相互抵消的作用,並沒有說「陰」和「陽」之間有相互生成的關係。需注意者,「陰陽相生」的說法一直到西漢時期的文獻均為出現,較早的古代人認為陰和陽是不為混同的兩種作用實體,例如《春秋繁露》〈順命篇〉:「天者萬物之祖,萬物非天不生。獨陰不生,獨陽不生,陰陽與天地參然後生。」,又如《春秋穀梁傳》〈莊公三年篇〉:「獨陰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遲至東漢文獻才出現,例如《漢書》〈眭兩夏侯京翼李傳篇〉說:「今異至不應,災將隨之。其法大水,極陰生陽,反為大旱,甚則有火災」。《東觀漢記》〈補遺篇〉:「凡陽生陰曰下,陰生陽曰上。」;《後漢書》〈律歷上篇〉:「陽以圓()為形,其性動。陰以方()為節,其性靜。動者數三,靜者數二。以陽生陰,倍之;以陰生陽,四之:皆三而一。陽生陰曰下生,陰生陽曰上生。上生不得過黃鍾之清濁,下生不得及黃鍾之數實。皆參天兩地,圓蓋方覆,六耦承奇之道也。」,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越絕書》外傳枕中篇道者,天地先生,不知老;曲成萬物,不名巧。故謂之道。道生氣,氣生陰,陰生陽,陽生天地。天地立,然後有寒暑、燥濕、日月、星辰、四時,而萬物備。
[28] 《詩經》〈小雅: 鴻雁篇〉:「鴻雁于飛,肅肅其羽。……鴻雁于飛,集于中澤……鴻雁于飛,哀鳴嗷嗷……。」,《詩經》〈國風: 唐風篇〉:「肅肅鴇羽,集于苞栩。......肅肅鴇翼,集于苞棘。......肅肅鴇行,集于苞桑」,「肅肅」的解釋見滕至賢注譯:《新譯詩經讀本》(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117月二版2),第519頁。
[29] 《詩經》〈商頌:殷武篇〉:「商邑翼翼,四方之極。赫赫厥聲,濯濯厥靈。」;《詩經》〈小雅:正月篇〉:「赫赫宗周(鎬京),褒姒滅之。」,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30] 曾春海:〈〈繫辭傳〉與《黃老帛書》天道與治道之對照〉,《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20071月出版),第133-149頁。羅聯添等編著:《國學導讀》(台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9月出版),張蓓蓓:〈第四章 經部要籍解題一、 周易〉,119-157頁。
[31] 《說卦傳》:「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乾為,為圜,為君,為父,為玉,為金,為寒,為冰,為大赤,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為木果。坤為,為母……為子母牛……,其於地也為黑。震為,為龍,為玄黃,……。巽為木,為……。坎為……。離為,為日,為電……。艮為山……為狗,為鼠,為黔喙之屬……。兌為澤……為羊。」,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32] 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33] 〈清華簡《筮法》全文註解(附《別卦》)〉,201410月發表於《易學網》(https://www.eee-learning.com/article/3629)
[34] 馮時:〈清華《筮法》卦位圖所見陰陽觀〉,《哲學與文化》第42卷第10(201510月出版),第43-59頁。
[35] 參見「故宮東吳數位古今圖書集成」網站(http://192.83.187.228/gjtsnet/index.htm)
[36] 魏慈德:《中國古代風神崇拜》(台北市: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4月出版),第177-178頁。《呂氏春秋》〈有始篇〉:「何謂八風?東北曰炎風,東方曰滔風,東南曰熏風,南方曰巨風,西南曰淒風,西方曰飂風,西北曰厲風,北方曰寒風。」;《銀雀山簡》〈天第八風五行客主五音之居〉:「三月 風: 周風……風凶……利客 大剛風、皙風、剛風可以為客,不可以為……利主人 弱風、揉風、生風不可以為客,可以為……十一月,凡皙、周、剛、大剛、凶風,皆利為客 生揉弱風……盛氣也,以戰客敗不可攻。……」;《淮南子》〈天文訓〉:「何謂八風?距日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條風至四十五日,明庶風至;明庶風至四十五日,清明風至;清明風至四十五日,景風至;景風至四十五日,涼風至;涼風至四十五日,閶闔風至;閶闔風至四十五日,不周風至;不周風至四十五日,廣莫風至。條風至,則出輕系,去稽留;明庶風至,則正封疆,修田疇;清明風至,則出幣帛,使諸侯;景風至,則爵有位,賞有功;涼風至,則報地德,祀四郊;閶闔風至,則收懸垂,琴瑟不張;不周風至,則修宮室,繕邊城;廣莫風至,則閉關梁,決刑罰。」;《太公兵書》:「坎名大剛風,乾名折風,兌名小剛風,艮名凶風,坤名謀風。巽名小弱風,震名嬰兒風,離名大弱風。大剛風者,大陰之氣好殺,故剛。折風者,金強能摧折物也。小剛風者,亦金殺故也。凶風者,艮在鬼門,凶害之所也。謀風者,坤爲地,大陰之本,多陰謀也。小弱風者,巽爲長女,故稱弱也。嬰兒風者,震爲長男,愛之,故曰兒。大弱風者,離爲中女,又弱於長女也。大剛、小剛,客勝。大弱、小弱,主人勝。凶有凶害之事,謀有謀逆之人,折爲將死,嬰兒風,主人強。此并兵家觀客主盛衰,候風所從來也。」(《五行大義》〈論八卦八風〉引);《乙巳占》〈占八風知主客勝負法〉:「乾,折風,從西北來,主將死,客勝。坎,大風,從北來,客勝,主人敗,艮,小 風,從東北來,客勝,主人不利。震,充風,從東來,主人勝,客不利。巽,小弱風,從東南來,主人勝,客不利。離,大弱風,從南來,主入勝,客不利。坤,諫風,從西南來,主人勝,客不利。兌,衛風,從西來,客勝,主人不利。」;《靈樞經》〈九宮八風〉:「風從南方來,名曰大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心,外在於脈,氣主熱。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脾,外在於肌,其氣主為弱。風從西方來,名曰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肺,外在於皮膚,其氣主為燥。風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小腸,外在於手太陽脈,脈絕則溢,脈閉則結不通,善暴死。風從北方來,名曰大剛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腎,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為寒也。風從東北方來,名曰凶風,其傷人也,內舍於大腸,外在於兩脇腋骨下及肢節。風從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紐,其氣主為身濕。風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其傷人也,內舍於胃,外在肌肉,其氣主體重。」。
[37] 《國語》〈越語下篇〉:「古之善用兵者,贏縮以為常,四時以為紀,無過天極,究數而止。天道皇皇,日月以為常,明者以為法,微者則是行。陽至而陰,陰至而陽;日困而還,月盈而匡。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與之俱行。後則用陰,先則用陽;近則用柔,遠則用剛。後無陰蔽,先無陽察,用人無藝,往從其所。剛強以御,陽節不盡,不死其野。彼來從我,固守勿與。若將與之,必因天地之災,又觀其民之饑飽勞逸以參之。盡其陽節、盈吾陰節而奪之,宜為人客,剛強而力疾;陽節不盡,輕而不可取。宜為人主,安徐而重固;陰節不盡,柔而不可迫。」,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38]《史記》樂書篇〉也有類似說法:「禮者天地之別也。地氣上隮,天氣下降,陰陽相摩,天地相蕩,鼓之以雷霆,奮之以風雨,動之以四時,煖之以日月,而百[物]化興焉,如此則樂者天地之和也。
[39] 肖磊:〈《樂記》作者問題新論〉,《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6卷第5(2010 10 月出版),第35-39頁。
[40] 《周禮》〈春官宗伯篇〉:「以天產作陰德,以中禮防之。以地產作陽德,以和樂防之。以禮樂合天地之化、百物之產,以事鬼神,以諧萬民,以致百物。」
[41] 余治平:〈董仲舒陰陽思想論〉(衡水學院學報,20096月出版),第11卷,第3期,第16-21頁。
[42] 《京氏易傳》一書中通過八官排序,以乾、兌為金,震、巽為土,艮、坤為土,坎為水、離為土:「乾:純陽用事,象配天,屬.......震:分陰陽交互用事,屬於德,取象為雷,出自東方。......坎:.....世立宗廟,居於陰位,比近九五,於《坎》道…….艮:…..至《艮》為少男,本體屬陽,陽極則止,反生陰象。 取象為山,為石,為門,為狗。......坤:純陰用事,象配地,屬,柔道光也。......離:本於純陽……陽為陰主,陽伏於陰也。.......兌:積陰為澤,純用體。畜水凝霜,陰道同也。,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43] 《文子》〈自然篇〉:「道生萬物,理於陰陽,化為四時,分為五行……天下有始,莫知其理,唯聖人能知所以,非雄非雌,非牝非牡,生而不死,天地以成,陰陽以形,萬物以生。故陰與陽,有員有方,有短有長,有存有亡,道為之命……天地之始,萬物同於道而殊形,至微無物....至大無外……至細無內,故為萬物貴。……夫天地專而為一,分而為二,交而合之,上下不失,專而為一,分而為五,反而合之,必中規矩。夫道至親不可疏,至近不可遠,求之近者,往而復反。」;〈上仁篇〉:「天地之,莫大於,和者,陰陽調,日夜分,故萬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與成,必得和之精。故積陰不生,積陽不化,陰陽交接,乃能成和。」,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44] 《春秋繁露》〈五刑相生篇〉:「天地之氣,合而為一,分為陰陽,判為四時,列為五行。」;《韓詩外傳》〈卷一篇〉:「天地有合,則生氣有精矣;陰陽消息,則變化有時矣;時得則治,時失則亂。」;《白虎通德論》〈嫁娶篇〉:「春天、地交通,萬物始生,陰、陽交接之時也。」;《列子》天瑞篇〉:「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之始也;太始者,之始也;太素者,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易變而為一,一變而為七,七變而為九。九變者,究也,乃復變而為一。一者,形變之始也。清輕者上為,濁重者下為,沖和氣者為;故天、地含精,萬物化生。」;《孔子家語》禮運篇〉:「夫禮、必本於太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潛夫論》〈本訓篇〉:「上古之世,太素之時,元氣窈冥,未有形兆,萬精合并,混而為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濁分別,變成陰、陽。陰、陽有體,實生兩儀。天、地壹鬱,萬物化淳。和氣生人,以統理之。是故本諸陽,本諸陰,人本中和。,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45] 《文子》〈自然篇〉:「老子曰:夫者,體()而法(),背而抱,左而右,履而戴,變化無常,得一之原,以應無方,是謂神、明。」;《鬼谷子》〈盛神法五龍篇〉: 「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紀也。.....故道者,神、明之源,一其化端,是以德養五氣,心能得一,乃有其術。」,《鶡冠子》:「神聖之人后先天、地而尊者也。後天、地生,然知天、地之始,先天、地亡,然知天、地之終。」,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46] 陳麗桂:《近四十年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11月出版),〈壹 太一生水的研究綜述及其與《老子》丙的相關問題〉,第138-157頁。
[47] 《太一生水》:「太一。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天地[復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復[]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復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復相輔也,是以成()。滄()熱復相輔也,是以成濕燥。濕燥復相輔也,成而止。故歲者濕燥之所生也。濕燥者滄()熱之所生也。滄()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是故太一藏於水,行於時。周而或()〔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以己為萬物經。此天之所不能殺,地之所不能埋,陰陽之所不能成。君子知此之謂[]。」引文參見馮時:《文獻研究出土古代天文學》(台北市: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5月出版),第78-79頁。
[48]  《黃帝四經》的〈觀篇〉和〈道原篇〉的內文引述自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台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32月出版),第506-508頁、529-830頁。
[49] 《新書》〈輔佐篇〉:「奉常,典天以掌宗廟社稷之祀,天神地祇、人鬼」;《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篇〉:「故聖王弗替,而修禮地祇,謁款天神,勒功中岳,以彰至尊,舒盛德,發號榮,受厚福,以浸黎民也。」;《漢書》〈郊祀志下篇〉:「今稱天神曰皇天上帝,泰一兆曰泰畤,而稱地祇曰后土,與中央黃靈同,又兆北郊未有尊稱。宜令地祇稱皇墬后祇,兆曰廣畤。」;《太玄經》〈太玄攡篇〉:「神靈合謀,天地乃并,天神地靈。」,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50] 《山海經》〈大荒西經〉:「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負子。有兩黃獸守之。有水曰寒暑之水,水西有濕山,水東有幕山。有禹攻共工國山。」,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51] 《列子》〈湯問篇〉:「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鼇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淮南子》〈天文訓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淮南子》〈原道訓〉:「昔共工之力,觸不周之山,使地東南傾。與高辛爭為帝,遂潛於淵,宗族殘滅,繼嗣絕祀。」;《論衡》〈談天篇〉:「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銷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東南,故百川注焉。」,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52] 《尚書》〈呂刑篇〉:「若古有訓,蚩尤惟始作亂,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賊,鴟義,奸宄,奪攘,矯虔。苗民弗用靈,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殺戮無辜,爰始淫為劓、刵、椓、黥。越茲麗刑並制,罔差有辭。民興胥漸,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詛盟。虐威庶戮,方告無辜于上。上帝監民,罔有馨香德,刑發聞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報虐以威,遏絕苗民,無世在下。乃命重、黎,絕地天通,罔有降格。群后之逮在下,明明棐常,鰥寡無蓋。」,引文參見《中國哲學電子化計畫》網頁(https://ctext.org/z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