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的形狀
人類對於天地的形狀的認識可以分為以下三種:
一、天圓地方說
(一) 世界各國的天圓地方思想
1.以下引用鄭文光先生的著作:
「全世界各個古老民族都產生過類似天圓地方的思想。
例如古印度人認為天是一個半圓形的罩子,罩在大地上,大地則由四頭象馱著,四頭象立在一頭大鯨魚背上,鯨魚遨遊在無邊無際的海洋上 (圖一)。
巴比倫人將天想像為半圓地天穹覆在水上,水則包圍著圓盤形地大地 (圖二)。
圖三: 古埃及的宇宙圖像 |
2.「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一詞是希臘文,意為「河間之地」,指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地方;其地大抵北起拖魯斯山脈南麓,南至波斯灣,西至敘利亞沙漠,東至札格魯山脈的地區。歷史上,蘇美人、阿卡德人、巴比倫人、波斯人,都先後在此建立國家。古代蘇美人(Sumer)於公元前3500年就發明了楔形文字, 《吉爾伽美什史詩》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英雄史詩,推測其著作年代約在公元前2700 年-前 2500 年間,公元1872 年由喬治‧史密斯所發表,講述吉爾伽美什(Gilgamesh)與其好友恩奇都(Enkidu)冒險和追求永生的故事,是保存於亞述國王阿蘇爾巴尼帕爾(Assusbaripal)圖書館中一部詩歌總集的一部分。他們認為宇宙是由天界、地上界及地下界所構成。地上界呈平坦圓盤狀,早晨時太陽由東邊升起,通過天界往西沉下,在夜晚通過地下界,然後再由東方升起。約公元前16世紀,美索不達米亞宇宙學認為地球是平坦的圓形土地,周圍是宇宙海洋。宇宙的形狀是半球狀,底座是土,圓弧的蓋子是天空,天空由藍光 色澤的錫構成,他們稱錫為「天空的金屬」,天與地之間則由「利爾」(Lil)組成,是指空氣、呼吸、精神,就如同大氣層一般。而下部就形成了地獄。[2]
(二) 中國的天圓地方思想
中國很早就有「天圓地方」的說法,「蓋天說」最早出現在周代,當時中國人主張「天象蓋笠,地法覆盆」的天圓地方說。
1.《淮南子》〈覽冥訓〉:「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和春、陽夏、殺秋、約冬,枕方寢繩,陰、陽之所壅沈不通者,竅理之;逆氣戾物,傷民厚積者,絕止之。」是什麼原因造成「四極廢,九州裂」? 這裡沒有說明,但很明顯地這個神話是採用天圓地方說的觀點。
2.《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這裡只提到共工,沒有提到女媧。
《列子》〈湯問〉:「故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補其闕;斷鼇之足以立四極。其後共工氏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折天柱,絕地維,故天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滿東南,故百川水潦歸焉。」這裡明明說女媧練石補天在前,而共工怒觸不周山在後。
中國神話大師袁柯(公元1916-2001年)對於此段記載的詮釋為:「共工和顓頊的戰爭……共工一時不能取勝,陡然怒氣發作,火冒三丈,猛地一頭向不周山碰去。這位天將在神國素來以身長力大聞名,不周山經他這麼一碰,只聽得轟隆嘩啦一聲巨響,剎那間變把這根撐天柱子攔腰碰斷,橫坍下來。天柱既經碰斷,整個宇宙又發生一場大變動。西北的天空失去撐持,傾斜下來,使本來被栓繫在而固定在北方天空的太陽、月亮和星星再也不能在它們原來的位置上站住腳,都不由自主地紛紛挫斷繫縛,朝著傾斜的西方跑,這樣就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日月星辰的運行,解除了當時人們所遭受的白天永遠是白天,黑夜永遠是黑夜的災難。另一方面,東南的大地受了山崩的巨烈震動,也陷下一個其大無比的深坑,從此大川小河的水,也向不由自主地要急急忙忙朝那兒奔流去,就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海洋。」[3] 很明顯袁柯先生採信《列子》〈湯問〉的說法。
3. 東漢哲學家王充(公元27-97年) 逕自將「共工觸不周山」與「女媧補天」的事件的前、後、因、果結合起來。
《論衡》〈談天〉:「共工與顓頊爭為天子,不勝,怒而觸不周之山,使天柱折,地維絕。女媧銷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天不足西北,故日、月移焉;地不足東南,故百川注焉。」
中國文學作家鄭文光先生(公元1929-2003年)可能採信《論衡》〈談天〉的說法,不過他點出了這個神話反應出來早期古代人們對宇宙結構型態的觀念:「共工是我國神話中一位赫赫有名的早反神,在與顓頊的戰爭中他竟然把不周山給撞壞了,於是又有一個女神女媧出來『煉石補天』。一座山塌了,為什麼『天』也會出現窟窿呢? 原來,這座不周山,不是普通的山,而是支撐天穹的一根擎天柱。這是遠古人們對宇宙結構的樸素的想像。大地是平平地伸展來的,上面有高山大河、平原谷地,天則像一口鍋倒扣在上面,日月星辰附麗於其上運行不息。這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種宇宙結構體系—天圓地方說。」[4] (圖四)
圖四: 共工怒處不周山 |
4.《呂氏春秋》〈圜道〉對「天道曰圓,地道曰方」這兩句話進行了解釋:「天道圜(圓),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上、下。何以說天道之圜(圓)也?精氣一上、一下,圜(圓)周復雜,無所稽留,故曰:『天道圜(圓)』。何以說地道之方也?萬物殊類、殊形,皆有分職,不能相為,故曰:『地道方。』」(圖五)這裡將「天、地」的「陰、陽」分別定義為「精氣」和「物形」;「精氣」是從「天」所發出的物質或能量,而「地」是「類」和「形」的範圍。
5. 西漢文學家劉安(公元前179-前122年) 在《淮南子》〈天文訓〉也有引用《大戴禮記》〈曾子天圓〉記載的孔丘的話:「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明者,吐氣者也,是故火曰外景;幽者,含氣者也,是故水曰內景。吐氣者施,含氣者化,是故陽施陰化。」但是後面對於陰、陽之氣的解釋不同:「天之偏氣,怒者為風;地之含氣,和者為露。陰、陽相薄,感而為雷,激而為霆,亂而為霧。陽氣勝則散而為雨露,陰氣盛則凝而為霜雪。」這裡將陰、陽之氣解釋為天、地的自然界之氣。
6. 西漢末期戴德(公元前48-前33年)所編的《大戴禮記》〈曾子天圓〉記載了中國春秋時代的孔丘的大弟子曾參(公元前505-前402年)曾經對天圓地方說發出疑問:「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謂之圓,下首謂之方,如誠天圓而地方,則是四角之不揜也」,他引述孔丘的話:「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圓曰明;明者吐氣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氣者也,是故內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內景,吐氣者施,而含氣者化,是以陽施,而陰化也。」(圖六)後面將陰陽做了解釋:「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神、靈者,品物之本也,而禮、樂、仁、義之祖也,而善、否、治、亂所由興作也。」這裡將「天、地」、「陰、陽」(其實是「陽、陰」)、「神、靈」、「幽、明」(其實是「明、幽」)、「施、化」做類比,只是原來天是陰,地是陽,變成了天是陽,地是陰,「陰、陽」被易了位,不變的是,「天、地」的精氣分別被稱為「神、靈」。整體而言,五行中的「火」被歸為「天」的元素,「金、水」被歸為「地」的元素,這是符合「木生型相生説」的體系。《大戴禮記》〈曾子天圓〉和《淮南子》〈天文訓〉兩者的解釋與《呂氏春秋》〈圜道〉的解釋不太相同。
圖六:《大戴禮記》〈曾子天圓〉篇記載的天圓地方說 |
7. 中國古代的宇宙論根據東漢末年的天文學家蔡邕(公元 132-192年)他在公元180年在上書皇帝說:「言天體者有三家:一曰周髀(蓋天),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宣夜之學絕,無師法。周髀數術具存,孝驗天狀,多所違失,故史官不用。唯渾天者,近得其情。」(《東觀漢記》引《天文志》)。周髀學派就是後世所謂的「蓋天學派」,《呂氏春秋》〈有始〉篇對蓋天說有簡要的描述:「極星與天俱游,而天極不移。冬至日行遠道,周行四極,命曰玄明。夏至日行近道,乃參於上。當樞之下,無晝夜。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無影,呼而無響,蓋天、地之中也。」
8.《淮南子》〈齊俗訓〉:「樸』至大者無形狀,『道』至妙者無度量。故天之圓也不得規,地之方也不得矩,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道在其間,而莫知其所。」;
《文子》〈自然〉:「樸,至大者無形狀;道,至大者無度量,故天員不中規,地方不中矩。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道在中而莫知其所……」這裡說道「往古、來今(一維時間)謂之宙」、「四方、上、下(三維空間)謂之宇」,意思是「宇宙」包括了完整的四維時空宇宙;「天地」是指三維的空間宇宙。
9. 公元1987年6月在河南省濮陽市溪水坡挖掘的45號墓,墓作蓋天圖式,墓主骨架兩側發現用蚌殼精心擺塑的龍虎圖案,在腳部發現兩根人的脛骨。「墓學南部邊緣呈圓形,北部邊緣呈方形,符合第一次蓋天說所主張的天圓地方的宇宙模式,墓主的葬臥方向為首南足北,而古代中國人的傳統觀念又正是以首、以南屬天,以足、以北屬地,這一切都與墓穴及墓主的安排和諧一致。」經研究「這種奇特的墓穴形狀,正是古老的蓋天宇宙學說的完整體現。」[5] 河南省濮陽市溪水坡45號墓表明公元4-5千年前人們是如何將自己的墓穴作成宇宙象徵圖式的。
10.《晉書》〈天文志〉:「《周髀》家云:『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天旁轉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隨天左轉,故日月實東行,而天牽之以西沒。譬之於蟻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蟻右去,磨疾而蟻遲,故不得不隨磨以左回焉。天形南高而北下,日出高,故見;日入下,故不見。天之居如倚蓋,故極在人北,是其證也。極在天之中,而今在暗冥,故沒不見也。夏時陽氣多,陰氣少,陽氣光明,與日同輝,故日出即見,無蔽之者,故夏日長也。冬天陰氣多,陽氣少,陰氣暗冥,掩日之光,雖出猶隱不見,故冬日短也。』」[6] 鄭文光解釋《晉書》〈天文志〉的這段內容認為「這不是《周髀算經》裡的蓋天說,而是天圓地方說……但是這又不是原始的天圓地方說,而是後人加工過的《周髀》家說了。……這是蓋天說的前身……」[7]
11. 西漢思想家賈誼(公元前200年-前168年)在《新書》〈兵車之容〉中說:「古之為路輿也,蓋圜以象天,二十八橑以象列星,軫方以象地,三十輻以象月。故仰則觀天文,俯則察地理,前視則睹鸞和之聲,四時之運。此輿教之道也。」
12. 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公元前145-前86年)在《史記》〈封禪書〉:「蓋天好陰,祠之必於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地貴陽,祭之必於澤中圜丘云。」
13. 西漢哲學家楊雄(公元前53-18年)在《太玄經》〈太玄圖〉:「天甸其道,地杝其緒,陰陽雜廁,有男有女。天道成規,地道成矩。規動周營,矩靜安物。周營故能神明,安物故能類聚。類聚故能富,神明故至貴。夫玄也者,天道也,地道也,人道也,兼三道而天名之。君臣、父子、夫妻之道。」
二、天地俱圓說
(一) 古希臘人認為天地都是圓的
1. 西方人對於宇宙的認識始於古希臘,公元前530年時,數學家畢達哥拉斯(Phytagoras,約公元前570-前495年)認為球形是最完美的形狀,因此宇宙應該要以圓形或球形的形狀,地球是一個球體,地球是一個球體位在球形宇宙的中心(地心說)。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年)也接受了地心說,日、月、五星和其他星體都以不同半徑繞著地球旋轉。
2. 托勒密(Ptolemy,約公元90-168年) 將亞里斯多德的宇宙論做了修改,仍然認為地球位在宇宙的中心,但是他認為日、月、行星卻是對偏離地球地等化點作圓周運動。(圖七)
圖七: 托勒密的地心說 |
(二) 中國的渾天說
1. 前4世紀的戰國時代趙國法家思想家慎到(公元前395~前315年)就提到:「天形如彈丸,半覆地上,半隱地下,其勢斜倚」(《慎子》),慎到認為天體是圓球形的,沿著傾斜的極軸在不停地轉動。
2.《莊子》〈天 下〉引用中國戰國時代宋國的惠施 (公元前370-前310年)所說的話:「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無厚不可積也,其大千里。天與地卑,山與澤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南方無窮而有窮,今日適越而昔來。連環可解也。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氾愛萬物,天地一體也。」
中國科幻文學作家鄭文光(公元1929-2003年)解釋「天與地卑」說:「從天、地俱圓的思想出發,附麗於天球內壁的星辰,每天周而復始地運轉,有一半時間轉到地平線下面,這就是『天與地卑』的真實含意」,他解釋「『南方無窮而有窮。』(《莊子》〈天 下〉) 說:「怎樣能夠「無窮」同時又是「無窮」呢?
如果把大地想像為一個圓球,那麼儘管它體積有限,一直向南走,卻可以周而復始,無窮無盡。」,解釋「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莊子》〈天 下〉)說:「燕在北方,越在南方,天下的中央怎麼可能同時在燕的北方,同時又在越的南方呢?……如果天、地俱為球形。即有北極必有相對的南極,那就不是有一個『天下之中央』,而是有兩個了。一個在『燕之北』—北極,一個在『越之南』—南極。可見惠施對於大地之為球形,是有了初步的認識的。」[8]
3. 中國三國時代(公元221-280年)的吳國天文學家王蕃(公元228-266年)在《渾天象說》說:「天地之體狀如鳥卵,天包於地外,猶卵之裹黃,周旋無端,其形渾渾然,故曰渾天。其術以為天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其南北極持其兩端,其天與日月星宿斜而迴轉。」
中國東漢時期的科學家張衡(公元78-139年)在《渾天儀》:「天如雞子,地為中黃,居其天內。天大地小,表里有水,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日月星辰繞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見隱,天轉如車轂之運。」(《太平御覽》引) ;《渾天儀圖注》:「渾天如雞子。天體圓如彈丸,地如雞中黃,孤居於內,天大而地小。天表裡有 水,天之包地,猶殼之裹黃。 」,天好像一個雞蛋殼,地好像是雞蛋黃一般,天大地小,天地各乘氣而立,載水而浮。
4.《太平御覽》引用三國時代的吳國人徐整(公元220-265年)所撰寫的《三五歷紀》:「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辟,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數起於一,立於三,成於五,盛於七,處於九,故天去地九萬里。」中國神話大師袁柯在《中國神話傳說》一書中說:「三國時候徐整作《三五歷記》,吸收了南方少數民族中『盤瓠』或『盤古』的傳說,加以古代經典中的哲理成分和自己的想像,創造了一個開天闢地的盤古,填補了鴻蒙時代的這一段空白,成為我們中華人民共同的老祖宗。」[9] 這個神話故事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天文觀念。
(三) 聖經中以超自然的方式敘述宇宙論
1.《約伯記》所記載的約伯(Job)是生活在亞伯拉罕(Abraham,公元前2166-前1991年)時代的人,他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盆地,靠近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大馬士革再過去一些的地方。[10] 《約伯記》38章12-14節(成書於公元前1473年)說:「你有生以來,曾命定晨光,曾使黎明知道自己的地位,抓住地的四極,把惡人從其中驅逐出來嗎?地改變如泥上蓋印,萬物出現如衣服一樣。亮光不照惡人;強橫的膀臂也必折斷。」(《和合本修訂版聖經》)。「地改變如泥上蓋印」為當時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今日的伊拉克)用於印字的泥筒。印字工用泥製成一個圓筒,未乾以前,用細棒為軸心,讓泥筒繞軸轉動,把字模印在其上,然後烘乾(圖八)。這彷彿是在形容地球的自轉。
圖八: 美索不達米亞的泥筒 |
2. 古代以色列王國的第二任國王大衛(David,在位公元前1006-前966年)所著作的詩裡面有一段太陽繞著銀河系中央的敘述:
「上帝在其中為太陽安設帳幕,太陽如同新郎步出洞房,又如勇士歡然奔路。它從天這邊出來,繞到天那邊,沒有一物可隱藏得不到它的熱氣。」(《詩篇》19章4-6節,《和合本修訂版聖經》)這裡所說的「太陽的帳幕」指的就是「銀河」,「太陽如同新郎步出洞房,又如勇士歡然奔路。它從天這邊出來,繞到天那邊」就是描述太陽系圍著銀河系中心繞行的情景。
3. 古以色列國的第三任國王所羅門(Solomon,在位期間公元前966-前926年)說:「他立高天,我在那裏,他在淵面的周圍劃出圓圈」(《箴言》8章27節)。在聖經原文中譯為圓圈的字,並非意思說在平面上畫一個圓圈。它代表一個弧,或圓球而且真能說出地球的真形。。
4. 古以色列王國後來分裂為北邊的以色列國和南邊的猶大國,古代猶大國的第十任國王烏西雅(Uzziah)在位(公元前790-前751年)時,以賽亞(Isaiah,公元前740-前680年)擔任猶大國的先知,他論到地球的形狀說:「上帝坐在地的穹窿之上,地上的居民有如蚱蜢。他鋪張穹蒼如幔子,展開諸天如可住的帳棚。」(《以賽亞書》40章22節,和合本修訂版)。這裏提到的「地的穹窿」(和合本翻譯為「地球大圈」),其中希伯來文「chug」(中文翻譯為「圈」或「穹窿」)字和《箴言》8章27節中的「圓圈」為同一個字,實際上是指地球的球面(the circle of the earth)。
5. 猶大國的先知以賽亞說:「那創造諸天,鋪張(natah)穹蒼(shamayim),鋪開(raqa)地(erets)與地的出產,賜氣息給地上眾人,賜生命給行走其上之人的上帝耶和華如此說……」(《以賽亞書》42章5節);「……我-耶和華創造萬物,獨自鋪張(natah)諸天(shamayim),親自展開(raqa)大地(erets)」(《以賽亞書》44章24節);「我造大地,又創造人在地上。我親手鋪張(natah)諸天(shamayim),天上萬象也是我所任命的。」(《以賽亞書》45章12節) 。希伯來文natah ,許多英文翻譯本如英王欽定本(KJV)、新美國標準本(NASB)等版本都翻譯為stretch out(伸展)。聖經裡面「鋪張穹蒼」、「鋪張諸天」的字眼似乎與現代科學研究的宇宙爆炸論相互吻合!
6. 公元前63年時羅馬軍隊佔領了巴勒斯坦,猶太人的統治者希律王(Herod,公元前37-前4年在位時),耶穌(Jesus,可能是在公元前5年降生)他親口說,當祂將來駕雲復臨,接取義人升天,並滅絕罪人在地的一剎那之間,地球的一面正處於夜間:「我對你們說,當那一夜,兩個人在一個床上,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但是地球的另外一面卻處於白天「兩個女人一同推磨,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路加福音》17章34-36節)。 因此本段經文極有力地證明了大地是圓球形,並且在它的東西兩半球上都有人居住。因大地只有是圓球形的,才有可能在地球迎著太陽的一面出現白晝,而同時在地球背著太陽的另一面出現黑夜。耶穌指出地球的東西兩半球上都有人居住。
7.《希伯來聖經》的觀點認為宇宙是有限的,首先,它有起始,《創世紀》1章1節:「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其次,它有終點,《詩篇》102章26節:「天、地都會消滅,你卻長存;天、地都會像外衣漸漸舊了。你要將天、地如內衣更換,天、地就都改變了。」;《以賽亞書》51章9節:「你們要向天舉目,觀看下面的地;天必像煙雲消散,地必如衣服漸漸破舊;其上的居民也要如此死亡。惟有我的救恩永遠長存,我的公義也不廢掉。」聖經告訴我們這個宇宙是有始有終,是上帝所造。(按:有始有終的宇宙按科學推論是球形的宇宙)
(二) 現代科學的研究發現成果
1. 公元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F.
Magellan,公元1480-1521年) 經海道環遊世界,證實了「地球是圓的」, 推翻了當時的「天圓地方說」。
2. 波蘭的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公元1473-1543)在公元1543年(500年前)完成《天體運行論》一書,提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日心說),地球和其他行星繞著太陽旋轉,此即有名的地動說。(圖九)
圖九: 哥白尼的日心說 |
3. 天文學家克卜勒(公元1571-1630年)在他的《新天文學》認為行星繞行太陽運轉,並且認為運行的軌道不是圓形,而是橢圓形。
4. 公元18 世紀,英國的科學家牛頓(Isaac
Newton,公元1643-1727年)以力學證明太陽系諸行星的形狀,「地」才被公認為球形,環繞太陽運行。
5. 公元1823年時,德國天文學家奧伯斯(H. W. M. Olbers,公元1758-1840年)提出,於1826年修訂,指若宇宙是穩恆態而且無限的,則從地球上任何一個方向望上去,夜晚的天空應當如同十萬個態樣當空那樣明亮才對。漆黑一片的夜空印證了宇宙並非穩恆態的,是大爆炸理論的證據之一。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宇宙是否是「無窮無盡」還是「有始有終」? 奧伯斯悖論告訴了我們一個連科學界都忽略的事實,這個宇宙是有限的、非穩態的。
6. 公元1929年美國天文家哈伯(E.P.
Hubble,公元1889-1953年)發現離開地球越遠的星球,在光譜上呈現紅移(red shift)越多,離開我們的速度愈快,與它們離開我們的距離成正比,這個關係式被稱為哈伯定律(Hubble diagram)(圖十)。依據研究得知,現今宇宙是均勻的向四面八方膨脹,它不分方向且成比例地增大任何兩點間的距離,就各點而言,並非以等速度地向外奔離,而是距離愈遠的星體,其遠離的速度愈大。[11]
圖十: 哈伯定律
圖十: 哈伯定律 |
7. 根據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公元1879-1955年)的廣義相對論,空間中只要有「物體」或者「能量」就會改變空間的幾何形狀。物理學家發現宇宙的空間幾何形狀可以有三種狀況,分別為開放(open)、平坦(flat)和封閉(closed)。所謂開放的宇宙(open universe)是指隨著時間地前進,宇宙會越來越大,不斷地膨脹,封閉的宇宙(closed universe)則是會在未來的某一時刻開始,宇宙會重新收縮(Big crunch),若是在膨脹和收縮之間的交界處,這種宇宙是屬於平坦。宇宙一開始有一場驚天霹靂的爆炸,爆炸的威力使得宇宙不斷地膨脹,宇宙中充滿了許多物質和能量,這是讓宇宙收縮的因子,如果宇宙所含的物質和能量不夠多,或者說爆炸的威力夠大,這就是一個開放的宇宙;如果物質和能量夠多,宇宙會重新收縮,這是一個封閉的宇宙;如果宇宙內的物質和能量不多不少,剛好可以和爆炸的威力相抗衡,就會形成一個平坦的宇宙(flat universe,圖十一)。天文學家要證明宇宙的幾何形狀是從宇宙背景輻射著手,宇宙背景輻射是一種充斥在宇宙的光子,這種輻射是宇宙大闢靂之後所遺留的餘溫,它保有宇宙剛開始的一些訊息,天文學家從而得知宇宙是平坦的,我們不用擔心宇宙會重新收縮成煉獄般的狀態。[12](按:本資料是舊的,據最新研究結果,宇宙的形狀是球形(十二面體)的,宇宙的命運將走向big crunch的狀態)
圖十一: 宇宙的三種可能的形狀 |
四、小結語
古往今來,人類對於天地的認識大概經歷了天圓地方、天圓地圓、天方地圓三個階段。聖經這本古老完成的書所記載的宇宙卻超越了人類對於天地(宇宙)的 認識常理。
[6] 《藝文類聚》:「周髀家云:『天圓如張蓋,地方如碁局,天旁轉,如推磨而左行,日月右行,隨天右轉,故日月實東行,而天牽之以西沒,譬之於蟻行磨之上,磨左旋而蟻右去,磨疾而蟻遲,故不得隨磨左迴焉。』」;《太平御覽》:「周髀家云:『天圓如張蓋,地方如棋局,而旁轉如推磨,日左行,月右行,隨而左轉,如推於磨。蟻行磨石之上,磨左旋而蟻右去,磨疾而蟻遲,故不得不舒磨,以左回焉。』」
[11] Hubble, E. P. 1929. A Relation between Distance and Radial
Velocity among Extra-Galactic Nebula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5: 16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