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國神話中木星神的名字…
(一)太昊(皞)/句(勾)芒
1.《呂氏春秋》(呂不韋於公元前221年編撰)的十二月紀,裡面記載著對應於五五「帝」、五「神」的名字。
「孟(、仲、季)春之月...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孟(、仲、季)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中央土....其帝黃帝。其神后土。...孟(仲、季)秋之月...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孟(、仲、季)冬之月...其帝顓頊。其神玄冥。」
2. 公元1973年在中國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帛書《五星占》,上面記載著對應於五方的「帝」(五帝)、「丞」(五神)、「神上」(五星)。
《五星占》:「東方木,其帝大(太)浩(昊),其丞句芒,其神上為歲星。⋯西方金,其帝少浩(昊),其丞蓐收,其神上為太白。⋯南方火,其帝赤(炎)帝,其丞祝庸(朱明),其神上為[熒惑]。⋯中央[土],其帝黃帝,其丞后土,其神上為填星。⋯北方水,其帝端(顓)玉(頊),其丞玄冥,[其]神上為晨(辰)星。⋯」
在這部天文星占的帛書中,該書行度表記載了秦王政元年至漢文帝前元三年(公元前246~前177年)七十年期間的金、木、土星運行的位置,可知這卷帛書的抄寫年代約為公元前170年。[i]
4.《尚書大傳》(西漢人伏勝[公元前268~前178年]編撰)〈洪範五行傳〉: 「東方之極,自碣石東,至日出榑木之野,帝大皞,神句芒司之。....南方之極,自北戶南,至炎風之野,帝炎帝,神祝融司之。....中央之極,自昆侖中,至大室之野,帝黃帝,神后土司之。....西方之極,自流沙西,至三危之野,帝少皞,神蓐收司之。....北方之極,自丁令北,至積雪之野,帝顓項,神元冥司之。」,這「五帝—五神」的系統分別為:「大皞—句芒」、「炎帝—祝融」、「黃帝—后土」、「少皞—蓐收」、「顓頊—元冥」。
5.《淮南子》(西漢劉安[公元前179~前122年]編撰)〈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其神為歲星....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其神為熒惑......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後土....其神為鎮星....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其神為太白....。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其神為辰星...」,這「五帝—五佐」的系統分別為:「太皞—句芒」、「炎帝—朱明」、「黃帝—后土」、「少昊—蓐收」、「顓頊—玄冥」。
(二)奢龍
《管子》〈五行篇〉:「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得大常而察於地利,得奢龍而辨於東方,得祝融而辨於南方,得大封而辨於西方,得后土而辨於北方。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這個文獻的記載不知為何和其他文獻的內容(圖二)差異較大。裡面沒有「五帝」,只有一帝(黃帝),「六相」皆由一帝統管。
表一: 古中國的五星和五帝、五神(或佐、丞)的對應
圖二: 四方神的形象 |
(一)秦始祖「伯益(柏翳)」的故事和譜系(伯益即句芒)
1.《史記》〈秦本紀〉所記載的秦國遠祖「柏翳」即「伯益」,這裡記載了「黃帝(土星帝)—昌意(=常羲=尚儀,月神)—高陽(帝顓頊,劉向:金星帝;劉歆;水星帝)——女修—大業(=皋陶)x女華(=女媧?)—大費(=柏翳=伯益=句芒=重=噎鳴,木星神)—大廉(鳥俗氏)—▢ —▢ —▢ —孟戲(=有易)」的譜系[iii]。
2. 中國史學家楊寬(公元1914-2005年) 認為《史記》〈秦本紀〉所記載的秦國遠祖「柏翳」即「伯益」,即是「句芒」。
楊寬在《中國上古史導論》中引用《呂氏春秋》〈勿躬篇〉:「…羲和(少昊)作占日,尚儀(昌意)作占月,后益作占歲…伯益作井…」,他認為「后益」即為「柏益」,即為「噎鳴」,「噎」和「嗌」是聲之轉, 西漢楊雄所撰寫的《方言》:「廝、嗌,噎也。楚曰廝,秦、晉或曰嗌,又曰噎。」 所以「噎鳴」的意思就是燕之「鳴若嗌嗌」。「后益」所以被稱為「噎鳴」就是出自於燕之神話。[iv]
《淮南子》〈本經訓〉:「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伯益作井,而龍登玄雲,神棲昆侖;能愈多而德愈薄矣。」;《傳書》:「伯益作井,龍登玄雲,神棲崑崙。」(《論衡》〈感虛》引)
因此我們得知秦朝的始祖「伯益(伯翳)」就是東方神「句芒」,就是歲星(木星)神。(圖三)
圖三: 柏益的形象(網路) |
4.《尚書》〈舜典〉:「帝(舜)曰:「俞,咨!垂(巧倕),汝共工。」 在《山海經》〈海內經〉記載了「帝俊(=舜=重華)—三身(=台蠒)—義均 (=商均 =叔均=義均=巧倕=該=亥=蓐收,金星神)」的譜系,舜之子「商均」即「義均」亦即后稷的孫子「叔均」,他是「巧倕」、「牛耕」的發明者。[vi] 根據《淮南子》〈墜形訓〉的記載,「三身之國」是位在西南方。[vii]
《春秋左氏傳》記載商人的祖先是高辛氏(帝嚳)的大兒子閼伯,
《春秋左氏傳》〈襄公九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閼(ㄜˋ)伯,季曰實沈,居于曠林,不相能也,日尋干戈,以相征討,后帝不臧,遷閼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為商星,遷實沈于大夏,主參,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
秦人始祖伯益後來成為夏禹的輔相,《楚辭》〈天問〉:「啟代益作,後卒然離蠥。何啟惟憂而能拘是達?皆歸䠶(射)鞠,而無害厥躬,何後益作革而禹播降?」郭沫若先生在《屈原賦今譯》譯作:「夏啟代替伯益做了國王,而終於殺死了伯益,從失意的情況中,啟又為什麼能轉入得意?未行征誅,同受禪讓,為何伯益失敗,夏禹繁昌?」。
上海博物館楚簡《容成氏》簡33、34也支持此觀點:「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為後,見皋陶之賢也,而欲以為後。皋陶乃五讓以天下之賢者,遂稱疾不出而死。禹於是乎讓益,啟於是乎攻益自取。」這裡說到禹和益同樣都接受禪讓成為夏朝的國王,然而伯益卻被夏后啟以武力竄位。
《國語》〈晉語四〉:「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陽與夷鼓皆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唯青陽與蒼林氏同于黃帝,故皆為姬姓。」
圖四:《墨子》〈明鬼〉篇記載秦穆公遇見東方天使句芒的故事 |
(二)勾芒的故事和秦人的譜系
2. 另外,《淮南子》記載了天地形成的過程描述,大概為:「道→虛、廓 →宇、宙→氣→天(清陽)、地(重濁)→陽、陰→火、水→日、月→星辰(五星等)」。這裡以「清陽」形容天的「陽氣」,與其相對應者為火、日;以「重濁」形容地的「陰氣」,與其相對應者為水、月。「天陰」、「地陽」的屬性悄悄地被轉換成了「天陽」、「地陰」。從這個觀點而言,「清陽」即「青陽」,「青陽」也彷佛成了太陽神的代稱。
3. 《楚辭》〈九歌·東君〉:「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
這裡提及「扶桑」,又稱為「朱槿」,在中國神話中是十日所浴、棲息的神樹。
《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可見得「東君」在楚國指的是太陽神。
4. 西漢史家司馬遷將「青陽」和「玄囂」等同,前述《大戴禮記》〈帝繫〉將「玄囂」記為「元囂」,《孔子家語》〈五帝德〉記為「玄枵」,「元囂」和用於形容—「渾敦」—「帝鴻氏(帝江)」的兒子——的「頑嚚(ㄧㄣˊ)」(《春秋左氏傳》〈文公十八年〉)字形很相近,可見得「玄囂」、「玄枵」、「元囂」和「渾敦」為同一人,都是指土星神的名字。
《山海經》〈西山經〉:「天山⋯有神焉,其狀如黃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渾敦無面目,是識歌舞,實惟帝江也。」,
5.《莊子》〈應帝王〉記載的「渾沌」即「渾敦」,是中央之帝。可見「玄囂」即「渾敦」,而「渾敦」即「帝鴻(江)氏」之子。他將「泜水」寫為「江水」。司馬遷將土星神(玄囂)等同於木星神或日神(青陽)也是很值得懷疑的。(圖六)
圖六:《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的兒子青陽即玄囂 |
6.「玄囂」又名「玄枵」(《孔子家語》〈五帝德〉),或寫做「元枵」,是水瓶座的名稱,水瓶座和七曜的對應為土星,因此「玄/元—囂/枵」很可能是土星神的名字。在 《鶡冠子》〈度萬〉記載:「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騏麟者,元枵之獸,陰之精也」,在《春秋繁錄》〈五行逆順〉、《禮記》〈月令〉、《孔子家語》等文獻,屬於地獸的麒麟都是屬於「金」德的獸(這是因為希臘五元素說的地對應於中國五行說的「金」),在其他文獻,麒麟的位置被「白虎」所取代。只有在更早期的文獻《管子》〈幼官圖〉和《大戴禮記》〈曾子天圓〉中,麒麟是火獸,那時候人們是抱持著「天陰/地陽」的宇宙觀念。(圖七)
圖七:《大戴禮記》〈曾子天圓〉所記載的「五蟲」 |
我曾經提過希臘的五元素說(風、火、以太、地、水)和中國的五行說(木、火、土、金、水)可以互通,五行的「金」和希臘的「地」等同,而麒麟是陸生動物,是「地」獸,所以按照中國的五行系統,麒麟成為「金」德之獸,這時人們對於宇宙的認知已經改變為「天陽/地陰」的觀念,這也說明了,西漢董仲舒時(公元前179~前104年)是中國五行說和希臘(或印度)的五元素說發生結合的時間點。因此從這個觀點看,「玄/元—囂/枵」也可能是地神、金星神的名字。
最早在魏晉時期有杜預(公元222~285年)等人都認爲「渾敦/渾沌」即是「驩兜/丹朱」,未知何據?據《莊子》,「渾敦/渾沌/玄囂/玄枵」是中央(土星)之帝,「驩兜/丹朱」是南方(火星)之帝,大概是依照《山海經》中記載的「帝江」形狀(黃囊)、顏色(赤如丹火)所為的猜測,但將土星和火星的神等同很是很突兀、不協調的。
山西《吕梁碑》銘文(漢代劉耽編撰)記載:「舜祖幕,幕生窮蟬,窮蟬生敬康。敬康生喬牛,喬牛生瞽叟,瞽叟生舜。」;《春秋左氏傳》〈昭公八年〉:「陳,顓頊之族也⋯且陳氏得政于齊,而後陳卒亡,自幕至于瞽瞍,無違命,舜重之以明德,寘德于遂,遂世守之,及胡公不淫,故周賜之姓,使祀虞帝」,在顓頊和窮蟬之間插入了「幕」一代。
依照陳泳超先生整理《春秋左氏傳》、《國語》、《大戴禮記》〈五帝德〉、〈帝繫〉、《史記》〈陳杞世家〉、劉耽《呂梁碑》等文獻重新建構的譜系為: 「黃帝—昌意(=常羲,月神)—高陽(帝顓頊,劉歆:水星帝;劉向:金星帝)—虞幕─窮蟬(窮係)—敬康(=青陽=黎=祝融,火星神)—句芒(句望=重=噎鳴,木星神)—蟜(橋)牛—瞽叟(=帝俊)—重華(=帝舜,劉向:二代火星帝;劉歆:二代土星帝)—孟戲」[ix]。在這裡,句芒是昌意的後代。(圖八)
圖八: 木星神句芒的形象 |
(三)「噎鳴」的故事和譜系 (噎鳴即伯益)
1.《山海經》〈 海內經 〉:「…黃帝妻雷祖(嫘祖),生昌意,昌意降處若水,生韓流。韓流…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顓頊。…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訞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穰,以處江水。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山海經》〈 大荒西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日月山,天樞也。吳姖天門,日月所入。有神人面無臂,兩足反屬于頭上,名曰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獻上天,令黎卭下地,下地是生噎,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圖九)
圖九: 木星神噎鳴的形象 |
《山海經》記載了「炎帝(=烈山氏=厲山氏,火星帝)—炎居(=柱=農,農神)—節並—戲器—祝融(=黎,火星神)—共工(=玄冥=窮奇,水星神)—后土(=術器=句龍=鯀=相柳=相繇,土星神)—噎鳴(=噓=句芒=重=禹,木星神)—十二歲」(〈 海內經〉,這是類似「五行相勝」——「火→水→土→木→金」—說的譜系),又有「黃帝(土帝)─昌意(=常羲,月神)—韓流(=乾荒)—顓頊(高陽,劉歆:水星帝;劉向:金星帝)—老童(耆童=卷章)—黎(=祝融,火星神)—(此處忽略了共工—后土)—噎(=噓=噎鳴=句芒=重=禹,木星神)」(〈 大荒西經〉)。這個「噎鳴」就是「噎」,就是「噓」,如果是如此,這兩處記載的譜系出現差異,一處將「噎鳴」放在黃帝/昌意的譜系,一處放在炎帝/炎居的譜系,「噎鳴」就是木星神。
袁珂先生認為《山海經》以《大荒經》四篇和《海內經》一篇成書最早,大約在戰國初年或中年;《五藏山經》和《海外經》四篇稍遲,是戰國中年以後的作品;《海內經》四篇最遲,當成於漢代初年。從成書年代來看,這兩種譜系出現的時間大致相同。《史記》〈 楚世家 〉所記載的譜系「黃帝—昌意—帝顓頊(高陽)—稱—卷章(=老童)—重黎、吳回(祝融)」和〈大荒西經〉的譜系較相近。當中的「卷章」即「老童」(圖九)。
圖十: 老(耆)童(右)和他的兩個兒子重(句芒,左上)和黎(祝融,左下)(清代汪紱繪本) |
(四)夏禹的譜系和木星神的故事
1. 根據《大戴禮記》〈帝繫〉的記載,禹的譜系為: 「黃帝(土星帝)─昌意(=常羲,月神)─高陽(帝顓頊=共工,水星帝)─(略:祝融—共工—)鯀(=句龍=相柳=相繇,土星神)─文命(禹,木星神)」(符合五行相勝說的刪減版本,完整者見2.)。
《大戴禮記》〈帝繫〉: 「黃帝產昌意,昌意產高陽,是為帝顓頊。...顓頊產鯀,鯀產文命,是為禹。」
2. 根據《春秋左氏傳》〈昭公二十九年〉,禹的譜系為「黃帝(土星帝)─昌意(=常羲,月神)─高陽(顓頊,劉向:金星帝;劉歆:水星帝)─祝融(犁=舜,火星神)—共工(=帝鴻=帝江=玄冥,水星神)—鯀(=句龍=后土=相柳=相繇=渾敦,土星神)─文命(=重=句芒=禹,木星神)」(此譜系符合五行相勝說:金—火—水—土—木)。
3. 根據《山海經》〈海內經〉的記載,禹的譜系: 「黃帝(土星帝)—駱明—白馬/鯀(土星神)—禹(木星神)」與《大戴禮記》〈帝繫〉的不大相同。
《山海經》〈海內經〉:「黃帝生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禹鯀是始布土,均定九州。…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于羽郊。鯀復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4. 夏禹征有苗有天使句芒幫忙…
《墨子》〈非攻下〉:「昔者三苗大亂,天命殛之,日妖宵出,雨血三朝,龍生於廟,犬哭乎巿,夏冰,地坼及泉,五穀變化,民乃大振。高陽(顓頊)乃命玄宮,禹親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四電誘袛,有神(句芒)人面鳥身,若瑾以侍,搤矢有苗之祥,苗師大亂,後乃遂幾。禹既已克有三苗,焉磨為山川,別物上下,卿制大極,而神民不違,天下乃靜。則此禹之所以征有苗也。」這裡講到禹征有苗時有「人面鳥身」長相的神來幫助他,這個「神」應該是東方神句芒。我們從前述的夏禹譜系都看不出其和木星神句芒/伯益/噎鳴有什麼關連,但為何幫助夏禹的是東方神句芒呢?秦始皇為了自己的「政權正當性」,他採用了「五行相勝說」的理論:黃帝(土)→夏禹(木)→商湯(金)→周(火)→秦(水)。但從《大戴禮記》的譜系則和顓頊發生關係。《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少昊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這個「孺」字一般譯為養的意思,是否金星帝(少昊)和水星帝(顓頊)有親緣關係?則未知。
但是早在東周戰國中期的陰陽家學派鄒衍便提出了「五德終始」理論,也就是以「五行相勝說」解釋帝王政權轉移的系統(圖十一),這讓我懷疑夏朝的宗教理論是由秦人始祖伯益輸入的(夏朝宗教外來說)。
圖十一: 戰國時期、秦、漢時期的帝德譜 |
5.《國語》〈鄭語〉:「姜,伯夷之後也,嬴,伯翳之後也。伯夷能處于神以佐堯者也,伯翳能議百物以佐舜者也。」;《墨子》〈所染〉:「⋯禹染於皋陶、伯益⋯」;《荀子》〈成相〉:「⋯禹傅土,平天下⋯得益、皋陶、橫革、直成、為輔。」「伯益」曾在舜、禹為輔官,說明了木星神系統的宗教信仰對夏朝產生了關鍵性的影響。
6. 我們可以從古文獻發現《國語》〈周語上〉:「昔夏之興也,融降于崇山;其亡也,回祿信于耹隧⋯是皆明神之志者也。」
7.《山海經》記載了禹殺死共工之臣─具有九頭蛇身長相的相柳(又稱相繇)。
《山海經》〈大荒北經〉:「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為源澤,不辛乃苦,百獸莫能處。禹湮洪水,殺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穀,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為池,群帝是因以為臺。在崑崙之北。」
圖十二: 夏禹(左)和相柳(右) |
三、木星紀年方法的起源
(一)古人認為木星每十二年由西向東繞行天一周,所以稱木星為「歲星」。
1. 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有 「歲」誕生的神話,公元1993年湖北省荊門市四方鄉郭店村的一座戰國中期的墓葬中出土了804枚竹簡,其中有一篇文章叫《太一生水篇》。《太一生水》估計寫成於公元前4世紀 (公元前: 305-300年之前),這裡說:
「太一生水。水反輔大(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輔大(太)一,是以成地。天、地複相輔也,是以成神、明。神、明複相輔也,是以成陰、陽。陰、陽複相輔也,是以成四時。四時複相輔也,是以成滄、熱。滄、熱複相輔也,是以成濕、燥。濕、燥複相輔也,成歲而止。 故歲者,濕、燥之所生也。濕、燥者,滄、熱之所生也。滄熱者,四時之所生也。四時者,陰、陽之所生也。陰、陽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是古(故)大(太)一藏于水,行于時。周而或始,以己為萬物母;一缺一盈, 以己為萬物經。⋯ 」。
郭店楚簡 《太一生水》所記載的是宇宙生成序列:「太一(道)/水→天/地→神/明→陰/陽→四時(春、夏、秋、冬)→滄/熱→濕/燥→歲(十二歲) 」。(圖十三)
圖十三:郭店楚簡《太一生水》的內容及圖示 |
本篇的「滄、熱、濕、燥」與希臘哲學中四元素的性質—「冷、熱、濕、乾」恰巧一致。希臘哲學中的四元素説——「風、火、水、地」和中國哲學中的五行説——中的「木、火、金、水」屬性彼此相互對應(表二)。
表二、希臘的五元素說、印度的五輪說和中國的五行說的比較
希臘的五元素說(希臘文) |
印度的五大說(梵文) |
中國的五行說 |
風 (aer) |
風 (Vayu) |
木 |
火(pur) |
火(Agni) |
火 |
乙太(aither) |
空 (Akasha ) |
土 |
地 (ge) |
地 (Prithivi / Bhumi) |
金 |
水 (hudor) |
水 (Apas) |
水 |
或者是同源或是殊途同歸?特別的是,《太一生水》 講楚地的創世神話, 最後的落腳點也是「歲」。(圖十四)
圖十四: 郭店楚簡《太一生水》(Wikimedia commons) |
2.「思攻解于歲」 (《包山楚簡》 238)﹔「......歲之後□□其□不死...... 」(《九店楚簡》 97) , 楚 《日書》 簡的 「歲」和 「太歲」, 則是古人假想的太歲神, 它與歲星的運行周期一致, 但運行方向相反。 《周禮》〈春 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 鄭玄注: 「歲謂太歲。」《論衡》〈譋時篇〉 : 「審論歲、月之神, 歲則太歲也。」《詩經》〈小雅·小弁〉 :「天之生我, 我辰安在?」,服虔 《左傳注》 : 「歲, 歲星之神也。左行於地,十二歲一周。」( 孔疏引)均以 「歲」爲太歲。湖北荆門出土《兵避太歲》戈中的「太歲」 亦當與 《日書》 的「太歲」爲同一神靈。[x]
3.《逸周書》又名《汲冢周書》〈 周月解 〉:「凡四時成歲,歲有春、夏、秋、冬,各有孟、仲、季,以名十有(又)二月。月有中氣以著時應,春三月中氣:驚蟄、春分、清明,夏三月中氣:小滿、夏至、大暑,秋三月中氣:處暑、秋分、霜降,冬三月中氣:小雪、冬至、大寒。」
一「歲」有四個季節,有十二個月,每一季節有三個月,所以一「歲」相當於一年。
四、再判斷上古中國譜系的真偽
(一)古籍大略將譜系依照「戶籍」可分成兩個,有「江水」和「若水」,有兩種不同的記載⋯⋯
1.《大戴禮記》 〈帝繫〉、《史記》 〈五帝本紀〉和《呂梁碑》所記載的⋯⋯居江(泜)水者為:「黃帝(土星帝)—青陽(=太昊,木星帝;=羲和,日神?; =少昊,金星帝?;玄囂/元囂=帝江/帝鴻=渾敦/渾沌,土星帝?)—蟜極—高辛(帝嚳,水星帝)—后稷(周,火星神)、契(商,金星神)、堯(唐,木星神)、摯」;居若水者為:「黃帝(土星帝)—昌意(=常羲,月神)—韓流(=乾荒)—高陽(帝顓頊,水星帝)—虞幕(=稱)—窮蟬(=戲器=老童=耆童=卷章=窮奇=窮係)—敬康(=青陽=祝融,火星神)[略:—共工(水星神)—后土(土星神)]—句芒(=句望=重=噎鳴,木星神)—蟜牛(=鍾山=燭陰)—瞽叟(=帝俊=鼓)—重華(帝舜=三身)—商均(=共工?)」。(編者按:如果敬康=青陽=祝融,則青陽為火星帝,前述《淮南子》記載日為火精,則「青陽」可能推衍為木→日→火)
2. 而《山海經》 〈海內經〉所記載,居若水者為:「黃帝(土帝)—昌意(=常羲,月神)—韓流(=乾荒)—帝顓頊(水帝)」;而居江水者為:「炎帝(=烈山氏=厲山氏,火星帝)—炎居(=柱/農=神農氏,稷神;=顓頊?,金星/水星帝)—節並(=稱=虞幕)—戲器(=老童)—祝融(=黎,火星神)—共工(=商均/叔均/義均,水星神)—術器(=后土=相柳/相繇,土星神)—噎鳴(=句芒/重=伯益,木星神)—歲十有二」。(五行相勝說譜系)
五、小結:
《大戴禮記》〈帝繫〉記載的黃帝的兒子「青陽」,是木星神,《史記》〈五帝本紀〉將木星神(青陽)和土星神(玄囂)合併。《國語》將木星神(青陽)與金星神(少昊)合併。
分析後世所所併合(等同)的名字,實際上是不同的組成加以併合者(非同質/異人、異名)——這裡面涵蓋了:(1)「太陽神」系統(羲和/或青陽)、(2)「木星神」系統(青陽/太昊?)、(3)「金星神」系統(少昊/金天氏)、(4)「土星神」系統(玄囂/元囂/玄枵=渾敦/渾沌)、(5)「火星神」系統(青陽/敬康=祝融),除了「水星」和「月亮」之外,大概都被「青陽」涵蓋了。
《春秋左氏傳》〈昭公二十九〉記載「少皞氏」(金帝)的四個後代(叔)有「重」(句芒/伯益,木神)、「該」(蓐收/王亥,金神)、「修」和「熙」(玄冥,水神),這個譜系以句芒(木星神)為少昊(金星帝)之後(按:以木生型五行相生說的金生「水」,水生「木」),和《大戴禮記》〈帝繫〉以句芒為昌意(常羲,月神)之後並不相同,奇怪的是沒人在意這種複雜分歧的譜系記載。可是「青陽」本來是春季的名稱,照理應是東方帝(木帝)的名字,為何「青陽」變成了西方帝(金帝)?
簡言之,《大戴禮記》 〈帝繫〉的譜系將兩者(江水、若水)歸於黃帝的後裔(玄囂/青陽、昌意),而《山海經》 〈海內經〉則分別歸入黃帝和炎帝。
若水在哪裡?《山海經》〈海內經〉:「南海之內,黑水、青水之間,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到漢代的地理志把「若水」限制在「蜀郡旄牛徼外,南至大莋」(《太平御覽》引),就是今天的雅礱江。《水經注》:「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東南至故關,為若水也。」「江水」就是長江,《山海經》〈中山經〉「⋯岷山,江水出焉⋯崍山,江水出焉⋯ 崌山,江水出焉⋯⋯。」從地理上看,若水即雅龔江,位於北部,江水即長江,在南邊。這裡說黃帝在南,炎帝在北。徐旭生將炎帝位於西北方的華夏集團。[xiv]
另一處記載黃、炎帝《國語》 〈晉語四〉:「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 《水經注》 〈渭水注〉中的岐水即「姬水」, 岐、 姬音近, 亦即今陝西鳳翔縣東北横水河上游。姜水依據《水經》〈渭水注〉:「岐水又東,經姜氏城南, 為姜水」。戰國年間秦靈公為了祭祀炎、黄二帝所作的吳陽上、下二畤(《史記》 〈封禪書〉),吳陽即吳岳之陽, 吳山在今寶雞縣西北,可以作为炎、 黄二帝生於陝西渭水流域佐證。。具體而言,炎帝在今陝西省寶雞境內的渭水上游一帶,黃帝在陝西的北部。[xv] (圖十五)另外,按台灣學者照陳道同著作所給的資料,姬姓的中心位置在陽郡,即今中國河南省永城市芒山鎮 ;姜姓的中心位置在天水郡,即今中國西北甘肅省天水市,依此判斷:黃帝在南,炎帝在北。[xvi]
圖十五: 上古地圖 (取自徐旭生撰寫之《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一書) |
《山海經》〈海內經〉記載的黃帝在南,炎帝在北,《國語》〈晉語四〉記載的黃帝在北,炎帝在南,這兩種記載又是分歧。
小結語:
截至目前為止,梳理群中國古籍的結果,木星神句芒(=噎鳴=伯益)的譜系有為炎帝或黃帝後代的差異;為昌意或青陽後代的差異;「青陽」(木星或太陽)這個名字本身又有與「羲和」(太陽)、「少皞」(金星)、「玄囂/元囂/渾敦」(土星)、「驩頭/丹朱」(火星)互相混同的問題。我的初步推論: 《山海經》 〈海內經〉所記載的炎帝譜系應該是較原始的,《大戴禮記》可能將炎帝的譜系併入昌意底下,這是因為黃帝和炎帝之間的戰爭,最後黃帝得勝;歷史是勝利者寫的,在炎帝譜系之下的歲星之神噎鳴被篡改成了黃帝譜系底下,同樣的,前述夏朝採用太陽曆,而周朝採用太陰曆,周朝的原始譜系應該是屬於「月神」系統的「昌意」譜系,而夏朝的原始譜系應是太陽系統的「炎帝」譜系,很可能周朝為了政權的正當性而篡改夏朝的譜系,這也讓東方神句芒和歲星神噎鳴脫勾了數千年。
[i] 《呂氏春秋》(成書於公元前241年)十二月紀: 「孟(、仲、季)春之月:…其日甲乙。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蟲鱗。…孟(、仲、季)夏之月:…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孟(、仲、季)秋之月:…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蟲毛。…孟(、仲、季)冬之月:…其日壬癸。其帝顓頊。其神玄冥。其蟲介。其音羽。…」﹔《淮南子》(成書於公元前139年)〈天文訓〉:「何謂五星?東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其神為歲星(木星),其獸蒼龍,其音角,其日甲乙。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執衡而治夏;其神為熒惑(火星),其獸朱鳥,其音徵,其日丙丁。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後土,執繩而制四方;其神為鎮星(土星),其獸黃龍,其音宮,其日戊己。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執矩而治秋;其神為太白(金星),其獸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執權而治冬;其神為辰星(水星),其獸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淮南子》〈時則訓〉:「五位,東方之極…太皞、句芒之所司者…。南方之極…赤帝、祝融之所司者…。中央之極…黃帝、後土之所司者…。西方之極…少皞、蓐收之所司者…。北方之極…顓頊、玄冥之所司者…。」
[ii]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第327~331頁。
[iii] 《史記》〈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舜) 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大費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實鳥俗氏;二曰若木,實費氏。⋯大廉玄孫曰孟戲、中衍,鳥身人言。」﹔《括地圖》:「孟虧(戲)人首鳥身,其先為虞氏,馴百禽。夏后之末世,民始食卵,孟虧(戲)去之,鳳皇隨焉。止於此山,多竹,長千仞,鳳皇食竹實,孟虧(戲)食木實,去九疑萬八千里。」(《太平御覽》引)
[iv] 楊寬:〈中國上古史導論〉第十七篇 〈伯益句芒與九鳳玄鳥〉,收入呂思勉、童書業編著,《古史辨.第七冊》(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3月出版) ,第381-393頁。
[v] 《山海經》〈大荒東經〉:「有困民國,勾姓而食。有人曰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王亥託于有易,河伯僕牛。有易殺王亥,取僕牛。河念有易,有易潛出,為國於獸,方食之,名曰搖民。帝舜生戲,戲生搖民。」
[vi] 《山海經》〈海內經〉:「北海之內,有蛇山者…又有不距之山,巧倕(義均)葬其西。…帝俊生三身,三身生義均,義均是始為巧倕,是始作下民百巧。后稷是播百穀。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大比赤陰,是始為國。禹鯀是始布土,均定九州。」﹔《山海經》〈大荒南經〉:「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榮水窮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姚姓,黍食,使四鳥。有淵四方,四隅皆達,北屬黑水,南屬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淵,南旁名曰從淵,舜之所浴也。」
[vii] 《淮南子》〈墜形訓〉:「凡海外三十五國,自西北至西南方,有修股民…三身民;自西南至東南方,結胸民…修臂民;自東南至東北方,有大人國…勞民;自東北至西北方,有跂踵民…無繼民。」
[viii] 李生龍注譯: 《新譯墨子讀本》(台北市: 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8月出版),第194頁。
[ix] 陳泳超: 《堯舜傳說研究》(南京: 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第15、17、19頁。
[x] 晏昌貴 著:《巫鬼與淫祀—楚簡所見方術宗教考》(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出版),116~117頁。
[xi] 《史記》〈天官書〉:「以攝提格歲:歲陰左行在寅…單閼歲:歲陰在卯…執徐歲:歲陰在辰…大荒駱歲:歲陰在巳…敦牂歲:歲陰在午…協洽歲:歲陰在未…涒灘歲:歲陰在申…作鄂歲:歲陰在酉…閹茂歲:歲陰在戌…大淵獻歲:歲陰在亥…困敦歲:歲陰在子…赤奮若歲:歲陰在丑…」﹔《淮南子》〈 天文訓 〉:「太陰在寅,歲名曰攝提格…太陰在卯,歲名單閼,…太陰在辰,歲名曰執除…太陰在巳,歲名曰大荒落…太陰在午,歲名曰敦牂…太陰在未,歲名曰協洽…太陰在申,歲名曰涒灘…太陰在酉,歲名作鄂…太陰在戌,歲名曰閹茂…太陰在亥,歲名大淵獻…太陰在子,歲名困敦…太陰在醜,歲名曰赤奮若…。」﹔《漢書》〈天文志〉: 「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詻…在戌曰掩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爾雅》〈釋天〉:「大歲在寅曰攝提格,在卯曰單閼,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奮若。」
[xii] 高振鐸: 《古籍知識手冊3》(台北市: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8嘔出版) ,第54-56頁。
[xiv] 徐旭生著:《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台北市:里仁書局,1999年1月出版),第155頁。
[xv] 徐旭生著:《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台北市:里仁書局,1999年1月出版),第33~35頁。
[xvi] 陳道同:《姓氏探源》(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4月出版),第188~19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