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巴勒斯坦地區的宗教(猶太教)歷史年表(2): 猶大國淪為埃及及巴比倫藩屬國至波斯統治時期


巴勒斯坦地區的宗教(猶太教)歷史年表(2): 猶大國淪為埃及及巴比倫藩屬國至波斯統治時期


猶太(巴勒斯坦)的統治時期
最高統治者
猶大王或猶大省長
政治背景
猶太教
猶太教(先知的預言)
猶大國倫為埃及、巴比倫的魁儡國(藩屬國)直到滅亡:公元前609-586年。
埃及王尼哥(或譯:涅可二世、尼可二世,Necho II,公元前610-565年在位,第二十六王朝的君王)公元前609-605年。
約西亞(Josiah,或譯:喬賽亞,公元前640-609)                     
* 公元前612年,巴比倫人、米底人和賽提安人(Scythians)的盟軍圍困尼尼微,三個月後城被攻破,亞述滅亡。[i]
* 公元前609(608?)年,埃及王尼哥時為了幫助亞述復國,埃及軍隊入侵敘利亞,約西亞與埃及為敵,在米吉多迎擊時被殺死(《列王紀》23:29)[ii]
約西亞「效法先祖大衛王的榜樣,謹慎遵守上帝一切的法律」(《列王紀下》2212)。他進行了宗教改革,
「在他以前,沒有一個王像他那樣盡心、盡意、盡力地事奉上主,遵行摩西所頒佈的法律;在他以後,也沒有一個王像他那樣。」(《列王紀下》2325
* 先知耶利米(Jeremiah,服事年代:公元前627-587)在約西亞在位時宣告上帝將使「北方列國的萬族」圍攻耶路撒冷城 (《耶利米書》1-6)
* 先知西番雅(服事年代: 公元前640-609)預言上帝將審判猶大國(《西番雅書》1)和外邦國(2)
約哈斯(Jehoahaz):公元前609(608?)(3個月)(《列王紀》23:30)
* 約西亞之二子約哈斯被埃及王的軍隊擄至埃及(《列王紀》23:34)


約雅敬(Jehoiakim,或譯:杰霍伊阿基姆):公元前609-598年在位。
* 公元前609年,埃及王尼可二世立約雅敬為猶大王(《列王紀》23:34),猶大淪為埃及的魁儡國。[iii]


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公元前605-562年在位)

* 公元前605(606-605)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打敗埃及和亞述的聯軍於迦基密斯(Carchemish),猶大國淪為巴比倫的魁儡國。[iv](《耶利米書》46:2)
* 公元前606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撒首次滅耶路撒冷時,曾將一萬猶大菁英青年與技工擄至巴比侖。[v](《歷代志下》36:6-7;《列王記下》24:1-2)
* 公元前601年,尼布甲尼撒出征埃及,雙方損失慘重,尼布甲尼撒撤軍巴比倫。約雅敬不顧先知耶利米的告誡,擅自停止向巴比倫進貢,並轉與埃及聯盟。[vi](《列王記》24:1)

* 先知哈巴谷(Habakkuk,服事年代:公元前612-598)預言上帝正在興起迦勒底人(巴比倫)將會侵占遍地(《哈巴谷書》1:5-10),又預言巴比倫將因惡行受到上帝的審判(《哈巴谷書》2:2-20)
* 先知耶利米在猶大王約雅敬在位時曾預言上帝的話說上帝已將全地交給「上帝的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耶利米書》25:9)
約雅斤(Jehoiachin或譯:杰霍伊阿秦),又名耶哥利亞(Jeconiah):公元前598-597年在位。
* 公元前597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派兵包圍耶路撒冷,約雅敬死亡。約雅斤、王室成員及文武百官、工匠、士兵共約一萬人都被擄至巴比倫。[vii](《列王記》24:10-16)
* 先知但以理(Daniel,服事年代為公元前605-530)是此次被擄至巴比倫的其中一位(《但以理書》1:1-2),被太監命名為伯提沙撒(Belteshazzar,意思是彼勒保護他的性命),但以理和其他三位少年在尼布甲尼撒王前侍立。(《但以理書》3:20) 
*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三次承認但以理所事奉之神為真神 (《但以理書》2:473:294: 34)
* 公元前597年,以西結(Ezekiel,服事年代:公元前593-571)也是此次被巴比倫王擄至巴比倫的其中一位。[viii]

西底家(Zedekiah譯:澤德基)原名馬探雅(Mattaniah):公元前597-586年在位。
* 巴比倫王立約西亞的幼子,約雅斤的叔父西底家為猶大王。[ix](《列王記》24:17)
* 公元前588年,巴比倫的軍隊圍攻耶路撒冷城時,埃及王哈弗拉(Hophra);即阿普利(Apries,公元前589-570年;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君王)派遣軍隊入侵巴勒斯坦,迫使巴比倫暫停攻城。(《耶利米書》37:5)[x]
* 公元前5872月,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大軍圍攻耶路撒冷,到了公元前5868月,耶路撒冷被攻破,西底家的眾子被殺,眼睛被挖,用銅練鎖住帶到巴比倫,南國(猶大)滅亡(《列王記下》25:1-7)1個月後尼布甲尼撒命將軍徹底毀壞耶路撒冷城和聖殿,西萊雅大祭司等人被殺,猶太人被擄至巴比倫。[xi]

* 先知耶利米告訴猶大王西底家和猶大國的祭司和眾百姓,列國都要服事尼布甲尼撒和他的子孫,否則上帝會藉著「巴比倫王的手」毀滅他們。耶路撒冷的器皿都要被巴比倫拿走直到歸回的日子 (《耶利米書》27:1-11)
* 西底家在位第四年,耶利米預言巴比倫將會受到上帝的審判,巴比倫將成為廢墟。(《耶利米書》51)
* 上帝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宣告上帝將使被擄的猶太人歸回,猶大國將要復興,大衛王和利未家祭司的約永不廢棄,除非日月之約廢棄(《耶利米書》33)
巴比倫統治南王國(猶大):公元前586-539年。
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公元前605-562年在位)公元前586-562
基大利(Gedaliah):公元前581年。(《列王記下》25:22)
* 耶路撒冷淪陷後,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君王哈弗拉(Hophra);即阿普利(Apries,公元前589-570)容許難民在埃及和尼羅河三角洲定居。
* 公元前570年阿普利被阿瑪西斯(Amasis,公元前570-562年在位)發動政變被殺身亡。[xii]


* 猶大國滅亡後,巴比倫王特別恩待先知耶利米,將他從被擄的人釋放,讓他自由選擇要去巴比倫或留在耶路撒冷,耶利米決定留在耶路撒冷(《耶利米書》40:1-6)
* 尼布甲尼撒任命但以理為總理,管理巴比倫全省。又讓其他三位青年協助管理巴比倫省(《但以理書》246-49)。
* 基大利被以實瑪利暗殺後(《耶利米書》41:1-3),約哈難不聽從上帝的話卻將耶利米和巴錄強帶到埃及去 (《耶利米書》43:5-7)
* 先知耶利米預言上帝必將埃及王合弗拉「交在他的仇敵和尋索其命的人的手中」(《耶利米書》44:30)
* 但以理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夢解釋:「金頭」是代表巴比倫,「銀臂胸」、「銅腰肚」、「鐵腿泥腳」代表後來將要興起的國家,即波斯、希臘和羅馬。而「非人手所鑿出的石頭」是指基督的國度(《但以理書》2:31-45)[xiii]
*公元前588-570年,先知以西結預言列國亞捫、摩押、以東、非利士、推羅、西頓、埃及將受到上帝的審判(《以西結書》25-32)。公元前585-572年,預言以色列將會復國 (《以西結書》33-48) [xiv]
阿美爾-馬爾杜克(Amel-Marduk);即依佛美羅達什(Evil-Merodach,或譯:以米米羅達):公元前559-556年。

* 阿美爾-馬爾杜克將被擄的猶太君王約雅斤(Jehoiachin)釋放,並與他一起吃飯。[xv]


涅迦爾-沙拉-烏蘇爾(Nergal-sharra-usur) 即《聖經》中的尼利格里薩爾(Neriglissar,或譯:尼利格拉撒):公元前559-556年。




拉巴什-馬爾杜克(Labash-Marduk,或譯:拿巴士馬獨斯):公元前556




那波尼德(Nabonidus,或譯:拿邦拉獨斯):公元前555-539年。
貝爾-沙爾-烏蘇爾(Bel-shar-usur),即貝爾沙札爾(Belshazzar,或譯:薄沙撒):公元553-539年。

* 拿波尼德修復位於哈蘭(Harran)的赫爾赫爾(Ehulhul),敬奉月神辛(Sin),他的宗教改革引起了人民的叛亂,國家陷入通貨膨脹、瘟疫蔓延的境地,此時他指定他兒子伯沙撒(Belshazzar)為巴比倫長官,自己則帶領軍隊到阿拉伯北部的塔瑪(Taima)綠洲,在那裏停留了十年。十年後,他離開了塔瑪回到巴比倫。[xvi]
* 公元前539,居魯士二世攻佔巴比倫城,新巴比倫帝國(公元前626-539)滅亡,猶大成為波斯的一省。[xvii]
* 伯沙撒任命先知但以理為「國中位列第三」,若拿波尼德是王,伯沙撒是第二,因此但以理就只能是位列第三了,此相當於宰相的職位。[xviii]

*《希伯來聖經》記載伯沙撒元年,先知但以理得到第一次異象:四獸(應翅獅、側立熊、四頭四翅豹、十一角獸)《但以理書》7:1-8)這是末日前存在的四個國家,另一個異象「亙古常在者的寶座」(《但以理書》7:9-14)則是預言了基督的國度和末日審判[xix]
* 伯沙撒在位三年時,但以理又得到第二次異象:一個獨角公山羊攻擊雙角公綿羊以及獨角折斷後又生出四角的異象(《但以理書》8:1-12)。這是預言巴比倫、瑪代和波斯、希臘的興衰史。[xx]
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統治:公元前539-336年。
居魯士二世(Cyrus II,岡比西斯一世的兒子,公元前550-529)
設巴薩(Sheshbazzar) (伊胡德省總督)(《以斯拉記》5:14)
* 居魯士的宗教自由政策受到人民的擁護。他嚴禁擄掠,並指定了波斯人的地方長官,禁止擾亂宗教聖地和行政機構。
* 公元前538(536)年,居魯士二世詔令讓猶太人歸回(《以斯拉記》1:1-4)。大衛家族的王子所羅巴伯領導猶太人(大衛的族系子孫約五萬人)第一次歸回耶路撒冷和猶大(《以斯拉記》2:1-70)。公元前536年,他們開始重建聖殿(《以斯拉記》3:8)


*《希伯來聖經》也記載居魯士二世說「地上萬國」是由耶和華上帝所賜[xxi]
* 波斯帝國居魯士讓被流放到巴比倫的猶太菁英回到耶路撒冷,讓他們得以集結摩西律法,以斯拉( 公元前467 ) 把這些 《希伯來聖經》 書卷( 除了《馬拉基書》以外) 集結成書,放在聖殿中。[xxii]
* 先知撒迦利亞跟隨第一批被擄至巴比倫的餘民歸回耶路撒冷。[xxiii]
* 公元前525-510(15),因猶大人的敵人阻擾,聖殿重建被迫停工。
* 公元前536-535年,先知但以理預言上帝派天使與波斯的領袖爭戰21(《但以理書》10:13-21),又說到波斯和未來的希臘和羅馬帝國的細節(《但以理書》11),又預言以色列將要遇到艱難時期,然後因信主被殺的人將復活,世界末日的到來,死人復活接受審判(《但以理書》12)
岡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居魯士二世的兒子,公元前529-522年在位)

* 岡比西斯二世將埃及歸入波斯帝國的管轄。地方發生叛亂和政變。[xxiv]


大流士一世(Darius I,阿里亞拉莫奈斯的後代,岡比西斯的堂兄弟,公元前521-486年在位)
所羅巴伯(Zerubbabel)
* 大流士一世完善了帝國的組織形式,將帝國分為二十個轄地,他強行推廣統一的法制並創立了一套精細的養路制度。他興建了新城伯塞波利斯(Persepolis)和從尼羅河到鴻海的運河。[xxv]
* 公元前490年,大流士發動征伐希臘的戰爭,結果波斯人在馬拉松平原戰敗。[xxvi]
* 公元前520年,在大流士的支持和巴比倫猶太人的協助之下,重建聖殿的工作恢復了(《以斯拉記》6:6-12),公元516年,在所羅巴伯的領導下,完成了聖殿的重建(《以斯拉記》6:13-15)[xxvii]
* 先知撒迦利亞以金銀做成冠冕,戴在大祭司約書亞的頭上(《撒迦利亞書》6:9-15) ),預表先知、祭司和君王三種職分將結合起來,祭司取代了先知和王的身分。[xxviii]
* 公元前538年,先知但以理第三次得到了異象,即「七十個七()」,由天使加百列解釋,「七/週」這裡是指七年,六十九個七(69×7=483)指從耶路撒冷開始重建(公元前444)到受膏君(基督)被剪除(公元31)之間。在「一七之期」(末日前最後七年)開始,聖殿被重建,「一七之半」(3年半,相當於1260)之後,有敵基督者立偶像於聖殿中,聖殿遭汙穢(《但以理書》9:20-27)[xxix]
* 公元前536-535年,先知但以理的預言:敵基督者立偶像,再過三年半後,粉碎聖民力量結束(《但以理書》12:7);經過1290 (12:11),這一天是以色列全家得救的日子;等候到1335年的人有福了(12:12),這一天基督將再臨橄欖山
* 大流士第二年(公元前520-518),先知撒迦利亞(服事年代:公元前520-480)看到了八個異象,根據天使的解釋,「四名騎士」、「四角與四名匠人」是指聖殿的重建;「手持準繩的人」是指耶路撒冷城的重建;「約書亞穿潔淨衣服」、「金燈檯與兩棵橄欖樹」是指兩位受膏者(基督)約書亞(祭司)和所羅巴伯(君王);「飛行的書卷」、「量器中的婦人」、「四輛馬車」是指百姓的景況。(《撒迦利亞書》1-6),先知撒迦利亞預言公元前500-1年由祭司領導的局面;耶路撒冷必得復興(《撒迦利亞書》7-8)[xxx]
* 先知哈該(Haggai,服事年代:公元前520-480)向所羅巴柏預言外邦列國將要傾覆(《哈該書》2:20-22),而彌賽亞國將會建立(《哈該書》2:23)
薛西斯(Xerxes,大流士一世的兒子,公元前485-465年在位)
末底改(Modecai)(擔任宰相)
* 薛西斯統治時期發動了征伐希臘的軍事行動,公元前480年在溫泉關和薩拉米斯(Slamis)失敗。[xxxi]
* 聖經記載亞哈隨魯(Ahasuerus)即波斯王薛西斯,薛西斯選擇了被擄猶太人末底改的堂妹以斯帖為妻子,成為波斯王后。(《以斯帖記》1-2)
* 公元前518-475年,撒迦利亞預言彌賽亞(基督)首次來臨(《撒迦利亞書》9-11),以及彌賽亞(基督)第二次來臨(《撒迦利亞書》12-14)
阿爾達希爾(Artaxerxes I,或譯:阿塔薛西斯一世,公元前464-424年在位)
尼希米(Nehemiah):公元前444-423年。
* 公元前445年,猶太人尼西米被波斯王委派為猶大省(即巴勒斯坦)的總督。尼希米要求富人豁免債務,把奪取的土地歸還窮人,還規定猶太人遵守律法。[xxxii]

* 公元前457年,從巴比倫回到耶路撒冷的以斯拉(Ezra)命令所有娶外邦女子為妻的猶太人必須休掉他們的妻子,同時向他們宣讀猶太《律法書》,要求他們學習和遵守。[xxxiii]
* 尼西米為省長時,撒迦利亞繼承父親為祭司長之一 (《尼西米書》12:12-16)
* 公元前433年,尼西米回到波斯,數年後,先知瑪拉基(服事年代:公元前440-430)控告以色列人的罪惡,並且預言了以利亞(即施洗約翰)的來臨(《瑪拉基書》4:5-6),以及到了末日上帝的審判(《瑪拉基書》4:2-3),《瑪拉基書》是《希伯來聖經》最後一卷書。
哈沙亞爾沙二世(公元424年,在位45)




蘇格特亞努斯(公元前424年,在位6-7個月)




大流士二世:公元前423-404年。
巴革希(Bagohi);即比格瓦伊(Bigvai,波斯文):公元前407年。



阿爾塔薛希斯二世(Artaxerxes II,大流士二世的兒子,公元前404-358年在位)




阿爾達希爾三世(Artaxerxes III,或譯:阿塔薛西斯三世,公元前358-338年在位)




阿爾希斯(Arses,或譯:阿爾賽斯,公元前338-336年在位)





大流士三世(Farius III,大流士二世的曾孫,公元前336-330年在位)

* 公元前334333331年,馬其頓的國王亞歷山大率軍與波斯帝國大流士三世的大軍對戰,分別在格拉尼庫斯(Granicus)、伊蘇斯(Issus)與高加米拉 (Gaugamela) 平原獲得了決定性勝利,大流士三世最後被巴克特里亞總督貝蘇斯(Bessus)殺死,阿契美尼德王朝滅亡。[xxxiv]
* 公元前334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發動對波斯人的戰爭,大流士三世在逃亡中被殺,波斯帝國滅亡。[xxxv]






[i] 劉增泉:《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10月出版),第220頁。
[ii] 馬有藻著:《舊約概論(修訂版) (台北縣: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1998年出版),第258頁。劉增泉:《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10月出版),第220頁。
[iii] 馬有藻著:《舊約概論(修訂版) (台北縣: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1998年出版),第258-259頁。
[iv] 馬有藻著:《舊約概論(修訂版) (台北縣: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1998年出版),第258-259頁。劉增泉:《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10月出版),第220-221頁。
[v] 馬有藻著:《舊約概論(修訂版) (台北縣: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1998年出版),第285頁。
[vi] 劉增泉:《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10月出版),第222頁。
[vii] 劉增泉:《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10月出版),第222頁。
[viii] 馬有藻著:《舊約概論(修訂版) (台北縣: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1998年出版),第274頁。
[ix] 馬有藻著:《舊約概論(修訂版) (台北縣: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1998年出版),第259頁。
[x]  [] Walton, J. H.Mathews, V. H.Chavalas, M. W.著作,李永明、徐成德、黃楓皓翻譯: 《舊約聖經背景註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1月出版):第910頁。
[xi] 肖憲著:《聖殿長存:悠遊古猶太文明》(台北縣新店市:世潮出版有限公司,20029月出版),第17頁。
[xii] [] Walton, J. H.Mathews, V. H.Chavalas, M. W.著作,李永明、徐成德、黃楓皓翻譯: 《舊約聖經背景註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1月出版):第918頁。
[xiii] 馬有藻著:《舊約概論(修訂版) (台北縣: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1998年出版),第285-298
[xiv] 馬有藻著:《舊約概論(修訂版) (台北縣: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1998年出版),第274-280頁。
[xv] 劉增泉:《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10月出版),第223-224頁。
[xvi] 劉增泉:《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10月出版),第224-228頁。
[xvii] 翁淑玲、陳沛琪、許曉倩、劉瑋琦合著:《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台北市:商周出版,20132月出版),第40頁。
[xviii] 「於是伯沙撒下令,人就把紫袍給但以理穿上,把金鏈給他戴在頸項上,又傳令使他在國中位列第三。」(《但以理書》5:29)
[xix]對於但以理的四獸異象,馬有藻博士認為即是指巴比倫、瑪代和波斯、希臘和羅馬的更迭(參見 馬有藻著:《舊約概論(修訂版) (台北縣: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1998年出版),第285-298),然而英國大衛鮑森牧師有不同的見解:「所以我要做一個推測,這只是我的推測,請不要想太多,你覺得有翅膀的獅子是指誰呢?四獸代表末日時地上的強國,我猜是美國和英國。你覺得大熊是指哪一國?我猜是俄國。你覺得豹是指哪一國?我猜是阿拉伯世界。我也許猜錯了,但是如果我猜對了,這三隻獸會存活到最後,然後被第四獸取代。」(參見「大衛鮑森舊約縱覽-但以理書() 」的講道影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2i-wttUcXE)
[xx] 馬有藻著:《舊約概論(修訂版) (台北縣: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1998年出版),第285-298頁。
[xxi]肖憲:《聖殿長存:悠遊古猶太文明》(台北縣新店市:世潮出版有限公司,20029月出版),第82頁。「波斯王居魯士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的口所說的話,就激發波斯王居魯士的心,使他下詔書通告全國,說:『波斯王居魯士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上帝已將地上萬國賜給我,又委派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去,願耶和華-他的上帝與他同在。』」(《歷代志下》36:22-23,《和合本修訂版》);「波斯王居魯士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的口所說的話,就激發波斯王居魯士的心,使他下詔書通告全國,說:『波斯王居魯士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上帝已將地上萬國賜給我,又委派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猶大的耶路撒冷去,重建耶和華-以色列上帝的殿,他是在耶路撒冷的上帝;願上帝與這人同在。凡存留的人,無論寄居何處,那地的人要用金銀、財物、牲畜幫助他,還要為耶路撒冷上帝的殿甘心獻上禮物。』」(《以斯拉記》1:1-4,《和合本修訂版》)
[xxii] 蕭江祥:《聖經之起源與形成》(鄧郭貴美,19927月出版),第42-43頁。
[xxiii] 馬有藻著:《舊約概論(修訂版) (台北縣:台灣中國信徒佈道會,1998年出版),第358-366頁。
[xxiv] 劉增泉:《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10月出版),第234頁。
[xxv] 劉增泉:《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10月出版),第234頁。
[xxvi] 劉增泉:《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10月出版),第234頁。
[xxvii] 肖憲:《聖殿長存:悠遊古猶太文明》(台北縣新店市:世潮出版有限公司,20029月出版),第83頁。馬有藻:《舊約概論》(台北市:中國信徒佈道會,1998年出版),第136-138頁。
[xxviii] 參見「大衛鮑森舊約縱覽-撒迦利亞書() 」的講道影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ThMU_IBQbw)
[xxix] 《但以理書》9:25-26如此記載「你當知道,當明白,從發出命令恢復並重建耶路撒冷,直到受膏的君出現,必有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耶路撒冷城連街帶濠都必在艱難中恢復並重建。過了六十二個七,那受膏者被剪除,一無所有;必有一王的百姓來毀滅這城和聖所,它的結局必如洪水沖沒。必有戰爭,一直到末了,荒涼的事已經定了」。「亞達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酒擺在王面前,我拿起酒來奉給王。.....我對王說:「王若以為好,僕人若在王面前蒙恩,求王差遣我往猶大,到我祖先墳墓所在的那城去,我好重新建造。」......王看這事為好,就派我去。......(《尼希米記》2:1-6) 。亞達薛西王發布此命令是在公元前445年,此年爲「六十九個七」(69×7=483 年) 的起點。(祈遇、鄧元尉翻譯,Walter C. Kaiser著:《舊約中的彌賽亞》(新北市:中華福音學院,20121月出版),第186-189頁。)如果以猶太曆一年有360天,而公曆一年有365.25天來計算,則猶太曆483年相當於公曆的476(483×360÷365.25=476),因此彌賽亞(或基督)應該出現於公元31年左右(445-476=31,參見《聖經簡報站》〈但以理的七十個七〉(http://www.biblepoint.net/preview/topic/70-7-p.htm)
[xxx] 參見「大衛鮑森舊約縱覽-撒迦利亞書() 」的講道影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ThMU_IBQbw)
[xxxi] 劉增泉:《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10月出版),第234-235頁。
[xxxii] 肖憲:《聖殿長存:悠遊古猶太文明》(台北縣新店市:世潮出版有限公司,20029月出版),第84-85頁。
[xxxiii] 肖憲:《聖殿長存:悠遊古猶太文明》(台北縣新店市:世潮出版有限公司,20029月出版),第84頁。
[xxxiv] [英國] Geoffrey ParkerBrenda Parker著作,苑昭明、劉宜青翻譯:《波斯人:那些已然消逝的文明》(新北市:廣場出版,20179月出版),第110-112頁。
[xxxv] 楊海軍:《失落的文明:波斯》(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55月出版),〈附錄:波斯文明大事年表〉,第171-173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