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漢族神話,早在先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典籍《山海經》、《歸藏.啟籠》、《左傳》、《國語》、《楚辭》和《呂氏春秋》中就有許多記載。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和三國(公元220-280年)以後的《淮南子》、《史記》、《漢書》、《論衡》、《風俗通義》、《吳越春秋》、《二五歷紀》、《五運歷年紀》、《搜神記》、《述異記》、《獨異志》以及一些「緯書」等古籍中都載有許多片斷的古典神話。其中以《山海經》、《淮南子》兩書保存的中國古代神話最豐富,也比較接近原始形態。以下我整理與回顧中國神話中人類起源的幾種說法:
1.
天地所生
《詩經》〈小雅〉是西周後期的作品,其中有一篇〈小弁〉描寫太子姬宜臼(周平王)(在世: ?~公元前720年)當時遭到周幽王(姬宮涅)(在世: 公元前795-前771年; 在位: 公元前781-前771年)所廢逐的哀怨情緒[1],在《詩經》〈小雅.小弁〉一詩中哀怨的說:「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屬于毛,不離于裹。天之生我?我辰安在?」。[2] 無論如何,宜臼說:「天之生我?我辰安在?」,他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卻說自己是「天」所生的,這值得讓我們來探討古人對於人類起源的觀念。
孔子(姓孔名丘)是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一位哲學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孝經》〈聖治〉提到孔子的話說「天地之性人為貴」 [3],「性」的原始意義與「生」相近,東漢史學家班固在《白虎通德論》以及《漢書》〈董仲舒傳〉、〈雋疏于薛平彭傳〉、〈宣元六王傳〉、〈王莽傳中〉等篇、東漢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解字》、東漢哲學家王充在《論衡》多篇均引用了「天地之性人為貴」這句話[4],特別是班固在《白虎通德論》引用這句話時還說「人皆天所生」,似乎是在說「人」和「萬物」都是「天地」所生,而人類是最有價值的。此外,在《說苑》〈雜言〉、《孔子家語》〈六本〉、《列子》〈天瑞〉等書篇中也引用了孔子的話說:「天生萬物唯人為貴」,疑是同一句話的訛傳,這裡的「性」原字應為「生」,也就是「天地之生人為貴」。這裡似乎將「人」包含在「萬物」之內,
等於說「人」是「天」所生的。由東周戰國時期的典籍《孟子》、《荀子》、《國語》、《呂氏春秋》、《逸周書》以及漢朝古籍《禮記》、《淮南子》、《史記》等均有「天生民」、「天生人」、人是「天之性」的說法。[5]《易經》〈序卦〉:「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
李耳(老子)是東周春秋時期的道家思想家,他將宇宙的起源推得比天地更早,在天地形成以前就有了「道」,《老子》 (參考《老子王弼注》和《老子河上公注》版本)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說「道」是「天下母」,公元1973年考古學家在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發現了兩本《老子》的帛書。根據推測,這兩本書的甲本(圖一)在劉邦稱帝之前抄寫,乙本(圖二)在漢文帝稱帝之前抄寫,《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乙本》〈道經〉寫作「天地母」[6],可見得其意思應該是「道」是天和地的母親。他又將「道」、「天」、「地」、「人」當作是四「大」,可見得老子對「人」在宇宙中所處地位的重視,更重要的是,在這段「某法某」的語法蘊含了宇宙的創生模式:「自然→道→天→地→人」。關於這個「自然」,過去許多人都將其解釋為「道」自己本身,但是「自有永有者」。那麼「道」儼然如希臘的Logos,又如希伯來文的dabar,是指上帝的話。
圖一: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甲本(取自湖南博物館) |
圖二: 馬王堆漢墓帛書老子乙本(取自湖南博物館) |
《老子》第一章有一句話:「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教的註釋本《老子河上公注本》的解釋為:「無名者,謂道」,「有名,為天地」,意思是說「道」是天地之始,「天地」是萬物之母。先秦漢魏的道家的經典《莊子》〈達生〉、《文子》〈道原〉,雜家經典《淮南子》〈精神訓〉、儒家經典《楊子法言》(西漢楊雄撰)也都認為「天地」是「萬物」的父母。[7] 漢朝的典籍《淮南子》〈精神訓〉甚至將天與地進一步神格化:「古未有天地之時,惟像無形,窈窈冥冥,芒芠漠閔,澒蒙鴻洞,莫知其門。有二神混生,經天營地,孔乎莫知其所終極,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於是乃別為陰陽,離為八極,剛柔相成,萬物乃形,煩氣為蟲,精氣為人。」,就是認為「天」和「地」都有相應的主宰。西漢之後的《春秋繁露》(由西漢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撰)、東漢的文獻《論衡》(王充(公元27-97年)於公元86年撰)、《白虎通德論》(班固(公元32-92年)撰) 以及三國時代編輯的《孔子家語》(三國王肅編撰)也都強調了天地是萬物和人類的父母。[8] 西漢帝國的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確立了世界圖式,說整體存在界有「十端」:「天地人陰陽金木水火土」,其中的陰陽、五行其實就是一個氣化宇宙論,董仲舒提出了一個有神論的宇宙論系統,「天」成了「百神之大君」,配合氣化宇宙論,他提出了「天人感應」思想及「災異譴告」說,主張君王必須行仁政否則會遭「天」降罰。他也提到「人之超然萬物之上,而最為天下貴也」,人可以「參天地之化」(參見《春秋繁錄》〈天地陰陽〉)[9]。
中國古書所講的「萬物」是指植物和動物的集合概念,並不包含天地、陰陽等,可是東漢時代的玄學創始者王弼對此段話的註解將「天地」改為「萬物」「未形無名之時,則為萬物之始。」,「道以無形無名始成萬物,萬物以始以成」,「萬物…始於無而後生」,而《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乙本》〈道經〉也將「天地」改為「萬物」寫作:「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可見得王弼,否認「天地有始」,認為「天地」是不生不滅,推翻了「宇宙發生論」,創立了「宇宙構成和本體論」,巧妙的以「玄學」取代「神學」。[10]可是;不論老子的意思是啥,真相是,科學家們的研究早已證明了宇宙(天地)是有始有終的,宇宙的年齡為138億年,地球的年齡大約是45億年,沒有出生哪來的年紀? 這可是不能混淆的道理呵!
2.
三皇神話
「三皇」傳說是中國神話中最具爭議性,卻是解明創世神話原貌的關鍵,顧頡剛與楊向奎所合著的《三皇考》這樣解釋「皇」這個字:『皇』字,我們看慣了,似乎只是帝和王的異稱,或是高出於帝和王的階位。但在戰國以前的器物和文籍裡,卻毫沒有這個意思,只當它形容詞和副詞用,偶然也用作動詞,或是有人用它作名字,絕沒有用作一種階位的名詞的。所以《白虎通義》說:'皇,君也,美也,大也,天人之總,美大之稱也。'(見第一卷,號)除了'君也'一解,可以說是對的。將「皇」字的下半部釋為「土」,而解釋為「象太陽剛從地下出來,光焰上射的景象」[11]。
古代對於「三皇」的說法眾說紛紜,有以下幾種:
(1)「天皇」、「地皇」和「泰皇」(「人皇」)。
秦兼併六國後,丞相王綰等人向秦始皇的奏書中以「天皇、地皇、泰皇」為「三皇」,位於五帝之上。[12] 西漢武帝時一位方士謬忌的奏書中提到以「泰(太)一」為「天神貴者」,在「五帝」之上,「五帝」是「泰(太)一」的輔佐,可見「泰(太)一」就是「泰(太)皇」。此奏書中將「天一、地一、泰(太)一」合稱為「三一」。[13]
(2) 董仲舒的三統說
西漢儒家董仲舒的三皇說甚至於「三統說」是根據《易傳》的「天地人」三才理論所構成的。[14]西漢思想家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提出了「三統說」,在他所撰寫的《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以商、周(西周)和春秋(東周)分別對應於「白統」、「赤統」和「黑統」。以殷商為白統、周為赤統,《春秋》時代是黑統,暗示夏、漢都是黑統。[15]
董仲舒說「三商、質者,主天;夏、文者主地;《春秋》者主人,故三等也。」,[16] 似乎指的是「天」、「地」、「人」。「商……夏……《春秋》」的順序不符合朝代演進的順序。這裡沒有說到「周」,後面卻又說「殷」是「陽德」,「周」是「陰德」,「陽德」就是「質」,換句話說,董仲舒所說的「夏」實際上是指「周」!他是在說「商…周…春秋」的時代順序。董仲舒認為商為「白統」,是「質者」,「主天」;「夏」(疑為周?)為「赤統」,是「文者」,「主地」;《春秋》為黑統,「主人」,我認為董仲舒所說的「《春秋》三等」已經是他所說的「三統」理論了。這「三統」:「白、赤、黑」剛好對應「天、地、人」! 董仲舒對於三色的解釋為:「白」、「赤」、「黑」三統的功能分別是「蛻化」、「施化」和「通化」萬物[17],意思是發芽、生育和成熟,但是與顏色的關聯仍然晦暗不清,因此我做這樣的猜測:「白」或許令人想到天上的白雲? 所以主「天」。「赤」令人聯想到血色,「施化」原本就有「男女交媾」和「生殖」的意思,所以「赤統」主「地」。秦始皇稱呼人民為「黔首」(《史記》〈秦始皇本紀〉)。周稱呼人民為「黎民」[18],「黎」字通「黧」,也有「黑色」的意思,所以「黑統」主「人」。
事實上,董仲舒曾在《春秋繁露》〈官制象天〉中將天、地、人說成是「三德」,並且她將此「三德」與「三公」官職做了類比,據說漢武帝統治時期韓嬰曾與董仲舒辯論過,他在他所撰寫的《韓詩外傳》中曾經如此敘述「三公」的三德屬性「司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春秋左傳》〈昭公十七年〉:「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共工氏以水紀,故為水師而水名,大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自顓頊以來,不能紀遠,乃紀於近,為民師而命以民事,則不能故也」將董仲舒的這三種顏色與《春秋左傳》〈昭公十七年〉所記載相互對照(表一),「黃帝」是「雲師」,「雲」照理說應該和「天」較為相近,這說明了當時「黃帝」是被當做「天神」看待的,「炎帝」是「火師」,當時「火」和「赤」和「地」是被視為相同的,《春秋外傳》(又稱為《國語》)〈楚語下〉篇就曾經說過「南(木)正重司天以屬神,命火(北)正黎司地以屬民」,說明「炎帝」當時是被視為「地神」的。
表一:《春秋左傳》〈昭公十七年〉所記載的六師與董仲舒的三統說和劉歆的三統說的對照
《春秋左傳》〈昭公十七年〉
|
董仲舒的三統說
|
劉歆的五行相生說和三統說(順序號碼)
|
|
黃帝氏
|
雲師
|
白統(主天)
|
土(黃)=人統(3)
|
炎帝氏(神農)
|
火師
|
赤統(主地)
|
火(赤)=地統(2)
|
共工氏
|
水師
|
黑統(主人)
|
潤水(黑)(1、2之間)
|
大皞氏(伏羲)
|
龍師
|
木(青)=天統(1)
|
|
少昊氏
|
鳥師
|
金(白)(4)
|
|
顓頊
|
民師
|
黑統(主人)
|
水(黑)(5)
|
(3) 西漢劉歆改造的「三統說」
西漢末年的學者劉歆(公元前50年-後23年)卻以《左傳》「夏數得天」一句話為依據,將「三統說」與「五行相生說」做了參合,規定:夏為天統,尚赤(火);殷為地統,尚白(金)、黃(土);周為人統,尚黑(水)、青(木),劉歆將董仲舒的三統次序顛倒過來「天(赤)→地(白、黃)→人(黑、青)」。[19]
(4) 東漢班固改造的「三統說」
東漢班固(公元32-92年)採用董仲舒原本訂定的三統順序「黑→白→赤」來敘述三王(代)夏、商、周,但是關於這「三色」與「三才」的配對方面卻採用劉歆的定義內容「天=赤,地=白,人=黑」,如此則其順序變為「人統→地統→天統」。[20] 班固的三統說是結合了劉歆主張的三才與三色的配對內容和董仲舒主張的三統說順序。如此一來,殷商由本來是「天統」屬性變成了「地統」,周朝由原本的「地統」屬性變成了「天統」,夏朝則仍然維持「人統」的屬性。依照班固在《白虎通德論》的三統說主張「黑統/人統→白統/地統→赤統/天統」的順序,再參照其列出的三皇名字的順序[21],可見得他起初所認定的三皇成員大概也是與《尚書大傳》相似,以「伏羲」是「人皇」,以「神農」為「地皇」,「燧人」或「祝融」為「天皇」。這可以解釋為何他在描述三皇的名字時將「燧人」調到最後?因為無論如何「燧人」都有「火」的屬性,只能和「三統」中的「赤統」等同。如此的排序便符合了他所更改的三統說,三色與三才的配對方法和順序。以下我將這一個重要的發現列如下表(表二)。
表二:依照董仲舒、劉歆和班固的三統說理論可能的三皇配對
(西漢初)董仲舒三統說及三皇
|
董仲舒理論可能的三皇
|
(西漢末)劉歆三統說
|
劉歆理論可能的三皇
|
(東漢)班固三統說
|
班固理論可能的三皇
|
|
天
|
白(1)
|
黃帝
|
赤(1)
|
伏羲
|
赤(3)
|
祝融/燧人
|
地
|
赤(2)
|
炎帝
|
白(2)
|
神農(與炎帝合併)
|
白(2)
|
神農
|
人
|
黑(3)
|
共工
|
黑(3)
|
黃帝
|
黑(1)
|
伏羲
|
上述以「黃帝為天皇,神農為地皇,共工為人皇」可能是較早說法的立論,是否有文獻基礎呢?,黃帝在《管子》〈五行篇〉記載黃帝是治理天地四方的至高神,「蚩尤」、「大常」、「奢龍」、「祝融」、「大封」、「后土」分治天地四方成了輔佐黃帝的神(天使?)[22]。《韓非子》〈十過篇〉中所記載的黃帝具有神異的能力。[23],《山海經》〈海外北經〉便記載了「共工」的臣叫「相柳氏」,有九首人面蛇身的形象(圖三),最後被「禹」所殺。〈大荒北經〉記載的名字為「相繇」,是指同一位。《春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載的共工之子「句龍」,即為「后土」,《山海經》〈海內經〉也說「共工生后土」,與共工之臣「相柳」/「相繇」應是同一位,是「社神」,古代人稱土地之神為「后土」。[24] 在道教的經典如《洞神八帝妙精經》和《抱朴子》都有「人皇」有九首的記載,而「共工」之臣(子)相柳(句龍)也有「九首」的記載,我覺得這是「共工」成為「人皇」的一個理由和證據。
道教經典《洞神八帝妙精經》說神農是「後人皇」,可是又說他的形象是「牛頭人身」,我稍後會說到,「牛」是代表「土/地」的一種牲畜,這說明了「神農」原本就有「地皇」的痕跡,東漢成書的《尚書大傳》(《風俗通義》卷15、《太平御覽》卷77引)是較早說道為「神農」是地皇(表三)即是例證! 道教最早的經典《太平經》,成書於東漢末期,在這本書卷120-136說:「天,太陽也;地,太陰也。人居中央,萬物亦然。天者常下施,其氣下流也;地者常上求,其氣上合也。兩氣交於中央,人者居其中為正也。兩氣者常交用事,合於中央,乃共生萬物,萬物悉受此二氣以成形,合為情性;無此二氣,不能生成也。」,這裡作者將「天」等同於「日」,將「地」等同於「月」,並說「人」是調和日月之氣的管道,繼而發揮「共生萬物」的功能。
圖三: 相柳(后土); 出自明朝蔣應鎬繪圖本 |
道教經典《洞神八帝妙精經》說神農是「後人皇」,可是又說他的形象是「牛頭人身」,我稍後會說到,「牛」是代表「土/地」的一種牲畜,這說明了「神農」原本就有「地皇」的痕跡,東漢成書的《尚書大傳》(《風俗通義》卷15、《太平御覽》卷77引)是較早說道為「神農」是地皇(表三)即是例證! 道教最早的經典《太平經》,成書於東漢末期,在這本書卷120-136說:「天,太陽也;地,太陰也。人居中央,萬物亦然。天者常下施,其氣下流也;地者常上求,其氣上合也。兩氣交於中央,人者居其中為正也。兩氣者常交用事,合於中央,乃共生萬物,萬物悉受此二氣以成形,合為情性;無此二氣,不能生成也。」,這裡作者將「天」等同於「日」,將「地」等同於「月」,並說「人」是調和日月之氣的管道,繼而發揮「共生萬物」的功能。
表三: 按照文獻的成書年代排列「三皇」成員的異說
古籍
|
作者
|
成書時代
|
三皇成員
|
《繫辭傳》
|
?
|
戰國
|
伏羲、神農[25]
|
《戰國策》〈武靈王平晝間居〉
|
蒯通(徹)?,西漢劉向編訂])
|
秦國
|
伏羲、神農[26]
|
《春秋繁露》
|
董仲舒(今文學派)
|
西漢(~公元前104年)
|
黃帝(天皇/白統?)、神農(地皇/赤統?)、共工(人皇/黑統?)(此為推測!)
|
《史記》〈秦始皇本紀〉
|
司馬遷
|
西漢(公元前93年)
|
天皇、地皇、人皇[27]
|
《兼明書》引孔安國語
|
孔安國? (古文學派)
|
西漢(~公元前74年)
|
伏羲、神農、黃帝[28]
|
《禮記》〈號謚記〉
|
戴聖編輯(今文學派)
|
西漢中期以前
|
伏羲、祝融、神農[29]
|
《孝經緯》
|
伏羲、神農、祝融[30]
|
||
《春秋緯》(《太平御覽》卷78、鄭玄、《逸書考》引)
|
西漢末期
|
天皇(十三頭/木德)、地皇(十一頭/火德)、人皇(九頭/水德?)[31]
|
|
《世經》
|
劉歆(古文學派)
|
西漢(~公元23年)
|
伏羲(天皇?/天統)、神農(地皇?/地統)、黃帝(人皇?/人統)(此為推測!)
|
《禮緯》〈稽命徵〉(《古微書》引)
|
東漢
|
||
《白虎通義》〈號篇〉
|
班固
|
東漢(公元32-92年)
|
伏羲(黑統/人皇?)、神農(白統/地皇?)、祝融/燧人(赤統/天皇?)[33]
|
《風俗通義》
|
應邵
|
東漢(公元140-206年)
|
伏羲、女媧、神農;伏羲、祝融、神農;伏羲、神農、共工
|
《尚書大傳》(《風俗通義》卷15、《太平御覽》卷77引)
|
鄭康成(鄭玄)(統一今古文學派)
|
東漢(公元127-200年)
|
燧人(天皇)、伏羲(人皇)、神農(地皇)
|
《六藝論》(唐孔穎達《禮記正義》〈序〉引)
|
鄭玄
|
東漢
|
燧人(人皇)、伏羲(天皇)、女媧(地皇)
|
《春秋緯》〈運斗樞〉、〈元命苞〉
|
佚名
|
東漢
|
伏羲、神農、女媧
|
注《呂氏春秋》〈孟夏紀〉
|
高誘
|
東漢末年
|
伏羲、神農、女媧
|
《始學篇》
|
項峻
|
三國
|
天皇(十二/十三頭/木德)、地皇(十二/十一頭/火德?)、人皇(九頭/水德?)[34]
|
《三五歷記》
|
徐整
|
三國(~公元265年)
|
天皇(十二頭)、地皇(十二頭)、人皇(九頭)[35]
|
《古史考》(1: 史記索隱引;2: 禮記正義引)
|
譙周
|
三國(~公元270年)
|
(1)伏羲(天皇?人皇?)、神農(地皇)、黃帝(人皇?天皇?);(2) 燧人、伏羲、神農
|
《帝王世紀》
|
皇甫宓
|
西晉
|
伏羲、神農、黃帝
|
《古文尚書傳序》
|
梅赜
|
東晉(~公元323年)
|
伏羲、神農、黃帝[36]
|
《拾遺記》
|
王嘉
|
東晉
|
天皇(十三頭)、地皇(十一頭)、人皇(九頭)[37]
|
道教經典《洞神八帝妙精經》
|
東晉(公元420年)
|
初:天(人形)、地(人形)、人(人形);
中:天(十三頭,人面蛇身)、地(十一頭、人面蛇身)、人(九頭,人面龍身);
後:天(伏羲,人面蛇身)、地(女媧,人面蛇身)、人(神農,牛頭人身)。
|
|
《水經》〈渭水注〉
|
酈道元
|
北魏
|
伏羲、女媧、神農
|
《抱朴子》〈枕中書〉
|
道教上清派?
|
南北朝(公元317年)
|
天皇(十三頭)、地皇(十一頭)、人皇(九頭)
|
《通典》〈吉禮篇〉引崔靈恩
|
杜佑
|
唐
|
伏羲(天皇)、神農(人皇)、共工(地皇)
|
《尚書正義序》引梁武帝說
|
孔穎達
|
唐(~公元549年)
|
燧人、伏羲、神農
|
《壇弓疏》
|
孔穎達
|
唐
|
黃帝(黑統/主人)、神農(赤統/主地)、女媧(白統/主天)[38]
|
《金樓子》〈興王〉
|
梁元帝(蕭繹)
|
唐(~公元555年)
|
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39]
|
《莊子》〈天運篇〉疏
|
成玄英
|
唐
|
伏羲、神農、黃帝[40]
|
《真源賦》
|
袁天綱
|
唐(~公元665年)
|
天皇(十三人)、地皇(十一人)、人皇(九人)[41]
|
《三皇本紀》
|
司馬貞
|
唐(~公元732年)
|
伏羲、女媧、神農;天皇(十三頭/木德)、地皇(十一頭/火德)、人皇(九頭)[42]
|
《帝系譜》
|
張愔
|
唐
|
天皇(木德)、地皇(火德)、人皇(水德?)[43]
|
《兼明書》引鄭玄話
|
丘光廷
|
五代
|
伏羲、女媧、神農
|
《太平御覽》、《太平廣記》
|
李昉
|
北宋(公元977年)
|
天皇(十三/十二頭)、地皇(十一頭)、人皇(九頭)[44]
|
《通鑒外紀》
|
劉恕
|
北宋(~公元1078年)
|
伏羲、神農、共工
|
《通志》引用漢代說法
|
鄭樵
|
南宋(~公元1161年)
|
伏羲(天皇)、神農(人皇)、黃帝(地皇)
|
《三字經》
|
王應麟?
|
南宋(~公元1296年)
|
伏羲、神農、黃帝[45]
|
《古微書》
|
孫彀
|
明
|
伏羲、神農、黃帝
|
《陔餘叢考》引鄭玄註《尚書·中候》
|
趙翼
|
清
|
伏羲、女媧、神農
|
《陔餘叢考》引用孔安國語
|
趙翼
|
清
|
伏羲、神農、黃帝[46]
|
中國的「三皇」傳說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為古代傳說紛雜,但是找尋較早人皇的說法有助於還原遭到竄改前的中國的創世神話,「人皇」與中國神話中人類創生有關。我雖然推衍了「共工」是「人皇」,照理說總該要有「共工」創造人類的神話不是嗎? 傳世文獻中找不到共工造人的神話,倒是在下列文獻中發現了共工滅世的神話,《列子》〈湯問篇〉中所記載的「女媧」是一位創造大地之神,「共工」在大地被造之後,成了洪水滅世的神。[47] 這裡仍然可以明顯看到「女媧」是地皇,「共工」是人皇(人在天地之後)的遺跡。到了西漢成書的《淮南子》〈覽冥訓〉卻將整個順序顛倒,先有洪水滅世才有女媧補天。[48] 到了東漢王充時便在《論衡》〈談天〉將共工滅世在先,女媧補天創世在後定型化了![49] 共工被說成了惡神,在神話界逐漸失去了舞台,於是「女媧」以「補天」的事蹟取代了「共工」的地位:「人皇」! 「共工」既然從人皇位置撤退了,與「女媧」擁有相同「地皇」屬性的「神農」只好被拿來補「人皇」的缺。而「黃帝」成了五帝之首後,原本的「天皇」缺就給「伏羲」頂替了。
3.
天和地的「神格化」(女媧神話)
「共工」做為人皇的神話故事今日已不復見,果不其然,最早在東周戰國時代時,「女媧」造人的神話已經有明文記載,這是「人皇」的工作。中國神話故事中創造人類的造物主是「女媧」,她的名字,最先見於屈原著的《楚辭》〈天問篇〉:「登立為帝,孰道尚之?女媧有體,孰制匠之?」,《淮南子》和《山海經》提供了創生人類的一種說法,袁珂的解讀為:「人類是由天上諸神共同創造的,由黃帝創造了人類的陰陽性器官,上駢創造了人類的耳目口鼻,桑林創造了人類的手足四肢」,但是他不太清楚「此女媧所以七十化」的意義[50]。我們在解讀《山海經》〈大荒西經〉(秦漢時作?):「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處。」這一段話就可以說明中國神話中眾神也是「女媧」所化生的。
中國的神話說有關女媧造人的神話,較詳細的記載,見於東漢應劭著《風俗通義》:「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搏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貧賤者,引繩人也。」 (《太平御覽》卷78引)。女媧用黃河中的泥土,捏成許多男人和女人,將他們放在地上,泥人們活了過來,並且開始傳宗接代,從此之後就有了人類。
有一個說法認為人類是由女媧獨立創造的,《風俗通義》(東漢應劭著):「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搏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故富貴者,黃土人;貧賤者,引繩人也。」(《太平御覽》卷78引)。
又依據中國古籍如《春秋世譜》、《獨異志》的記載,女媧和伏羲可能是兄妹,又是夫妻的關係。[51] 漢代的石刻畫像與磚畫中,常有人首蛇身的伏羲和女媧的畫像,男(伏羲)的拿矩尺,象徵地方(地神);女的(女媧)拿圓規,象徵天圓(天神);或者男的捧太陽(伏羲是日神),女的捧月亮(女媧是月神);有的畫像還有雲景,空中有人首蛇身的有翅天使們翱翔;有的畫像更在兩個人中間挽著一個小孩子(圖四-圖六)。
圖四: 山東嘉祥武氏祠左石室伏羲女媧畫像石 |
公元1991年,台灣神話學者王孝廉在《中國的神話世界》一書中指出盤古神話和女媧神話分別代表著古代中國南北不同部族間的不同的創世神話
:盤古是西南方許多民族的祖神,到了後來,漢民族向南發展,吸收西南各少數民族的盤古神話信仰而加以融合,最後終於使盤古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祖神 了……在盤古神話之前,中國最早的造物神是女媧。女媧在中國神話中是理水、補天、造人、主婚、乞雨和生產萬物的女神。[52]
4.
七日作人的神話
《北齊書》〈魏收傳〉等引用北朝時人董勛《答問禮俗》:「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羊,四日為豬,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圖七)。 按《太平御覽》(北宋李昉等編撰,成書於公元983年)卷三十對此註解「天地初開,以一日作雞,七日作人也。」[53],中國最早的歲時民俗專著《荊楚歲時記》(由南朝梁國宗凜著作)記載南朝時期荊楚地區正月七日「人日」的節慶活動;北宋高承所編撰的《事物紀原》引用漢朝東方朔的《占書》記載認為歲首占候的活動追溯到漢代。[54] 中國神話學家袁珂敘說了這個「人日」起源的神話故事:「據說在天地初開的時候,某個沒有主名的造物主,在正月一日那天造作了雞,二日造作了狗,三日造作了羊,四日造作了豬,五日造作了牛,六日造作了馬,七日造作了人,這就是正月初七日叫『人日』的來由。這個沒有主名的造物主,他的行事和功績有點類似《舊約.創世紀》所說的耶和華。可惜古書的記敘過於簡略,其詳已不可知。」[55]
圖七: 初一至初七的六畜及人對應(本圖取自時報出版) |
在中國古籍中《莊子》〈應帝王〉敘述了一段混沌開七竅的故事:「南海之帝為倏,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倏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倏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中國神話學大師袁珂說:「這個有點滑稽意味的寓言,包含著開天闢地的神話的概念。混沌被倏忽—代表迅疾的時間—鑿了七竅,混沌本身雖然是死了,但是繼混沌之後的整個宇宙、世界卻也因之而誕生了。」[56]
在世界各大文明的早期宗教曆法中,新年的節慶常是創世神話的重演,「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中的「為」字,本就有做、造的意思,中國古代「人日」禮俗的背後,應該是淵源於一個以「第七日造人」為主題的創世神話:「(造物主或創世大神)第一天造雞,第二天造狗,第三天造羊,第四天造豬,第五天造牛,第六天造馬,第七天造人。」(造物主或創世大神)第一天造雞,第二天造狗,第三天造羊,第四天造豬,第五天造牛,第六天造馬,第七天造人。」。
表四: 「雞人神話」、「開竅神話」深層結構所潛藏的宇宙時空意義
聖數結構
|
文獻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第六天
|
第七天
|
雞人神話
|
《占書》
|
雞
|
狗
|
羊
|
豬
|
牛
|
馬
|
人
|
開竅神話
|
《莊子》
|
左眼
|
右眼
|
左鼻
|
右鼻
|
左耳
|
右耳
|
口
|
對應時空
|
《墨子》、《周易》
|
東(春)
|
南(夏)
|
西(秋)
|
北(冬)
|
下(地)
|
上(天)
|
中(人)
|
有人整理了古文獻對於五行與五畜的配對,結果發現個文獻對於五行和五畜的配對,除了牛(土)和豬(水)固定之外,其餘的配對並不一致,這可以看出後世的古人對於這個配對竄改的痕跡。為了讓人看出這個竄改痕跡,我按照按照文獻成書年代重新排列順序,藉此順便檢驗一下這些古代作者們人格「誠實」的程度(表五)[59]。
表五: 傳世文獻中五畜和五行的相互配對
文獻
|
成書年代
|
作者
|
編者
|
描述主題
|
木
|
火
|
金
|
水
|
土(地)
|
《墨子》〈迎敵祠〉
|
戰國時期
|
墨翟
|
四方
|
雞
|
狗
|
羊
|
彘
|
牛
|
|
《周禮》
|
戰國晚期
|
四時
|
雞
|
羊
|
犬
|
(豕)
|
牛
|
||
《素問》(黃帝內經)〈金匱真言論〉
|
戰國至漢代
|
四時
|
雞
|
羊
|
馬
|
彘
|
牛
|
||
《禮記》〈月令〉
|
戰國至漢代
|
五祀
|
羊
|
雞
|
犬
|
彘
|
牛
|
||
《靈樞》(黃帝內經)〈五味〉篇
|
戰國至漢代
|
五祀
|
犬
|
羊
|
雞
|
豬
|
牛
|
||
《素問》(黃帝內經)〈五常政大論〉
|
戰國至漢代
|
平氣
|
犬
|
馬
|
雞
|
彘
|
牛
|
||
《新書》〈胎教〉
|
西漢
|
賈誼
|
劉向
|
四方
|
雞
|
狗
|
羊
|
彘
|
牛
|
《五行傳》收錄於《漢書》〈五行志〉
|
西漢(公元前26-前22年)
|
劉向和劉歆父子
|
班固
|
五事
|
雞
|
羊
|
犬
|
豕
|
牛
|
《白虎通德論》〈五祀〉
|
東漢
|
班固
|
五祀
|
羊
|
雞
|
犬
|
豚、魚
|
牛
|
公元1942年從湖南長沙子彈庫地方楚墓中盜掘出土的楚帛書(圖八),後來流入美國,現藏華盛頓賽克勒美術館(Arthur M.Sacklr Gallery)。這是一幅戰國時期的絲狀物。《楚帛書》的中心部分,寫有2篇文章,一篇13,一篇8行,稱為《楚帛書甲(四時)篇》,主要講四季之神的創世神話。此篇的大意是說,創世之初,天地混沌,暗昧無日,風大雨多;伏羲娶女媧生了四個孩子,協助禹和契治理洪水;四個孩子冒着陰冷濕氣到四海一邊支撐藍天,一邊為山川命名;黑暗中用步履計算時間,確定一年四季。⋯⋯最終完成了創世的工作[60]。楚帛書甲篇的創世次序是:先有伏羲女媧夫婦生下四子,即為四神,代表四時,然後造地,最後造天。古代「人日」習俗也是先有四時(雞狗羊豬),再有地(牛),最後才有天(馬)。東漢班固撰的《漢書》〈律歷志上〉:「七者,天地四時,人之始也。」, 這一個傳說順序與數字與《楚帛書甲(四時)篇》的敘述不謀而合。
圖八: 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中的圖文 |
[1] 《毛傳》:「幽王娶申女,生太子宜臼,又說(悅)褒姒,生子伯服,立以為後,而放宜臼,將殺之。」,司馬遷《史記》〈周本紀〉:「三年,幽王嬖愛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廢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為后。後幽王得褒姒,愛之,欲廢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為后,以伯服為太子。」。
[2] 《詩集傳》:「幽王娶於申,生太子宜臼,後得褒姒而惑之,生子伯服,信其讒,黜申後,逐宜臼,而宜臼作此詩以自怨也。序以為太子傅述太子之情以為是詩,不知其何所據也。」可是,他在注《孟子》:「周幽王娶申后,生太子宜臼;又得褒姒,生伯服,而黜申后、廢宜臼。於是宜臼之傅為作此詩,以敘其哀痛迫切之情也。」,並在《詩序辨說》中說:「此詩明白為放子之作無疑,但未有以見其必為宜臼耳。」。〈小弁〉的作者,主要有伯奇、宜臼之傅、宜臼本人三說。從孟子對於〈小弁〉的評論,知孟子大概可能認為〈小弁〉是宜臼所作[2]?《詩序》認為〈小弁〉是宜臼之傅的作品[2]。漢儒趙岐和齊魯諸家說《詩》亦謂是詩是周宣王大臣尹吉甫之子伯奇所作[2],而宋人朱熹對於「〈小弁〉是宜臼之傅所作? 還是宜臼本人所作?也是莫衷於是。
[4] 《白虎通德論》〈誅伐〉:「以為天地之性,人為貴,人皆天所生也,託父母氣而生耳。」 [東漢史學家班固(公元32-92年)根據漢章帝建初4年(公元79年)朝廷召開白虎觀會議決議所著] ;《說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貴者也。」[東漢許慎(公元58-147年)編著];《論衡》〈奇怪〉:「天地之性,唯人為貴,則物賤矣。」;〈無形〉:「天地之性,人最為貴,變人之形,更為禽獸,非所冀也。」;〈龍虛〉:「天地之性,人為貴,則龍賤矣。」;〈量知〉:「況人含天地之性,最為貴者乎!」;〈別通〉:「人生稟五常之性,好道樂學,故辨於物。…..倮蟲三百,人為之長。『天地之性人為貴』,貴其識知也。……」;〈狀留〉:「鳥輕便於人,趨遠,人不如鳥,然而天地之性人為貴。」;〈辯崇〉:「天地之性,人為貴,豈天禍為貴者作,不為賤者設哉?」[東漢哲學家王充(公元27-97年)著]。
[5] 《孟子》〈萬章上〉:「(孟子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荀子》[戰國時趙國人荀況(公元前313-前238年)撰,成書於戰國後期]〈大略〉:「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說苑》[西漢劉向撰]〈君道〉:「夫天之生人也,蓋非以為君也;天之立君也,蓋非以為位也。」。《逸周書》〈周祝解〉:「故天有時人以為正,地出利而民是爭,人出謀聖人是經…….凡執道者,不可以不大。………故天之生也固有度……,地之生也固有植…….。」。《國語》〈楚語上〉:「(子革曰:)民,天之生也。知天,心知民矣」。《呂氏春秋》〈大樂〉:「始生人者天也,人無事焉。天使人有欲,人弗得不求。天使人有惡,人弗得不辟。欲與惡所受於天也,人不得興焉,不可變,不可易。世之學者,有非樂者矣,安由出哉?」。《禮記》〈樂記〉:「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淮南子》〈原道訓〉:「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而後動,性之害也;物至而神應,知之動也;知與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知誘於外,不能反己,而天理滅矣。」。《史記》〈樂書〉:「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頌也。物至知知,然後好惡形焉。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不能反己,天理滅矣。」。《文子》〈道原〉:「(老子曰:)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害也;物至而應,智之動也;智與物接,而好憎生焉;好憎成形,而智怵於外,不能反己,而天理滅矣。」。《後漢書》〈卓魯魏劉列傳〉:「萬民者,天之所生,天愛其所生,猶父母愛其子,一物有不得其所者,則天氣為舛錯,況於人乎?故愛人者必有天報,昔太王重人命而去邠,故獲上天之祐。」。《新序》[西漢劉向(公元前77-前6年)撰]〈雜事一〉:「(師曠曰:)夫天生民而立之君,使司牧之,無使失性。」
[6] 《馬王堆帛書老子甲、乙本》〈道經〉裡面這一段的內容為:「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繡(蕭)呵繆(漻)呵,獨立而不改(王亥),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大曰筮,筮曰遠,遠曰反,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國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 《莊子》〈達生〉:「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文子》〈道原〉:「老子曰:萬物之摠,皆閱一孔,百事之根,皆出一門,故聖人一度循軌,不變其故,不易其常,放准循繩,曲因其常。」,《淮南子》〈精神訓〉也認為人的精神和形體是來自於天地:「夫精神者,所受於天也;而形體者,所稟於地也。……故曰:一月……十月而生。形體以成,五臟乃形。……」;《楊子法言》(西漢楊雄撰):「父母,子之天地與?無天何生?無地何形?」
[8] 《論衡》〈物勢〉:「夫天地合氣,人偶自生也;猶夫婦合氣,子則自生也。夫婦合氣,非當時欲得生子,情欲動而合,合而生子矣。且夫婦不故生子,以知天地不故生人也。然則人生於天地也,猶魚之於淵,蟣虱之於人也,因氣而生,種類相產。萬物生天地之間,皆一實也。」;〈奇怪〉:「天地、夫婦也,天施氣於地以生物。」。《白虎通德論》〈誅伐〉:「以為天地之性,人為貴,人皆天所生也,託父母氣而生耳。」。《孔子家語》〈禮運〉:「故人者,天地之德,陰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天秉陽,垂日星;地秉陰,載山川;播五行於四時,和四氣而後月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缺。五行之動,共相竭也。」
[9] 《春秋繁錄》〈天地陰陽〉:「天、地、陰、陽、木、火、土、金、水,九,與人而十者,天之數畢也。故數者至十而止,書者以十為終,皆取之此。聖人何其貴者?起於天,至於人而畢。……以此見人之超然萬物之上,而最為天下貴也。人,下長萬物,上參天地。故其治亂之故,動靜順逆之氣,乃損益陰陽之化,而搖蕩四海之內。……天者其道長萬物,而王者長人。人主之大,天地之參也;好惡之分,陰陽之理也;喜怒之發,寒暑之比也;官職之事,五行之義也。以此長天地之間,蕩四海之內,陰陽之氣,與天地相雜。是故人言:既曰王者參天地矣,苟參天地,則是化矣,豈獨天地之精哉?王者亦參而之,治則以正氣天地之化,亂則以邪氣天地之化,同者相益,異者相損之數也,無可疑者矣。」;〈堯舜不擅移、湯武不專殺〉:「且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王制〉:「天地者,生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摠也,民之父母也。……君臣、父子、兄弟、夫婦,始則終,終則始,與天地同理,與萬世同久,夫是之謂大本。」;〈重政〉:「惟聖人能屬萬物於一而擊之元也,終不及本所從來而承之,不能遂其功。是以《春秋》變一謂之元,元猶原也,其義以隨天地終始也。故人惟有終始也而生,不必應四時之變,故元者為萬物之本,而人之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故人雖生天氣及奉天氣者,不得與天元本、天元命而共達其所為也。」。
[12] 《史記》[西漢司馬遷撰]〈秦始皇本紀〉:「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制曰:『可。』」
[13] 《漢書》〈郊祀志〉(《史記》〈封禪書〉文類同):「亳人謬忌奏祠泰(〈封禪書〉「泰」作「太」)一方,曰:『天神貴者泰(太)一,泰(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天子以春秋祭泰(太)一東南郊,日一(〈封禪書〉「日一」作「用」)太牢,七日,為壇開八通之鬼道。』於是,天子令太祝立其祠長安城東南郊,常奉祠如忌方。其後,人[有]上書言「古者天子三年一(壹)用太牢祠[神]三一:天一、地一、泰(太)一。」天子許之,令太祝領祠之於忌泰(太)一壇上,如其方。……」
[14]易經》〈繫辭下〉:「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兩之。」;《古今注》(晉人崔豹撰):「程雅問董仲舒曰:自古何謂稱三皇五帝。對曰:三皇,三才也。五帝,五常也。三王,三明也。五伯,五嶽也。」
[15]《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春秋》曰「王正月」,《傳》曰:「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以謂之王正月?曰:王者必受命而後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禮樂,一統於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繼人,通以己受之於天也。王者受命而王,制此月以應變,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謂之王正月也。王者改制作科奈何?曰:當十二色,歷各法而(其)正色,絀三之前曰五帝,帝迭首一色,順數五而相複,咸作國號,遷宮邑,易官名,制禮作樂。故湯受命而王,應天變夏作殷號,時正白統。親夏,故虞,絀唐謂之帝堯,以神農為赤帝。……制質禮以奉天。文王受命而王,應天變殷作周號,時正赤統。親殷故夏,絀虞謂之帝舜,以軒轅為黃帝,推神農以為九皇。………制文禮以奉天。………故《春秋》應天作新王之事,時正黑統。王魯,尚黑,絀夏,親周,故宋。………然則其略說奈何?曰:三正以黑統初。正日月朔於營室,斗建寅。天統氣始通化物,物見萌達,其色黑。……。正白統奈何?曰:正白統者,歷正日月朔於虛,斗建丑。天統氣始蛻化物,物始芽,其色白………正赤統奈何?曰:正赤統者,歷正日月朔於牽牛,斗建子。天統氣始施化物,物始動,其色赤………古之王者受命而王,改制稱號正月,服色定,然後郊告天地及群神,遠追祖安道爾,然後布天下。………《春秋》上絀夏,下存周,以《春秋》當新王。《春秋》當新王者奈何?曰:王者之法,必正號,絀王謂之帝,封其後以小國,使奉祀之。下存二王之後以大國,使服其服,行其禮樂,稱客而朝。故同時稱帝者五,稱王者三,所以昭五端,通三統也。是故周人之王,尚推神農為九皇,而改號軒轅謂之黃帝,因存帝顓頊、帝嚳、帝堯之帝號,絀虞而號舜曰帝舜,錄五帝以小國。下存禹之後於杞,存湯之後於宋,以方百裡,爵號公。使服其服,行其禮樂,稱先王客而朝。《春秋》作新王之事,變周之制,當正黑統。而殷周為王者之後,絀夏改號禹謂之帝,錄其後以小國,故曰絀夏存周,以《春秋》當新王。不以杞侯,弗同王者之後也。稱子又稱伯何?見殊之小國也。黃帝之先謚,四帝之後謚,何也?曰:帝號必存五,帝代首天之色,號至五而反。周人之王,軒轅直首天黃號,故曰黃帝雲。……德侔天地者稱皇帝,天佑而子之,號稱天子。故聖王生則稱天子,崩遷則存為三王,絀滅則為五帝,下至附庸,絀為九皇,下極其為民。有一謂之三代,故雖絕地,宗於代宗。故曰:聲名魂魄施於虛,極壽無疆。」
[16]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謂『再而複,四而複?《春秋》鄭忽何以名?』《春秋》曰:『伯子男一也』,辭無所貶。何以為一?曰:『周壽五等,《春秋》三等。《春秋》何三等?』曰:『王者以制,一商、一夏,一質、一文。商、質者,主天;夏、文者主地;《春秋》者主人,故三等也。主天法商而王,其道佚陽……制爵三等,……。主地法夏而王,其道進陰……制爵五等……。主天法質而王,其道佚陽……制爵三等……。主地法文而王,其道進陰……制爵五等,……。四法修於所故,祖於先帝,故四法如四時然,終而複始,窮則反本。四法之天施符授聖人,王法則性命形乎先祖,大昭乎王君。故天將授舜,主天法商而王,祖錫姓為姚氏……。天將授禹,主地法夏而王,祖錫姓為姒氏,……。天將授湯,主天法質而王,祖錫姓為子氏……。天將授文王,主地法文而王,祖錫姓姬氏……。故帝使禹、皋論姓,知殷之德陽德也,故以子為姓;知周之德陰德也,故以姬為姓。故殷王改文,以男書子,周王以女書姬。故天道合以其類動,非聖人孰能明之?』」
[17]《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然則其略說奈何?曰:三正以黑統初。正日月朔於營室,斗建寅。天統氣始通化物,物見萌達,其色黑。故朝正服黑,首服藻黑,正路輿質黑,馬黑,大節綬幟尚黑,郊牲黑,冠於阼,昏禮逆於庭,喪禮殯於東階之上。祭牲黑牡,樂器黑質。法不刑有懷任新產,是月不殺。聽朔廢刑發德,具存二王之後也。親赤統,故日分平明,平明朝正。正白統奈何?曰:正白統者,歷正日月朔於虛,斗建丑。天統氣始蛻化物,物始芽,其色白,故朝正服白,首服藻白,正路輿質白,大節綬幟尚白,旗白,大寶玉白,郊牲白,犧牲角繭。冠於堂,昏禮逆於堂,喪事殯於楹柱之間。祭牲白牡,薦尚肺。樂器白質。法不刑有身懷任,是月不殺。聽朔廢刑發德,具存二王之後也。親黑統,故日分鳴晨,鳴晨朝正。正赤統奈何?曰:正赤統者,歷正日月朔於牽牛,斗建子。天統氣始施化物,物始動,其色赤,故朝正服赤,首服藻赤,正路輿質赤,馬赤,大節綬,幟尚赤,旗赤,大寶玉赤,郊牲,犧牲角栗。」
[19] 「經(《三統歷》)曰:春王正月,傳(《春秋左傳》〈昭公十七年〉)曰:周正月『火出,於夏為三月,商為四月,周為五月。夏數得天』,得四時之正也。三代各據一統,明三統常合,而迭為首,登降三統之首,周還五行之道也。故三五相包而生。天統之正,始施於子半,日萌色赤。地統受之於丑初,日肇化而黃,至丑半,日牙化而白。人統受之於寅初,日孽成而黑,至寅半,日生成而青。。天施復於子,地化自丑畢於辰,人生自寅成於申。故曆數三統,天以甲子,地以甲辰,人以甲申。孟仲季迭用事為統首。三微之統既著,而五行自青始,其序亦如之。」(《漢書》〈律曆志〉引)。「三代(夏商周)各據一統,明三統常合,而疊為首,登降三統之首,周還五行之道也。故三五相包而生。……三微之統既著,而五行自青始,其序亦如之,五行與三統相錯。傳曰:『天有三辰,地有五行。』然則三統五星可知也。……太極運三辰五星於上,而元氣轉三統五行於下。其於人,皇極統三德五事。故三辰之合於三統也,日合於天統,月合於地統,鬥合於人統。五星之合於五行,水合於辰星,火合於熒惑,金合於太白,木合於歲星,土合於填星。三辰五星而相經緯也。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陰陽比類,交錯相成。」(《漢書》〈律曆志〉引)。
《宋書》[梁沈約撰,成書於南朝齊武帝永明6年(公元488年)],〈禮志〉魏明帝時高堂隆之語):「以前檢後,謂軒轅、高辛、夏後氏、漢,皆以十三月為正;少昊、有唐、有殷,皆以十二月為正;高陽、有虞、有周,皆以十一月為正。後雖百世,皆以前代三而複也。」。
[20] 《白虎通德論》〈三正〉:「三微者,何謂也?陽氣始施,黃泉,萬物動微而未著也。十一月之時,陽氣始養根株,黃泉之下,萬物皆赤。赤者,盛陽之氣也,故周為天正,色尚赤也。十二月之時,萬物始牙而白。白者陰氣,故殷為地正,色尚白也。十三月之時,萬物始達,孚由而出,皆黑,人得加功,故夏為人正,色尚黑。」(此採用董仲舒三統說的正月和順序,但採用劉歆的三統說的內容)。《春秋緯》〈感精符〉:「天統,十一月建子,天始施之端也。謂之天統者,周以為正。地統,十二月建丑,地助生之端,謂之地統,商以為正。人統,十三月建寅,物生之端,謂之人統,夏以為正。
」(《太平御覽》引)。(此採用劉歆的三統說,但按照董仲舒的順序)
[22] 《管子》〈五行篇〉:「昔者黃帝得蚩尤而明於天道,得大常而察於地利,得奢龍而辯於東方,得祝融而辯於南方,得大封而辯於西方,得后土而辯於北方,黃帝得六相而天地治,神明至。蚩尤明乎天道,故使為當時。大常察乎地利,故使為廩者。奢龍辯乎東方,故使為土師。祝融辨乎南方,故使為司徒。大封辨於西方,故使為司馬。后土辨乎北方,故使為李。是故春者土師也,夏者司徒也,秋者司馬也,冬者李也。昔黃帝以其緩急,作五聲,以政五鍾。令其五鍾,一曰青鍾,大音,二曰赤鍾,重心,三曰黃鍾,灑光,四曰景鍾,昧其明,五曰黑鍾,隱其常。五聲既調,然後作立五行,以正天時。五官以正人位。人與天調,然後天地之美生。」
[24] 《山海經》〈海外北經〉:「共工之臣曰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為澤谿。禹殺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樹五穀種。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為眾帝之臺。在崑崙之北,柔利之東。相柳者,九首人面,蛇身而青。不敢北射,畏共工之臺。臺在其東,臺四方,隅有一蛇,虎色,首衝南方。」;《山海經》〈大荒北經〉:「共工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環,食于九土。其所歍所尼,即為源澤,不辛乃苦,百獸莫能處。禹湮洪水,殺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穀,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為池,群帝是因以為臺。在崑崙之北。」;《春秋左傳》〈昭公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此其二祀也,后土為社」
[26] 《戰國策》〈武靈王平晝間居〉:「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襲,何禮之循?宓戲、神農教而不誅,皇(黃)帝、堯、舜誅而不怒。及至三王,觀時而制法,因事而制禮,法度制令,各順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
[27] 《史記》[西漢司馬遷撰]〈秦始皇本紀〉: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謹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為『泰皇』。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他如議。」制曰:「可。」
[31] 《春秋緯》〈命歷序〉:「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頭,澹泊無所施為而俗自化,木德王,歲起攝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萬八千歲。地皇十一頭,火德王,一姓十一人,興於熊耳、龍門等山,亦各萬八千歲。人皇九頭,提羽蓋,乘雲車,使風雲,出陽谷,分九河。…………分長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萬五千六百年。」 (東漢鄭玄引);「天地開闢,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恣,天體始於北極之野,地形起於崑崙之虛、日月五緯、俱起牽牛。四萬五千年、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號曰『防五』,兄弟十三人繼相治。乘風雨,夾日月以行。定天之像,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其治一萬八千歲,天皇被蹟有柱州崑崙下。次後,地皇出,黑色面碧,號曰文悅。兄弟十一人,興於龍門熊耳山,其治一萬九千歲。次後,人皇出焉,駕六羽乘雲谷口。兄弟九人。相象以別、分治九州。人皇治中輔、號曰握元,其治四萬一千六百歲。九頭紀時、有臣無官位尊卑之別。」(《逸書考》引) (此採用劉歆的五行相生說)。《春秋緯》:「天皇、地皇、人皇,兄弟九人,分九州,長天下也。」(《太平御覽》〈天皇〉、《藝文類聚》卷11引)。
[32]《禮緯》〈稽命徵〉:「 三皇三正,伏羲建寅,神農建丑,黃帝建子。至禹建寅,宗伏羲;商建醜,宗神農;周建子,宗黃帝。所謂正朔三而改也。舜以十一月為正,尚赤;堯以十二月為正,尚白;高辛以十二月為正,尚黑;高陽氏以十一月為正,尚赤;少昊以十二月為正,尚白;黃帝以十二月為正,尚黑;神農以十一月為正,尚赤;女媧以十二月為正,尚白。伏羲以上未有聞也。」(《緯書集成》引)。《禮緯》〈稽命徵〉:「舜以十一月為正、統尚赤;堯以十二月為正,尚白。高辛氏以十三月為正,尚黑。高陽氏以十一月為正,尚赤。少皞以十二月為正,尚白;黃帝以十三月為正,尚黑(人統);神農以十一月為正,尚赤(地統);女媧以十二月為正,尚白(天統);伏羲以上未有聞焉。」 (《禮記正義》、《古微書》引)。
[34] 《始學篇》:「天地立,有天皇十二頭,號曰天靈,治萬八千歲,以木德王。……地皇十二頭,治萬八千歲。…… 人皇九頭,兄弟各三分,人各百歲。依山川土地之勢財度,爲九州,各居其一,乃因是而區別。」(《太平御覽》引)。「天地立,有天皇十三頭,號曰天靈,治萬八千歲。……地皇十一頭,治八千歲。……人皇九頭,兄弟各三百歲,依山川土地之勢財,度為九州,各居其一方,因是而區別。」(《藝文類聚》〈帝王部一〉引) 。 (此採用劉歆的五行相生說)
[35] 《三五歷記》(三國時代吳國人徐整著):「溟涬始芽,濛鴻滋萌,歲起攝提,元氣肇啟,有神靈人,十二頭,號曰天皇。……有神聖人十二頭,號地皇。……有神聖人九頭,號人皇。。天皇、地皇、人皇為太古。」(《太平御覽》〈皇王部三〉引)。
[36] 《古文尚書傳》〈序〉(東晉梅賾假托孔安國撰?)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嚳)、唐(堯)、虞(舜)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書,雖設教不倫,雅語奧義,其歸一揆。」(《太平御覽》引)。
[38] 《壇弓疏》(唐朝孔穎達撰):「舜以十一月為正,尚赤;堯以十二月為正,尚白,故曰其餘諸侯用白繒。高辛氏以十三月為正,尚黑,故云高辛氏之後用黑繒。高陽氏以十一月為正,尚赤,故云高陽氏之後用赤繒。有少皞以十二月為正,尚白;黃帝以十三月為正,尚黑(人統);神農以十一月為正,尚赤(地統);女媧以十二月為正,尚白(天統);伏羲以上未有聞焉。」( (此採用董仲舒的三統說)。
[39] 《金樓子》〈興王〉(南北朝梁元帝(蕭繹)撰寫):「粵若稽古,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分有十紀。一曰九頭,二曰五龍,三曰括堤,四曰合雒,五曰連通,六曰序命,七曰脩飛,八曰因穆,九曰禪通,十曰疏訖。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驪連氏、赫蘇氏、宗盧氏、祝和氏、渾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
[42]《三皇本紀》:「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頭。澹泊無所施為,而俗自化。木德王。歲起攝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萬八千歲。地皇十一頭。火德王。姓十一人。興於熊耳、龍門等山。亦各萬八千歲。人皇九頭。乘雲車、駕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萬五千六百年。」
[44] 《太平御覽》(北宋初年,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命李昉等編撰) 〈服用部八〉:「又曰:頻斯國有楓林,林東有大石室,可容萬人坐。壁上刻為三皇之象,天皇十三頭,地皇十一頭,人皇九頭,皆龍身。」《太平廣記》〈蠻夷一〉(李昉等人撰):「有頻斯國人來朝……其國有大風木為林,高六七十里……樹東有大石室……壁上刻有三皇之像,天皇十二頭,地皇十一頭,人皇九頭,皆龍身。」
[48] 《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
[50] 《淮南子》〈說林訓〉(西漢劉安撰,公元前140-139年成書):「黃帝生陰陽,上駢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媧所以七十化也。」;這一段內容的解釋參見袁珂:《中國神話傳說(一)》(台北市:里仁書局,1983年2月出版),第110頁。
[51] 《淮南子》〈覽冥訓〉:「女媧,陰帝也,佐虙戲治者也。」。《風俗通義》(東漢應劭著):「女媧,伏希之妹。」 (《路史•》〈後記〉二注引) 」。《春秋世譜》(西晉杜預(公元222-285年)著]:「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漢書人表考》卷2、〈通志〉卷1〈三皇紀第一〉引)。《獨異志》(唐朝李冗著):「昔宇宙初開之時,有女媧兄妹二人在崑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即與其妹上崑崙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今時取婦執扇,象其事也。」。《與馬異結交》(唐朝盧仝(公元795-835年)作):「……女媧本是伏羲婦,恐天怒,搗煉五色石,引日月之針,五星之縷把天補。補了三日不肯歸婿家,走向日中放老鴉。」。《史記•補三皇本紀》:「太皞庖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女媧氏亦風姓,蛇身人首,有神聖之德,代宓犧立號,曰女希氏。無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載,不承五運。一曰,女媧亦木德王,蓋宓犧之後,已經數世,金木輪環,周而復始,特舉女媧,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頻木王也。當其末年也,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與祝融戰。不勝而怒,乃頭觸不周山,天柱折,地維缺。女媧乃煉五色石以補天。斷鼇足以立四極,聚蘆灰以止滔水,以濟冀州。於是地平天成,不改舊物。」
[53] 《太平御覽》卷三十引用隋朝人陽玠所撰《談藪》曰:「北齊高祖七日升高宴群臣,問曰:『何故名人日?』魏收對以『董勛正月一日為雞,七日為人。」注:按一說云:天地初開,以一日作雞,七日作人也。」;北朝時人董勛《答問禮俗》:「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羊,四日為豬,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以陰晴占豐耗,正旦晝雞于門,七日帖人於帳。」(明萬曆年間陳紀儒《廣輯笈》和何允中《廣漢魏叢書》所載隋朝杜公膽案語引用);《北齊書》〈魏收傳〉:「魏帝宴百僚,問何故名人日,皆莫能知。收(魏收)對曰:晉議郎董勛《答問禮俗》云:『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七日為人。』」,參見王詩評:〈《荊楚歲時記》中的人日節俗論略〉,《漢學研究集刊》第15期 (2012年12月出版),第29-54頁。
[54] [54]中國最早的歲時民俗專著,的《荊楚歲時記》(由南朝梁國宗凜著作)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羮,剪綵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載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北宋高承所編撰的《事物紀原》引用漢朝東方朔的《占書》記載:「歲正月一日占雞,二日占狗,三日占羊,四日占豬,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八日占穀。其日晴明溫和,為蕃息安泰之候;陰寒慘烈,為疾病衰耗之徵。…….推此,漢室始有意義」。參見王詩評:〈《荊楚歲時記》中的人日節俗論略〉,《漢學研究集刊》第15期 (2012年12月出版),第29-54頁。
[57] 《墨子》〈迎敵祀〉:「敵以東方來,迎之東壇……主祭青旗。青神……,其牲以雞。敵以南方來,迎之南壇……,主祭赤旗,赤神……其牲以狗。敵以西方來,迎之西壇……主祭白旗。素神……其牲以羊。敵以北方來,迎之北壇……主祭黑旗。黑神……其牲以彘。」。《周易》〈說卦〉:「乾為天……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坤為地……為子母牛……。震為雷,為龍……。巽為木………。坎為水……。離為火,為日,為電……艮為山,……為狗,為鼠,為黔喙之屬。……兌為澤……為羊。」
[59] 參見白品鍵:〈《日書》六畜良忌日研究〉,《漢學研究》第34卷第四期(2016年出版),第1-34頁。其中引用的文獻內容,《墨子》〈迎敵祠〉:「敵以東方來......其牲以雞。敵以南方來......其牲以狗。敵以西方來......其牲以羊。敵以北方來......其牲以彘。」。《新書》〈胎教〉:「……雞者,東方之牲也。……狗者,南方之牲也。……牛者,中央之牲也。……羊者,西方之牲也。……彘者,北方之牲也。」。《周禮》:「天官冢宰.....地官司徒....牛人......。春官宗伯......雞人......。夏官司馬.....羊人.....。.秋官司寇.....犬人......。(冬官司空.......彘人……。)」。《易經說卦》:「乾為天,為圜,為君,為父……為良馬,為老馬,為瘠馬,為駁馬……。坤為地,為母……為子母牛……。」。《白虎通德論》〈五祀〉:「祭五祀所以歲一遍何?順五行也。故春即祭戶。.....夏祭灶者......秋祭門......冬祭井。......六月祭中霤......一說:戶以羊,灶以雞,中霤以豚,門以犬,井以豕。或曰:中霤用牛,餘不得用豚,井以魚。」。《禮記》〈月令〉:「孟春之月......天子......食麥與羊......孟夏......天子......食菽與雞.....。......中央土。......天子......食稷與牛......。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孟冬之月......天子......食黍與彘.....。」。《靈樞》〈五味〉篇:「……五畜:牛甘,犬酸,豬咸,羊苦,雞辛。……五色:黃色宜甘,青色宜酸,黑色宜咸,赤色宜苦,白色宜辛。凡此五者,各有所宜。」。《素問》〈五常政大論〉:「敷和之紀,木德周行……其類草木……其畜犬,其色蒼…….其數八。升明之紀……,其類火……其畜馬……其數七。備化之紀……其類土……其畜牛……其數五。審平之紀……其類金……其畜難……其數九。靜順之紀……其類水……其畜彘,其色黑……其數六。」
[60] 《楚帛書甲(四時)篇》的釋文:「曰故(古)大熊包戲(伏羲),出血□[雨走](震),居於睢□。劂□漁漁,□□□女。夢夢墨墨,亡章弼弼。□每(晦)水□,風雨是於。乃取(娶) 且趘子之子,曰女皇,是生子四。□是襄而踐,是各(格)參化法逃(兆)。為禹為契,以司堵襄,咎而步廷。乃上下朕(騰)傳(轉),山陵丕疏。乃命山川四海,□(熏、陽)氣百(魄、陰)氣,以為其疏,以涉山陵、瀧、汩、益、厲。未有日月,四神相戈(代),乃步以為歲,是惟四時:長曰青干,二曰朱四單(獸),三曰白黃難(橪),四曰潰墨干(幹)。千有百歲,日月夋(允)生,九州丕坪(平),山陵備(侐)。四神乃作,至於覆天旁(方)動,攼(捍)畀攵(蔽)之。青木、赤木、黃木、白木、墨木之精。炎帝乃命祝融以四神降,奠三天,□思(使)孚攵(保)。奠四亟(極),曰:非九天則大(血矢)(逼),則母(毋)敢蔑天霝(靈)。帝夋乃為日月之行。共攻(工)誇步,十日四寺(時),□神則閏,四□母(毋)思(使),百神風雨、晨(辰)禕亂乍(作)。乃逆日月,以(傳)相土,思(使)又(有)宵又(有)朝,又(有)晝又(有)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