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日神「羲和」和月神「常羲」
《呂氏春秋》〈勿躬〉和《世本》的記載,說明了中國神話中的「羲和」是日神,尚儀(昌意)是月神,后益(伯益)是木星神(歲星神)[1]。占月的「尚儀」和月神「常羲」以及黃帝的兒子之一「昌意」[2],其音近,實為同一人的名字。
《淮南子》〈天文訓〉裡形成了一整套日、月、星辰由「氣」構成的思想(圖一),鄭文光先生對此段內容有如下的翻譯:
在天地還沒有形成的時候,一片渾沌空洞,所以叫做「太始」。在那空廓中道就開始形成了。有了道,空廓才生成宇宙,宇宙又生出了元氣。元氣有了一條分界線,那清輕的互相摩蕩,向上形成了天;那重濁的逐漸凝固,向下成為地。清輕的容易團聚,重濁的不容易凝固,所以天先成,地後定。天地的精氣散布出來就成為萬物。陰陽的精氣分立而成為四時,陽的熱氣積聚太久了產生火,火的精氣變成太陽;陰的冷氣積聚太久了產生水,水的精氣變成月亮;太陽和月亮過剩的精氣變為星辰。這是中國現在知道的最早的天體演化學說。[4] 這裡所寫的宇宙生成程序為「太昭→虛廓→宇宙→天/地→陰/陽→火/水→日/月→星辰」。 特別的是,這裡記載「日」是火氣之精,「月」是水氣之精。
圖一:《淮南子》〈天文訓〉記載的宇宙生成說提到日為火之精,月為水之精 |
《論衡》〈說日〉也有類似的說法。[5] 《鶡冠子》〈度萬〉所記載的宇宙生成步驟為:「天(神)/地(形) →火/水→陽/陰」,「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騏麟者,元枵之獸,陰之精也」[6]。
中國神話學家袁珂先生在他的書中如此描述《山海經》的太陽、月亮神話說: 「傳說中帝俊的妻子一共有三個。一個叫做娥皇,這娥皇生了下方的一個國家,叫做三身國⋯⋯,他的另外兩個妻子: 一個是太陽的女神名叫羲和,生了十個太陽兒子,常在東南海外的甘淵幫她所生的太陽兒子們洗澡⋯⋯;另外一個是月亮女神,名叫常羲,生了十二個月亮女兒,也常在西方荒野的某個地方替他的月亮女兒們洗澡⋯。」[10](圖二)
圖二:羲和浴十日(左)、常羲浴十二月(右),清代汪紱圖本 |
袁珂對於太陽神話故事作了更多描述: 「中國的神話故事中,帝俊有一個妻子―是太陽女神,名字叫做羲和,生了十個太陽兒子,他們住在東方海外的『湯谷』,這地方又叫『暘谷』或『溫源谷』,在黑齒國的北方。那裏有一棵大樹,生長在沸騰的海水中,名叫『扶桑』,扶桑有幾千丈長一千多圍粗,就是十個太陽兒子的住家。有九個太陽住在下面的枝條,一個太陽住在上面的枝條。常常在東南海外的甘淵,用清涼甜美的泉水替她所誕生的太陽兒子們洗澡,使一個一個的太陽鮮潔而明亮,好讓他們輪班出去工作的時候,更能進到他們的職責。但是到了堯的時候,傳說曾經有十個太陽一齊出現在天空,帶來了嚴重的旱災,給這聖王以最大的憂愁和煩惱。最後,或者就連神國也有了些騷動的現象,帝俊覺得再不能縱容孩子們胡鬧下去了,就派了一個擅長射箭的天神(后羿)到人間去,想法給這些壞孩子吃一點苦頭,並且幫助堯解決國內種種艱難困苦的事情。」[11](圖三)
圖三: 后羿射扶桑樹上的十烏鳥(十日),山東省嘉祥縣武梁祠漢畫像石(公有領域) |
何新在他所撰寫的書中指出: 在《山海經》中,月神「常儀」的名字有兩種寫法,一作「儀」(娥)一作「和」(即女和)。[12]
二、日神「伏羲」和月神「女媧」
古代的「矩」是畫圓形的工具,「規」是畫方形的工具,古代有「天圓、地方」的宇宙形狀基本概念,這表示「伏羲」是地神,「女媧」是天神。我前面提到《淮南子》〈天文訓〉所記載的宇宙生成模式:「太昭→虛/廓→宇/宙→天/地→陰/陽→水/火→月/日」。在「天陰、地陽」觀念的時代,伏羲是地神、日神,女媧是天神、月神。山東省沂南縣北寨漢墓地區的「盤古抱伏羲、女媧畫像石」,時代在東漢時期。伏羲在右,手持「矩」;女媧手持「規」;盤古在伏羲、女媧的中間,伏羲、女媧的蛇尾交纏。(圖四)
圖四: 山東省沂南縣北寨漢墓地區的「盤古抱伏羲、女媧畫像石」 |
古代人們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因此手持圓規的女媧象徵天神,手持方矩的伏羲象徵地神,在兩者中間的盤古就是風神,這個畫像所石表達的意思就是「盤古開天闢地」的故事。根據楊利慧於公元1999年的收集的伏羲、女媧石畫像,以東漢時期的石像為例(表一),其中有十四件有伏羲、女媧手持規、矩的石畫像,其中有五件出土自四川省,有七件出土自山東省,ㄧ件出土自河南省,ㄧ件出土自河北省的北京市。在其中,伏羲持矩者十三件中有八件(佔約67%);女媧持規者十一件中有六件(佔約55%)(表一)。豪無例外的,另有一批伏羲、女媧的石畫像,伏羲持日,女媧持月。[15] 漢畫像石出現伏羲(日神)、女媧(月神)是天神(持規)抑或是地神(持矩)的分岐,來自於人們對於「天陰、地陽」和「天陽、地陰」看法的分歧或轉變。(圖五)
圖五:山東省臨沂市白莊漢墓畫像石,女媧持矩、月輪(左),伏羲持規、日輪(右) |
表一:手執規矩伏羲女媧畫像
地區 |
朝代 |
文物名稱 |
伏羲 |
女媧 |
河南省南陽縣 |
東漢 |
軍帳營畫像石 |
矩 |
規 |
四川省蘆洲市 |
東漢 |
大驛垻石棺 |
|
矩 |
山東省長清區 |
東漢 |
孝堂山郭氏墓石祠 |
矩 |
規 |
河北省北京市豐台區 |
東漢 |
三台子畫像石 |
矩 |
規 |
四川省重慶 |
東漢 |
沙坪垻石棺 |
規/日 |
|
山東省嘉祥縣 |
東漢 |
武開明祠左石室伏羲女媧畫像石 |
矩 |
規 |
山東省嘉祥縣 |
東漢 |
武班祠 |
矩 |
|
山東省沂南縣 |
東漢 |
北寨畫像石 |
矩 |
規 |
山東省藤縣 |
東漢 |
城關畫像石 |
矩 |
規 |
山東省臨沂市 |
東漢 |
白莊畫像石 |
規 |
矩 |
山東省費縣 |
東漢 |
潘家疃畫像石 |
規 |
矩 |
四川省宜賓市 |
東漢 |
公子崕墓石棺 |
規/日 |
矩/月 |
四川省崇慶縣 |
東漢 |
畫像磚墓 |
規/日 |
矩/月 |
四川省成都市 |
東漢 |
楊子山一號墓畫像磚 |
矩/日 |
|
山東省7/14(50%) |
東漢14/14(100%) |
|
矩: 8/13(62%) |
規: 6/11(55%) |
中國學者何新(公元1949年~)在書中已明白指出「伏羲―太昊,其實是太陽神」。[16] 他又說: 「中國的原始宗教,起源於崇拜太陽的原始一神教。而後來從太陽神中分化出了月亮神,又從一名的太陽神(羲),演化為多名的眾多太陽神(羲和、伏羲、黃帝、帝俊等)。現在我們看到月亮神(編者按: 常羲)也發生了這種多元化的分化(編者按: 嫦娥、女和、嫘母、女媧、昌意等)。實際上,由於名稱的分化從而導致一神向多神的分化,這乃是中國神話演變的一個重要規律。所以我認為,就中國古代宗教現象的發展而論,恰恰是由一神教向多神教演變。」[17] (按: 何新 先生認為中國的原始宗教起源於一神教,並且向多神教演化的論點,我也大略贊同,但是太陽神崇拜是否為一神教的起源? 古埃及的文明是太陽神崇拜的高峰,但埃及並沒有因此產生真正的一神教,這個大題目尚待更多的證據支持。此外,「羲和」、「伏羲」是太陽神的名字,殆無疑義。但是,身為土帝的「黃帝」是土星神(土帝)的名字,實在也沒有必要將之強歸為太陽神。而帝俊即帝舜,依照劉向的帝德譜為火帝,比較可能是火星神的名字,似無必要強歸之於太陽神。而女媧、常羲、尚儀、昌意等名稱為月神的名字殆無疑義,唯黃帝之妃「嫘祖」衍生自「雷祖」,是木星神,似無必要強歸之月神。)
三、皇鳥為太陽神的神話形象
圖六:四川省彭州市義和鄉出土的東漢時期描繪日神(上)及月神(下)的畫像磚 |
表二: 三種宇宙生成論對於中國五行/希臘五元素的稱呼 (數字標示表示生成序)
宇宙論 |
木(風) |
火 |
土(以太) |
金(地) |
水 |
水生型 |
少陰2 |
太陽4/日 |
至陰3 |
少陽5 |
太陰1/月 |
金生型 |
少陽4 |
太陽5/日 |
至陰3 |
太陰1/月 |
少陰2 |
木生型 |
少陽1 |
太陽2/日 |
至陰3 |
少陰4 |
太陰5/月 |
古代典籍(《尚書》〈堯典〉、《孟子》《〈萬章下〉、《淮南子》〈泰族訓〉、《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堯帝讓他的九個兒子事奉舜,而《呂氏春秋》則記為十個兒子,兩個女兒嫁給舜[20]。《說宛》〈君道〉甚至說堯的這九個兒子的名字分別為「舜」、「契」、「禹」、「后稷」、「夔」、「倕」、「伯夷」、「皋陶」、「益」。[21]
四、太陽曆(夏曆)與太陰曆(周曆)
《史記》〈天官書〉與《淮南子》(天文訓〉確定歲陰或曰太陽位置的天文依據基本相同,皆以歲星逐月在十二次方位的移易更替而定; 所不同者,《淮南子》〈天文訓〉以十一月歲星舍斗牽牛,晨出東方,而 《史記》〈天官書〉以為正月,由此可以推定《淮南子》已經以寅月為正(夏曆),而《史記》載仍然以子月為正(周曆)。《史記》與《淮南子》採用的是戰國時期的系统, 而 《太初曆》則採用了另外一套太歲系统,前者的太歲在寅, 則後者的太歲在子,太歲所在相差二辰。馬王堆漢墓帛書《五星占》所載歲星與太歲歲名的對應規則與《太初曆》基本相同(表三)[22]
圖七:《逸周書》(又稱《汲冢周書》)〈嘗麥解〉記載的「少昊質」 |
表三、夏、商、周、秦曆法的差異
地支 |
次 |
星座 |
七曜 |
月份 |
|||
夏(晉) |
商(宋) |
周(魯) |
顓頊(秦) |
||||
子 |
玄枵 |
水瓶 |
土星 |
十一 |
十二 |
正 |
二 |
丑 |
星紀 |
魔羯 |
土星 |
十二 |
正 |
二 |
三 |
寅 |
析木 |
射手 |
木星 |
正 |
二 |
三 |
四 |
卯 |
大火 |
天蠍 |
火星 |
二 |
三 |
四 |
五 |
辰 |
壽星 |
天秤 |
金星 |
三 |
四 |
五 |
六 |
巳 |
鶉尾 |
處女 |
水星 |
四 |
五 |
六 |
七 |
午 |
鶉火 |
獅子 |
太陽 |
五 |
六 |
七 |
八 |
未 |
鶉首 |
巨蟹 |
月亮 |
六 |
七 |
八 |
九 |
申 |
實沉 |
雙子 |
水星 |
七 |
八 |
九 |
十 |
酉 |
大梁 |
金牛 |
金星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戌 |
降婁 |
牡羊 |
金星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亥 |
娵訾 |
雙魚 |
木星 |
十 |
十一 |
十二 |
正 |
本文推薦閱讀文章:2019年9月27日發表之文章:《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水火與天地關係:四種宇宙生成論的五行相生說》
註釋及參考文獻:
[1] 《呂氏春秋》〈勿躬〉:「大橈作甲子,黔如作虜首,容成作厤,羲和作占日,尚儀作占月,后益作占歲,胡曹作衣,夷羿作弓,祝融作市,儀狄作酒,高元作室,虞姁作舟,伯益作井,赤冀作臼,乘雅作駕,寒哀作御,王冰作服牛,史皇作圖,巫彭作醫,巫咸作筮,此二十官者,聖人之所以治天下也。」;《世本》:「黃帝使羲和占日,常儀占月,臾區占星氣,伶倫造律呂,大撓作甲子,隸首作算數,容成綜斯六術,而著《調曆》。」
[2] 《大戴禮記》〈帝繫〉: 「黃帝產昌意,昌意產高陽,是為帝顓頊。…黃帝居軒轅之邱,娶于西陵氏之子,謂之嫘祖,氏產青陽及昌意。青陽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謂之昌濮,氏產顓頊。」
[3] 《楚辭》〈離騷經〉:「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脩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飲余馬於咸池兮,總余轡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4] 《淮南子》〈天文訓〉:「天墬未形,馮馮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昭。道始生虛廓,虛廓生宇宙,宇宙生氣。氣有涯垠,清陽者薄靡而為天,重濁者凝滯而為地。清妙之合專易,重濁之凝竭難,故天先成而地後定。天地之襲精為陰陽,陰陽之專精為四時,四時之散精為萬物。積陽之熱氣生火,火氣之精者為日;積陰之寒氣為水,水氣之精者為月;日月之淫為精者為星辰,天受日月星辰,地受水潦塵埃。」
白話文翻譯參見 鄭文光: 《中國天文學源流》(台北市: 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3月出版),第195-196頁。(原白話文翻譯對照原文發現有部分錯誤已更正)
[5] 《論衡》〈說日〉:「夫日者,火之精也;月者,水之精也。」
[6] 《鶡冠子》〈度萬〉:「天者神也,地者形也,地濕而火生焉,天燥而水生焉。法猛刑頗則神濕,神濕則天不生水,音□故聲倒則形燥,形燥則地不生火。水火不生,則陰陽無以成氣,度量無以成制,五勝無以成埶,萬物無以成類。百業俱絕,萬生皆困,濟濟混混,孰知其故。…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騏麟者,元枵之獸,陰之精也,萬民者,德之精也,德能致之,其精畢至。」
[7] 《山海經》〈大荒南經〉:「東南海之外,甘水之間,有羲和之國。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浴日於甘淵。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山海經》〈海外東經〉:「黑齒國……下有湯谷。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8] 《尚書》〈堯典〉:「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申命羲叔,宅南交。…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帝曰:『咨!汝羲暨和。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9] 《楚辭》〈天問〉:「羲和之未揚,若華何光?何所冬暖?何所夏寒?」意思是「羲和還未揚鞭,太陽神的車子還未開動,若木花為何會放光呢?」
[10] 袁柯:《中國神話傳說 (二)》(台北市:里仁書局,1987年9月出版),第337頁。
[11] 參考 袁柯:《中國神話傳說 (二)》(台北市:里仁書局,1987年9月出版),第401-406頁。
[12]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山海經》〈大荒東經〉:「有女和月母之國。」。何新: 《諸神的起源: 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台北市: 木鐸出版社,1987年6月出版),第65頁。
[13] 馮時: 《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市: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第62頁。
[14] 馮時: 《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市: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第198頁。
[15] 楊利慧:《女媧溯源:女媧信仰起源地的再推測》(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第61~69頁。
[16] 何新: 《諸神的起源: 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台北市: 木鐸出版社,1987年6月出版),第38頁。
[17] 何新: 《諸神的起源: 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台北市: 木鐸出版社,1987年6月出版),第73-74頁。
[18] 何新: 《諸神的起源: 中國遠古神話與歷史》(台北市: 木鐸出版社,1987年6月出版),第93、96-97頁。
[19]詳見《天問釋天》,《聞一多全集》第 2 冊,(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出版),第 328- 332頁。
[20] 《尚書》〈堯典〉:「釐降二女于媯汭,嬪于虞。帝曰:『欽哉!』」;《孟子》(孟軻的弟子於戰國中晚期成書)〈萬章下〉:「堯之於舜也,使其子九男事之,二女女(妻)焉,百官牛羊倉廩備,以養舜於畎畝之中,後舉而加諸上位。」;《呂氏春秋》(呂不韋編著,秦王政時期,公元前241年成書)〈求人〉:「堯傳天下於舜,禮之諸侯,妻以二女,臣以十子,身請北面朝之,至卑也。」;《淮南子》(公元前139年成書)〈泰族訓〉:「堯治天下,政教平,德潤洽,在位七十載,乃求所屬天下之統,令四嶽揚側陋。四嶽舉舜而薦之堯。堯乃妻以二女,以觀其內;任以百官,以觀其外。既入大麓,烈風雷雨而不迷,乃屬以九子,贈以昭華之玉,而傳天下焉。」;《史記》(西漢史家司馬遷撰,公元前93年成書)〈五帝本紀〉:「舜年二十以孝聞。三十而帝堯問可用者,四嶽咸薦虞舜,曰可。於是堯乃以二女妻舜以觀其內,使九男與處以觀其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