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8日 星期四

巴勒斯坦地區的宗教(猶太教)歷史年表(3): 希臘至哈斯摩尼王朝統治時期


猶太(巴勒斯坦)的統治時期
最高統治者
猶大王或猶大省長
政治背景
國際情勢
猶太教和基督教
馬其頓王國亞歷山大統治:公元前334-323年。
亞歷山大三世(Alexander III,公元前336-323年在位):公元前334-323年。

* 公元前334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發動對波斯人的戰爭,首先他佔領小亞細亞,接著進入敘利亞、巴勒斯坦;公元前333年在伊蘇斯戰役(Issus)擊敗波斯軍隊;公園前331年,攻入埃及,後來又進入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擊敗波斯軍隊,波斯王大流士三世(公元前335-331)在逃亡中被殺,波斯帝國滅亡,公元前324年,亞歷山大軍隊從印度回到巴比倫(Babylon),定都於此。[i]【公元前551年,上帝給但以理先知的異象,公山羊的大角(《但以理書》8: 5-7)即指亞歷山大!

* 亞歷山大所征服的地區西起巴爾幹半島,東至印度河流域,北達裡海,南至埃及,成為跨越歐亞非的大帝國。
* 《塔納赫》(Tanach,或譯:舊約聖經)在《瑪拉基書》 (公元前400)結束,一直到《新約聖經》耶穌降生之前,這段期間沒有先知的預言,被稱為「沉默時代」或「兩約之間」。[ii]
* 亞歷山大領軍圍攻耶路撒冷城時,大祭司雅杜亞連同隨從者護送亞歷山大進城,有人拿《但以理書》上希臘滅掉波斯帝國的預言給他看,因此亞歷山大答應讓猶太人按自己的律法生活。[iii]
希臘化時期(Hellenistic age)
托勒密(或譯多利買)王朝與塞琉古(或譯西流基)王朝爭奪猶大統治時期:公元前323-316年。

托勒密(多利買)王朝的魁儡王:
腓力三世-阿里杜斯(Philip III -Arridus,公元前323-317)亞歷山大四世 (公元前323-310)
攝政官:
由安提帕特(Antipater,馬其頓總督,公元前323-319)帕提卡司(Padiccas,軍隊總司令,公元前323-321)、克拉特羅斯(Craterus,國庫司庫,公元前323-321)安提柯(Antigonus,公元前321-317)、卡桑德(Cassander,公元前317-306)掌握實權。

*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去世,後繼者形成權力真空。
* 猶太山地首先由居於埃及的希臘將領統治。
* 公元前321年,攝政官帕提卡司被西流基(塞琉古)殺死。安提帕特指定安提柯(Antigonus)接替攝政官。
* 公元前317年,卡桑德處死了魁儡王腓力阿里杜斯,將另一魁儡王亞歷山大四世軟禁,於公元前310年亞歷山大四世被殺。[iv]
* 亞歷山大死後﹐猶大區域變成托多利買王朝和西流基王朝互相爭奪的地區。 但在實際猶太人疆土(耶路撒冷四周10-15英里)上卻很少發生戰爭﹐於是猶太人便得以長期自由信仰猶太教。[v]
馬其頓人-安提柯王朝統治巴勒斯坦:公元前316-301
安提柯(Antigionos)

* 公元前316年,安提柯一世(Antigionos I,敘利亞總督)攻打塞琉古一世(Seleucus I,或譯:西流基一世,巴比倫總督:公元前320-316),得到巴比倫統治權(公元前316-311)塞琉古逃亡後成為托勒密的將領(公元前316-312),公元前312年又回到巴比倫,稱王(塞琉古王朝:公元前312-281)。公元前306年安提柯(安提柯王朝:公元前306-301)稱王,佔領馬其頓和希臘。公元前301年,塞琉古一世打敗安提柯。[vi]《但以理書》11:5的預言:「他的將帥中必有一個比他(南方的王)更強」,這位將帥就是指塞琉古一世。
* 公元前305年,多利買(托勒密)和卡桑德爾(Cassander)、西流基(塞流古)、律西馬古(Lysimachus)一同宣告繼承了亞歷山大的王國。[vii]
* 公元前301, 亞歷山大帝國分裂為四個國家,分別是:
(1)塞琉古王國」(公元前312—64年),控制敘利亞、土耳其中部東部到波斯;
(2)托勒密王國(公元305—30年)控制埃及與耶路撒冷
(3) 律西馬古(Lysimachus)色雷斯王國(公元前306-281)控制色雷斯(Thrace)和小亞細亞
(4) 卡桑德(Cassander)馬其頓王國(公元前302-294)控制馬其頓和希臘。
【公元前551年,上帝給但以理先知的異象(《但以理書》8:8)公山羊的大角折斷後長出四隻小角[viii]即指這四位將領!

馬其頓人-托勒密 (或譯:多利買)王國(Ptolemies)-統治巴勒斯坦:公元前301-198年。
托勒密一世-蘇他(Ptolemy I Soter,或譯:多利買一-索特,公元前323-285)統治巴勒斯坦:公元前301-285
大祭司:歐尼亞斯一世(Onias I,或譯:安尼亞二世,大約公元前320-280)


* 公元前301,托勒密 (埃及)國王托勒密一世佯稱要去耶路撒冷聖殿向上帝獻祭,卻佔領了耶路撒冷城,征討巴勒斯坦後將數千名猶太人流放到埃及的亞歷山大城。[ix]
《但以理書》11:5的預言的應驗[x]
* 公元前294年律西馬古殺了卡桑德,卡桑德死後,他的將軍Philetaerus建立了別迦摩王國(Pergamon kingdom,公元前283-128)
* 公元前264-241年,羅馬發動第一次「布匿克戰爭」,攻打迦太基在西西里島的殖民地。[xi]
* 在托勒密王朝統治下的埃及,猶太人享有宗教自由,但他們只有放棄猶太宗教崇拜希臘城邦諸神才能成為希臘的公民。[xii]

托勒密二世-非拉鐵非(Ptolemy II Philadelphus,或譯:多利買二世-費拉德爾菲斯):公元前285(263?)-246年。
大祭司:西門一世(Simon I公元前280-260);以利亞撒(Eleazr,公元前260-245)

* 埃及的托勒密二世非拉鐵非的女兒貝倫尼絲嫁給敘利亞的安提阿古二世。安提阿古的前妻老蒂絲設計把他和貝倫尼絲謀殺了。貝倫尼絲的父親大約也在同時死去。【《但以理書》11:6預言的應驗[xiii]!
* 公元前274-271、公元前260-253年,第一次和第二次敘利亞戰爭,托勒密王朝成功保護巴勒斯坦免受塞琉古王朝的攻擊。
* 公元前285,托勒密二世釋放十二萬名猶太奴隸,並且贈與黃金裝飾聖殿。多利買二世命令大祭司以利亞撒(Eleazar)耶路撒冷72位長老前往亞歷山大城,將《希伯來聖經》翻譯成希臘文,公元前250年完成摩西五經,到了公元前100年終於完成,即 《七十士譯本》Septuagint)。[xiv].

托勒密三世-友愛及第(Ptolemy III Euergetes,或譯:利買三世)公元前246-221年。
大祭司:瑪拿西(Manasseh公元前245-240);歐尼亞斯二世 (Onias II,或譯:安尼亞二世元前240-218)
* 塞琉古(敘利亞)王安提阿古三世一再進攻巴勒斯坦,但托勒密帝國也一再擊退他的入侵。[xv]
* 大祭司歐尼亞斯二世拒絕每年繳二十他連得銀子給埃及王多利買五世。托勒密三世委派代表團向他們施壓,歐尼亞斯的外甥,多比亞(Tobias)的兒子約瑟被委任收稅權 (《猶太古史》1241-6158-186)[xvi]
* 公元前246-241年,發生第三次「敘利亞戰爭」,公元前246年,貝倫尼絲的兄弟,托勒密三世進攻敘利亞,殺死了老蒂絲。【《但以理書》11:7-8預言的應驗! 北方王為敘利亞的塞琉古二世。保障指安提阿城或其港口塞琉古。】


托勒密四世-非羅帕他(Ptolemy IV-Philopator):公元前221-203年。
大祭司西門二世(Simon II公元前218-185)

* 公元前219-217年,安提阿古三世發動第四次「敘利亞戰爭」,最後托勒密四世在拉菲亞(Raphia)與安提阿古三世決戰,托勒密大勝,此次戰役使得托勒密王朝重新佔領敘利亞-巴勒斯坦。[xvii]【《但以理書》11:10-11的預言[xviii]的應驗!
* 公元前218-212年,迦太基王漢尼拔進攻義大利半島,後來羅馬反攻迦太基國土,為第二次「布匿克戰爭」。[xix]
* 公元前215-205年,馬其頓(安提柯王朝)與迦太基結盟反抗羅馬,馬其頓小勝。[xx]
* 公元前200-196年,羅馬以安提柯王朝毀約為由,發動第二次「馬其頓戰爭」,馬其頓戰敗,腓力五世被迫割地賠款。[xxi]


托勒密五世-依比芬尼(Ptolemy V-Epiphanes譯:多利買五世公元前203-198(182?))-


* 公元前202-198年,安提阿古三世趁托勒密王朝內部權力鬥爭時與馬其頓王腓力五世(Philip V)聯盟,發動第五次「敘利亞戰爭」。[xxii]


馬其頓人-塞(Seleucids或譯西流基)王國-統治巴勒斯坦:公元前198-166年。
阿古三世 (大帝)(Antiokhos III,或譯:安條克三公元前223-187年在位):公元前200-187

* 公元前201(200?)年,塞琉古王安提阿古三世擊敗托勒密王朝,耶路撒冷的百姓歡迎安提阿古大軍的到來(《猶太古史》1233129-133)[xxiii] 【《但以理書》11:12-16預言的應驗![xxiv]

* 公元前200-197年,羅馬以安提柯王朝毀約為理由,發動了第二次「馬其頓戰爭」,羅馬最終勝利,安提柯王朝被迫割地賠款。[xxv]
* 安提阿古三世與托勒密五世立約,將自己的女兒克婁巴特拉(Cleopatra)嫁給托勒密五世。他併吞了小亞細亞的地帶,但試圖入侵希臘時失敗。公元前190年,羅馬與賽琉古在馬尼西亞(Magnesia)交戰,被羅馬打敗,被迫向羅馬納貢。[xxvi]【《但以理書》11:17-19預言的應驗!
* 安提阿古三世下令釋放被擄為奴的猶太人,並且吩咐總督支援耶路撒冷的百姓完成聖殿的重建(約瑟夫的《猶太古史》123138-144)[xxvii]

塞琉古四世-非羅帕他(Seleucus IV-Philopator;或譯:西流古四世):公元前187-175
大祭司歐尼亞斯三世 (Onias或譯:安尼亞三世、奧尼亞三世公元前185-175)
大敘利亞總督: 阿波羅尼
* 塞琉古四世讓猶太人在首都安提阿(Antioch)、亞細亞、敘利亞南部的城市具有公民身分和特權 (《猶太古史》1231-2119-128) [xxviii]


* 塞琉古四世讓總理大臣赫利奧多羅斯(Heliodorus,或譯:海里奧道拉)前往耶路撒冷要從聖殿收款至王宮府庫,這時上帝讓他看見一個騎士騎著馬,旁有兩個少年人的景象,他們攻擊他至暈倒(《馬加比二書》3: 7-36)[xxix]。塞琉古四世被赫利奧多螺絲刺殺,很可能是他弟弟安提阿古四世的預謀[xxx]【《但以理書》11:20預言的應驗!

安提阿古四世-依比芬尼 (Antiochus IV-Epiphanes,或譯:安條克四世):公元前175-164(163)年。
耶路撒冷總督腓力
大祭司:米尼老(Menelaus公元前171-161);耶孫(公元前174-171)
* 安提阿古四世奪取德米特里一世的王位。
* 安提阿古四世與托勒密六世(公元前182-146)結盟,並且將女兒嫁給他,還以敘利亞、撒瑪利亞、猶大和腓尼基當作嫁妝送給她 (《猶太古史》1214154) [xxxi]【《但以理書》11:23預言[xxxii]的應驗! 安提阿古四世與托勒密六世的結盟,所指的立約的領袖是指大祭司安尼亞三世。】
* 耶孫(Jason,又叫約書亞,希臘語即耶穌)透過向安提阿古三世行賄得到大祭司的職位(公元前174-171)。耶孫幫助國王推動希臘化政策,為安提阿古籌畫金錢,修建了希臘運動場,年輕的祭司在這裡裸體進行競技比賽 (《馬加比二書》4:7-10)[xxxiii]
* 米尼老賄賂安提阿古四世得到大祭司的職位(公元前171-161) (《馬加比二書》4:23-25) [xxxiv]
* 公元前170(169?)年,塞琉古(敘利亞)王安提阿古四世征服托勒密(埃及)王托勒密六世-非羅米他(Ptolemy VI-Philometer,公元前182-146)【《但以理書》11:24-27預言北方王率軍攻擊南方王的應驗!,此時被罷黜大祭司耶孫(Jason)叛亂,因此安提阿古四世率軍攻打耶路撒冷放逐1萬名猶太人且進入聖殿,偷去聖殿中的金壇、燈台和陳設餅桌 (《馬加比一書》120-24) [xxxv] 【《但以理書》11:28預言[xxxvi]的應驗! 所指的「北方王」就是安提阿古四世。】
* 公元前167年,安提阿古的將領雅比利(Apelles)在耶路撒冷附近的摩丁(Modin,或譯:莫得因)村命令一位祭司瑪他提亞(Mattathias)要向偶像獻祭,瑪他提亞拒絕執行並宣告自己和他的家庭將永遠遵守上帝聖約。他(他兒子?)當場殺死一位向偶像獻祭的猶太人還有安提阿古的官員和士兵,號召人們跟從他 (《馬加比一書》215-24節;《猶太古史》122268-271) [xxxvii]
* 公元前166年,瑪他提亞病逝,他死前吩咐他的兒子西門為總參謀長,兒子馬加比為統帥 (《馬加比一書》249-69節;《猶太古史》1263-4279-285) [xxxviii]
* 公元前171-168年,羅馬以安提柯王朝國王帕爾修斯與希臘城邦結盟為由發動第三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大勝,安提柯王朝分裂成四個附屬於羅馬的共和國。[xxxix]
* 公元前167年,安提阿古四世攻陷耶路撒冷之後,屠殺了數千名猶太人,以死刑禁止猶太人在聖殿獻祭,禁止守安息日、猶太律法和行割禮,在聖殿裡豎起奧林匹斯山的宙斯的祭壇。這是行毀壞可憎之事(《馬加比一書》1:41-50)[xl] (1) 公元前551年,但以理先知的異象中公山羊的四角中的一角生出的小角,這個小角毀壞萬象之君的聖所(《但以理書》8:9-12)[xli],天使解釋說這位王毀滅眾聖民(《但以理書》8:23-25)[xlii]。這個預言所指的王就是安提阿古四世! (2) 公元前536-535年,但以理先知於《但以理》11: 29-31的預言】

馬加比王朝革命時期:公元前164(165)-142年。

安提阿古五世-優怕他(Antiochus V Eupator)公元前163-162;攝政王:腓力和呂西亞相爭。
猶大(Judas),又名馬加比(Maccabeus):公元前167(165)-160年。
* 元前164(165?)年,猶太人的起義軍在馬他提亞的兒子--猶大(Judah,馬加比Maccabeus)領導下,反抗塞琉古王朝的統治,征服猶大地區與耶路撒冷。[xliii] 【《但以理書》11:33預言的應驗![xliv]
* 公元前161年,西流基王安提阿古五世處死大祭司米尼勞(Melelaus,或譯:門尼老斯) (《馬加比二書》133-8節;《猶太古史》1297383-385)[xlv]

* 公元前165年,猶大-馬加比下令潔淨聖殿,猶太人點燃了燭台上的燈,在香壇上獻香,陳設桌上放置陳設餅,又在祭壇上獻燔祭猶太人因此將基斯流月(ChasleuKislev) 25日至提別月(Teveth)2(公元前165122-9)共八日為「燭光節」(Hanukkah)(《猶太古史》1276316-326)[xlvi] 【《但以理書》8:13-148:2611:34-35預言從聖殿被汙穢到被潔淨所需的時間為2300「日夜」,是指1050[xlvii]

德米特里一世 (Demetrius I Soter,或譯:底米丟一世):公元前162-150年。

大敘利亞總督: 巴奇底(Bacchides,或譯:巴奇德、巴克西得)
大祭司:阿爾希米(Alcimus,公元前161-159)
* 德米特里一世指派阿爾希米(亞倫的後裔)為大祭司,巴奇底為省長(《馬加比一書》78-9)
* 公元前161年,德米特里一世派遣尼加諾(Nicanor,或譯:尼迦挪)攻打猶大(馬加比),後來尼加諾的軍隊大敗,尼嘉諾被殺死,猶太人以亞達月(Adar)十三日為慶祝日(《猶太古史》12104-5402-412節;《馬加比一書》726-50)[xlviii]
* 公元前160年,德米特里一世派遣巴奇底和阿爾希米帶領敘利亞部隊攻打猶大(馬加比),猶大的軍隊潰散,猶大被殺(《馬加比一書》91-18)[xlix]

* 阿爾希米大祭司逮捕保守派猶太領袖,猶大(馬加比)的軍隊與西流基軍隊交戰,後來馬加比軍隊戰敗,公元前160年,猶大(馬加比)在以拉沙(Elasa)戰役中被殺(《馬加比一書》918-19),他的弟弟約拿單繼任為首領,帶領數百名部下避入河東,於是耶路撒冷又落在希臘人手中。[l]
                                     
亞歷山大‧巴拉斯(Alexandros Balas,又稱亞歷山大.伊皮法紐):公元前150-145年。
大祭司約拿單(Jonathan,或譯:約納堂):公元前153(152)-142(143)年。
* 公元前152年,西流基王亞歷山大-巴拉斯與哈斯摩尼國建立盟友關係,設立約拿單為耶路撒冷的大祭司(《猶太古史》132245節;《馬加比一書》1126-37)[li]
* 亞歷山大.巴拉斯的將領特里夫(Trypho)擁立安提阿古六世為王,安提阿古六世與哈斯摩尼國聯盟,並承認約拿單是大祭司兼四地區的首領(《馬加比一書》1154-57節;《猶太古史》133-45144-147)[lii]
* 公元前149-146年,羅馬發動第三次布匿克戰爭,迦太基因此亡國,地中海成了羅馬的內海[liii]

哈斯摩尼王國獨立統治:公元前142-63年。
德米特里二世 (Demetrius II,或譯:底米丟二世):公元前145-140安提阿古六世-伊皮法尼丟尼修(Antiochus VI Epiphanes Dionysus:公元前143-142年;戴奧多圖斯(Diodotus),亦稱Tryphon 〔特拉方〕:公元前142-139年。
大祭司兼君王西門(Simon,或譯:息孟 ,又名泰西(Thassi)公元前142(140)-134(135))
大敘利亞總督: 阿波羅尼
* 公元前142民眾擁立西門為大祭司,猶太人不用再向西流基納貢,哈斯摩尼王國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馬加比一書》13:42;《猶太古史》第1367213-214節。)[liv],德米特里二世委任西門為大祭司(《馬加比一書》14:38)[lv]
* 西流基王德米特里二世在位時發生了叛亂,德米特里二世為了請求協助,與約拿單建立盟友關係,承認約拿單為大祭司,並且承認他們對於猶太地區以及和撒瑪利亞接壤的以法蓮、呂大(Lydda)、雅利馬太(Aramathaim)地區的所有權(《馬加比一書》1138-42節;《猶太古史》1349127-128)[lvi]。約拿單派出三千名士兵前往安提阿幫助德米特里二世平息叛亂。(《馬加比一書》1144-51節;《猶太古史》1352134節、53137-142)[lvii]
* 撒督該派(Sadducees)是所羅門所任命的聖殿祭司撒督(Zadok)的後代子孫,哈斯摩尼王朝時期,撒督該派掌握著聖殿特權,宗教上他們只相信摩西五經,不承認「口傳律法」,不相信末日後死人身體復活,文化上支持希臘化。法利賽派(Pharisees)的前驅者是參加馬加比起意的哈西迪(Hasidim),宗教上他們相信「律法」也承認「口傳律法」、「末日死後身體復活」的事,文化上反對希臘化,是代表在野的民間團體。愛賽尼派(Essenes)是來自於農牧民階層的猶太人,在哈斯摩尼王朝時代受到當權者的迫害,他們離開社會和聖殿,居住在山區和沙漠的地方。[lviii]

安提阿古七世-西底達斯(Antiochus VII Sidetes):公元前139-129年。
安提阿古八世-格賴普斯(Antiochus VIII Grypus,西底達斯的侄兒):公元前125-115年、公元前111-96年。
安提阿古九世-非羅巴特/賽齊塞努斯(Antopchus IX Philopator/ Cyzicenus):公元前115-95年。
大祭司兼君王約翰.海克納斯一世(John Hyrcanus I,或譯:若望-海爾卡努斯、希爾克努、許爾堪努斯原名:約翰‧革含Johen Girhan 公元前134(135)-104)
* 民眾擁立海克納斯一世為大祭司(《猶太古史》138230)
* 安提阿古因為西門的背叛向猶大進軍,海克納斯寫信給安提阿古要求休戰一週,安提阿古不但同意,而且還送鍍金角的公牛和金銀杯盞,供他們獻祭。海克納斯以三千他連得(talent)的銀子給安提阿古為條件解除圍攻。
* 海克納斯加入撒督該人派。(《猶太古史》13610293-296)


大祭司兼君王阿里斯托布魯斯一世(Aristobulus I,或譯:亞里多布一世、亞里斯多布公元前104-103)




德米特里三世(Demetrius III Eucaerus)公元前96-88)安提阿古十世(Antiochus X Eusebes Philopator:公元前95-92年;安提阿古十一世(Antiochus XI Epiphanes Philadelphus):公元前94-93年;腓力一世(Philip I Philadelphus):公元前94-83年;安提阿古十二世(Antiochus XII Dionysus:公元前87-83年。
大祭司兼君王亞歷山大·傑尼爾斯(Alexander Janaeus,或譯:楊紐、雅那尤斯、雅尼斯、雅拿、嚴尼,公元前103(105)-76(75))

* 塞琉古(敘利亞)王德米特里三世向哈斯摩尼王亞歷山大進攻,經過三年征戰,哈斯摩尼國王亞歷山大又回到了耶路撒冷。
* 傑尼爾斯加入撒督該派與在野的法利賽派對抗 (《猶太古史》13161405)。他在耶路撒冷殺死了6000人,將800個法利賽人釘死在十字架上(參考陳慶真)


女王:薩羅米.亞歷山德拉(Salone Alexandra,或譯:亞歷山大、亞歷姍娜 公元前76(75)-67(66))
大祭司:海克納斯。
* 哈斯摩尼國女王亞歷山德拉是亞歷山大的妻子,她自己當起國王並封自己的兒子海克納斯為大祭司(《猶太古史》(13)16(2)408-409)[lix]

* 亞歷山德拉女王與海克納斯二世支持法利賽派,與屬於撒督該派的阿里斯托布魯斯二世對抗。(《猶太古史》13216408-409)

大祭司兼王海克納斯二世(John Hrycanus II,或譯:海爾卡努斯二世、許爾堪努斯二世、希爾克努,公元前66年)。





安提阿古十三世-亞細亞蒂柯斯(Antiochus XIII Asiaticus:公元前69-前年統治到65年。
大祭司兼君王阿里斯托布魯斯二世(或譯:阿里多布二世元前66(67)-63)
* 公元前63年,羅馬統帥龐培(Pompey)率領大軍圍困耶路撒冷三個月,終於攻破了,巴勒斯坦成為羅馬的猶大省。[lx]
* 公元前37年,希律的軍隊清剿忠於哈希斯摩尼王朝繼承人安提哥那的反抗志士。
* 阿拉伯國王雅里達三世(Aretas III)派遣一支五萬人的軍隊進攻阿里斯托布魯斯二世,並且取勝(《猶太古史》141219)。羅馬將軍龐培身旁的官員斯考魯斯(Scaurus )幫助阿里斯托布魯斯二世,雅里達撤出軍隊 (《猶太古史》143329-33) [lxi]
* 公元前64年,龐培將軍平定東方後,把敘利亞歸入羅馬的版圖。





[i] 楊海軍:《失落的文明:波斯》(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55月出版),〈附錄:波斯文明大事年表〉,第171-173頁。劉增泉:《希臘史:歐洲文明的起源》(台北市: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37月出版),第46-47頁。
[ii] 馬有藻、張西平著:《新約導讀》(華人基督徒培訓供應中心出版,中國信徒佈道會製作網頁版。http://www.cctrcus.org/Book/NT/NT_Guide.pdf),第7-8頁。
[iii] Paul L. Maier原文編譯,王志勇中譯:《約瑟夫著作精選》(新北市:聖經資源中心,20089月出版),第232-234頁。
[iv] [] John H. WaltonVictor H. MathewsMark W. Chavalas編著(原書名: The IVP Bible Background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李永明、徐成德、黃楓皓翻譯:《舊約聖經背景註釋》(台北縣新店市:校園書房,2006年出版,北京: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1月出版),第1014-1015頁。
[v] 〔英〕 伯特蘭.羅素:《西方哲學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1月出版)卷二:〈天主教哲學〉,第一篇,第一章:〈猶太人的宗教發展〉。(http://www.ebaomonthly.com/window/reading/philwest/philw_32.htm)
[vi] 參閱 黃煜文翻譯:《耶路撒冷三千年》(台北市: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4月出版)[原著 Simon Sebag MontefioreJerusalem: the biography],第96頁。劉增泉:《失落的文明:巴比倫帝國》(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610月出版),第240頁。[] John H. WaltonVictor H. MathewsMark W. Chavalas編著(原書名: The IVP Bible Background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李永明、徐成德、黃楓皓翻譯:《舊約聖經背景註釋》(台北縣新店市:校園書房,2006年出版,北京: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1月出版),第1020頁。
[vii] [] John H. WaltonVictor H. MathewsMark W. Chavalas編著(原書名: The IVP Bible Background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李永明、徐成德、黃楓皓翻譯:《舊約聖經背景註釋》(台北縣新店市:校園書房,2006年出版,北京: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1月出版),第1014-1015頁。
[viii] 先知但以理的異象: 「這公山羊長得極其高大,正強壯的時候,那大角折斷了,從角的下面向天的四方長出四隻顯眼的角來。」(《但以理書》8:8) ;「那公山羊就是希臘王;兩眼當中的大角就是第一個王。至於角折斷了,又從角的下面長出四隻角,意思就是有四個國要從這國興起,只是權勢都不及它。」(《但以理書》8:21-22)
[ix] 黃煜文翻譯:《耶路撒冷三千年》(台北市: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4月出版)[原著 Simon Sebag MontefioreJerusalem: the biography],第96-97頁。
[x] 《但以理書》11:5的預言:「南方的必強盛
[xi] 翁淑玲、陳沛淇、許曉倩、劉瑋琪:《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台北市:商周出版,城邦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20132月出版),第54頁。
[xii] 參見阿巴·埃班(Abba Eban)著,閻瑞松翻譯:《猶太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74-76頁。
[xiii] 《但以理書》11:6:「過了幾年,他們必結盟,南方王的女兒必來到北方王那裏,使約生效;但這女子不能保留實力,王的力量也未能存留。這女子、帶她來的、生她的和當時扶助她的必被殺害。」
[xiv] 黃煜文翻譯:《耶路撒冷三千年》(台北市: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4月出版)[原著 Simon Sebag MontefioreJerusalem: the biography],第97頁。馬有藻:《聖經之源:抄本、版本、譯本與釋經》(香港:種籽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7月出版),第83-84頁。
[xv] 黃煜文翻譯:《耶路撒冷三千年》(台北市: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4月出版)[原著 Simon Sebag MontefioreJerusalem: the biography],第99頁。
[xvi]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30-432頁。
[xvii] [] John H. WaltonVictor H. MathewsMark W. Chavalas編著(原書名: The IVP Bible Background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李永明、徐成德、黃楓皓翻譯:《舊約聖經背景註釋》(台北縣新店市:校園書房,2006年出版,北京: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1月出版),第1021頁。
[xviii] 《但以理書》11:10-11「北方王的兒子們必動干戈,招聚許多軍兵。他要前進,如洪水氾濫;要再度爭戰,直搗南方王的堡壘。南方王必發烈怒,出來與北方王爭戰,擺列大軍;北方王的軍兵必敗在南方王的手下。」
[xix] 翁淑玲、陳沛淇、許曉倩、劉瑋琪:《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台北市:商周出版,城邦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20132月出版),第55頁。
[xx] 翁淑玲、陳沛淇、許曉倩、劉瑋琪:《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台北市:商周出版,城邦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20132月出版),第55頁。
[xxi] 翁淑玲、陳沛淇、許曉倩、劉瑋琪:《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台北市:商周出版,城邦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20132月出版),第56頁。
[xxii] [] John H. WaltonVictor H. MathewsMark W. Chavalas編著(原書名: The IVP Bible Background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李永明、徐成德、黃楓皓翻譯:《舊約聖經背景註釋》(台北縣新店市:校園書房,2006年出版,北京: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1月出版),第1021-1022頁。
[xxiii] 黃煜文翻譯:《耶路撒冷三千年》(台北市: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4月出版)[原著 Simon Sebag MontefioreJerusalem: the biography],第99頁。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27頁。有人說托勒密統治巴勒斯坦的時期為公元前301-198年,參見阿巴·埃班(Abba Eban)著,閻瑞松翻譯:《猶太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出版),第72頁。
[xxiv]  《但以理書》11:10-19「北方王的兒子們必動干戈,招聚許多軍兵。他要前進,如洪水氾濫;要再度爭戰,直搗南方王的堡壘。南方王必發烈怒,出來與北方王爭戰,擺列大軍;北方王的軍兵必敗在南方王的手下。這大軍既被掃蕩,南方王的心就自高;他雖使萬人仆倒,卻不能保持勝利。北方王要再度擺列大軍,比先前更多。過了幾年,他必率領大軍,帶極多的裝備而來。那時,必有許多人起來攻擊南方王,並且你百姓中的殘暴人要興起,應驗異象,他們卻要敗亡。北方王必來建土堆攻取堅固城,南方的軍兵抵擋不住,就是精選的部隊也無力抵擋;前來攻擊南方王的必任意而行,無人在北方王面前站立得住。他要站在那佳美之地,用手施行毀滅。他必定意傾全國之力而來,與南方王訂約,把自己的女兒給南方王為妻,企圖敗壞他的國度。這計謀卻未得逞,自己也得不到好處。其後北方王必轉頭,奪取許多海島。但有一將帥除掉北方王對人的羞辱,並且使羞辱歸到他自己身上。他必轉頭回到本地的堡壘,卻要絆跌仆倒,歸於無有。」
[xxv]  翁淑玲、陳沛淇、許曉倩、劉瑋琪:《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台北市:商周出版,城邦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20132月出版),第56頁。
[xxvi]  [] John H. WaltonVictor H. MathewsMark W. Chavalas編著(原書名: The IVP Bible Background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李永明、徐成德、黃楓皓翻譯:《舊約聖經背景註釋》(台北縣新店市:校園書房,2006年出版,北京: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1月出版),第1022頁。
[xxvii]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28-429頁。
[xxviii]  《猶太古史》(121-2)3119-128節內容的翻譯參見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26-427頁。
[xxix]  《馬加比二書》31-40節的內容翻參見 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343-346頁。
[xxx]  [] John H. WaltonVictor H. MathewsMark W. Chavalas編著(原書名: The IVP Bible Background Commentary: Old Testament),李永明、徐成德、黃楓皓翻譯:《舊約聖經背景註釋》(台北縣新店市:校園書房,2006年出版,北京: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1月出版),第1022頁。
[xxxi] 《猶太古史》1214154節內容的翻譯參見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29頁。
[xxxii] 《但以理書》11:23他與人結盟之後,卻行詭詐。跟隨他的人雖不多,他卻日漸強盛。
[xxxiii]  參見 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347頁。
[xxxiv] 參見 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348頁。
[xxxv] 陳慶真:〈兩約之間的猶太民族()〉,《舉目》32(20087月出版):第41-45頁。  黃煜文翻譯:《耶路撒冷三千年》(台北市: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4月出版)[原著 Simon Sebag MontefioreJerusalem: the biography],第103頁。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273頁。
[xxxvi] 《但以理書》11:28:「北方王必帶許多財寶回本地,但他的心反對聖約;他恣意橫行,回到本地。」
[xxxvii] 馬他提亞祭司向安提阿古派來的將軍如此回答說:「至於這個帝國裡的每個異教徒是否服從國王的命令放棄他們祖先的宗教,我全然不管,可我的兒子、我的親戚以及我本人,則要繼續遵守上帝與我們祖先所立的聖約。在上帝的幫助下,我們永遠不會拋棄祂他的律法或者違背祂的誡命。我們不會服從國王的敕令,至少我們不會改變我們的禮拜方式」(《馬加比一書》2:19-22),本段內容參見 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277-278頁。另一處在《猶太古史》的記載馬他提亞的回答是「他不會這樣做,就算其他國家都聽命於安提阿古,不論是出於害怕或想討好王,他自己和他的兒子們都不會離棄本國的宗教敬拜方式。」(《猶太古史》1262269),參見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40頁。
[xxxviii] 《馬加比一書》249-69節翻譯內容參見 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279-281頁。《猶太古史》1226279-284節、3285節翻譯內容參見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41頁。
[xxxix] 翁淑玲、陳沛淇、許曉倩、劉瑋琪:《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台北市:商周出版,城邦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20132月出版),第56頁。
[xl]  黃煜文翻譯:《耶路撒冷三千年》(台北市: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4月出版)[原著 Simon Sebag MontefioreJerusalem: the biography],第104頁。陳慶真:〈兩約之間的猶太民族()〉,《舉目》32(20087月出版):第41-45頁。  肖憲著:《聖殿長存:悠遊古猶太文明》(台北縣新店市:世潮出版有限公司,20029月出版),第92頁。《馬加比一書》1:41-50的翻譯內容:「當時安提阿哥(安提阿古)發布一道命令,規定在其帝國之內的各個民族都要拋棄原來的習俗,成為一體的人民。所有非猶太人,甚至有許多以色列人,都服從了這一敕令。他們接受了官方的邪教,向偶像獻祭,不再守安息日。國王派信使帶著敕令來到耶路撒冷以及猶太所有城鎮,命令當地人民追隨外國的風俗習慣。他命令他們,不許在聖殿裡獻燔祭、穀物祭和葡萄酒祭,強迫他們要像對待一般工作日那樣對待守安息日和節日。甚至叫他們褻瀆聖殿和聖器。強迫他們修築邪教壇、廟宇和祠堂,並且在那裏用豬和其它不潔動物獻祭。禁止他們為自己的兒子行割禮,還要求他們千方百計地把自己的儀式弄得不乾不淨,以便使他們忘卻主透過摩西賜給他們的律法,不守其一切誡命。違抗國王的敕令就要被處以死刑。」,參見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275頁。
[xli] 「從四角中的一角又長出另一隻小角,向南、向東、向佳美之地,日漸壯大。牠漸壯大,高及諸天萬象,把一些天象和星辰摔落在地,用腳踐踏。牠自高自大,自以為高及萬象之君,牠除掉經常獻給君的祭,毀壞君的聖所。因罪過的緣故,有軍隊和經常獻的祭交給牠。牠把真理拋在地上,任意而行,無往不利。」(《但以理書》8:9-14)
[xlii] 「這四國末期,惡貫滿盈的時候,必有一王興起,面貌兇惡,詭計多端。他的權柄極大,卻不是因自己的能力;他要施行驚人的毀滅,無往不利,任意而行,又要毀滅強有力的人和眾聖民。他用權術使手中的詭計成功;他的心自高自大,趁人無備的時候毀滅多人。他又起來攻擊萬君之君,至終卻非因人的手而遭毀滅。」(《但以理書》8:23-25)
[xliii] 黃煜文翻譯:《耶路撒冷三千年》(台北市: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34月出版)[原著 Simon Sebag MontefioreJerusalem: the biography],第109頁。
[xliv] 《但以理書》11:33:「民間的智慧人必訓誨許多人,然而在一段日子裏,他們必因刀劍、火燒、擄掠、搶奪而仆倒。
[xlv]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51頁。《馬加比二書》133-8節內容翻譯參見 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377頁。
[xlvi]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44-445頁。
[xlvii] 「我聽見有一位聖者說話,又有一位聖者向那說話的聖者說:『這經常獻的祭、帶來荒涼的罪過、聖所與軍隊被踐踏的異象,要持續到幾時呢?』他對我說:『要到二千三百日,聖所就必潔淨。』」(《但以理書》8:13-14) 。天使對於此異象的解釋為:「所說二千三百日的異象是真的,但你要將這異象封住,因為它關乎未來許多的日子。」(《但以理書》8:26);「他們仆倒的時候,會得到少許援助,卻有許多人用詭詐加入他們。智慧人中有些人仆倒,為要使他們受熬煉,成為潔淨、潔白,直到末了;因為還有一段日子才到所定的時期。(《但以理書》11:34-35)
[xlviii] 《馬加比一書》726-47節內容翻譯參見 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301-302頁。《猶太古史》12104-5402-412節內容翻譯參見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53-454頁。
[xlix] 《馬加比一書》91-18節內容翻譯參見 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305-306頁。
[l]《馬加比一書》918-19節內容翻譯參見 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306頁。
[li] 《馬加比一書》1126-37節內容翻譯參見 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317-318頁。《猶太古史》132245節內容翻譯參見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61頁。
[lii] 《馬加比一書》1154-57節內容翻譯參見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320頁。《猶太古史》133-45144-147節內容的翻譯參見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70頁。
[liii]  翁淑玲、陳沛淇、許曉倩、劉瑋琪:《用年表讀通世界歷史》(台北市:商周出版,城邦文化事業出版有限公司,20132月出版),第55頁。
[liv] 《馬加比一書》13213-214節內容翻譯參見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327頁。《猶太古史》1367213-214節內容翻譯參見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77頁。肖憲著:《聖殿長存:悠遊古猶太文明》(台北縣新店市:世潮出版有限公司,20029月出版),第95頁。
[lv] 《馬加比一書》1438節內容翻譯參見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331頁。
[lvi]        《馬加比一書》1138-42節內容翻譯參見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318-319頁。《猶太古史》1349127-128內容翻譯參見《猶太古史》132245節內容翻譯參見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68頁。
[lvii] 《猶太古史》1352134節、3137-142節內容翻譯參見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69-470頁。《馬加比一書》1144-51節內容翻譯參見張久宣翻譯:《聖經後典》(北京市:商務印書館,19878月出版;原書為由美國聖經協會於1979年出版的GOOD NEWS BIBLE With Deuterocanonicals/Apocrypha: The Bible in Today’s English Version Catholic Study Edition),第319頁。
[lviii] 肖憲著:《聖殿長存:悠遊古猶太文明》(台北縣新店市:世潮出版有限公司,20029月出版),第96-98頁。
[lix] 《猶太古史》13162408-409節內容翻譯參見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498頁。
[lx] 肖憲著:《聖殿長存:悠遊古猶太文明》(台北縣新店市:世潮出版有限公司,20029月出版),第98頁。
[lxi] 《猶太古史》142119節、229-33節內容翻譯參見 約瑟夫(Flavius Josephus)著作,郝萬以嘉編輯:《猶太古史紀》(台中市:信心聖經神學院,20138月出版),第503-504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