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7日 星期三

從聖經、神話中「死後復活」、「升天」敘事的探討


前言


ㄧ、《聖經》中的復活、升天

(ㄧ)以利亞升天

  1. 以利亞升天記載在《列王記下》,而且,以利亞是活著升天的!
Aliyah是基列地的提斯比人(《列王紀上》17章1節),以色列王國亞哈王(Ahab)與耶洗別(Jezebel)時代的先知,在迦密山挑戰450名巴力先知、呼求天火燒祭、使死人復活、呼風喚雨等,最後以利亞是活著升天的:「他們邊走邊說話的時候,看哪,有火馬和火焰車出現,把二人隔開,以利亞就乘旋風升天去了。」(列王紀下 2章11)[1](圖一)

圖一、火馬車接引以利亞升天



  1. 瑪拉基書預言以利亞再來
「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要差遣以利亞先知到你們那裏去。 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兒女的心轉向父親,免得我來詛咒這地。」(瑪拉基書 4章5-6節)[2];
在猶未教末世論中,以利亞是彌賽亞(基督)的前驅者。在《塔米德》(Talmud)、《宗教奧義》(Sod)與後來的卡巴拉(Kabbalah)著作中,以利亞被認為是神的使者(Malakh)、靈性教師與啟示者。

3.《新約聖經》中記載:天使對撒加利亞說施洗者約翰就是那要再來的以利亞

「他將有以利亞的精神和能力,走在主的前面,叫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向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迎接他的百姓。」(路加福音 1章:17節)[3];


4. 耶穌說施洗約翰是末世要再來的以利亞

(1)「以利亞的確先來復興萬事。經上不是指著人子說,他要受許多的苦和被人輕慢嗎?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他們任意待他,正如經上指著他說的。」(馬可福音9章12-13節)[4];


(2)「我實在告訴你們,凡女子所生的,沒有一個比施洗約翰大;但在天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 從施洗約翰的日子到今天,天國受到強烈的攻擊,強者奪取它。 眾先知和律法,直到約翰為止,都說了預言。 如果你們願意接受,這人就是那要來的以利亞。」(馬太福音 11章11-14節)[5];


(3)「可是我告訴你們,以利亞已經來了,人不認識他,反倒任意待他。人子也將這樣受他們的苦。」 門徒這才明白耶穌所說的是指施洗的約翰。」(馬太福音 17章12-13節)[6];


(4)「他(約翰)將有以利亞的精神和能力,走在主(耶穌)的前面,叫父親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向義人的智慧,又為主(耶穌)預備迎接他的百姓。」(路加福音1章17節)[7];

(5)「⋯⋯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以利亞與我們是同樣性情的人,他懇切地祈求不要下雨,地上就三年六個月沒有下雨。 他又禱告,天就降下雨來,地就有了出產。」(雅各書 5章16-18節)[8]。

5. 古猶太教著作中的以利亞

(1)《便西拉智訓》(The wisdom of Ben Sira,猶太學者Jesus ben Sira 所著,約成書於公元前180年; 基督教次經,被天主教、東正教列為正典) 48章1-12節中稱呼以利亞為如火焰般的先知,並將來要復興雅各(以色列)。
(2)《以斯拉續篇下卷》(Fourth Ezra/2Esdras,約為公元100年成書;基督教次經) 預言末日時將有人回歸,且升上無需嚐死果。「凡被接納的人,從出生以來未曾嚐過死亡的,將看見這些事。」(《以斯拉續篇下卷》65章26節);
(3)在死海古卷4Q382 (4Qpapyrus paraphrase kings,《列王記釋義書》)碎片9號記載:「先知的子孫們對以利沙說: 你知道今天主會帶走你的師父嗎?他回答: 我知道。以利亞對以利沙說: 留在這裡,吾兒;因為主派遣我到遠方的伯特利去。但以利沙說: 因為主是永生的,我必不會離開你。(於是他們前往伯特利....)

這段文字與《列王紀下》2章1-3節相似:「耶和華要用旋風接以利亞升天的時候,以利亞與以利沙從吉甲往前行。 以利亞對以利沙說:「耶和華差遣我往伯特利去,你可以留在這裏。」以利沙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又指著你的性命起誓,我必不離開你。」於是二人下到伯特利。 在伯特利的先知的門徒出來,到以利沙那裏,對他說:「耶和華今日要接你的師父離開你,你知不知道?」他說:「我知道,你們不要作聲。」」(列王紀下‬ ‭2章1-3‬節)(表ㄧ);
表ㄧ、

比較項目

列王紀下2章1-3節馬索拉抄本

4Q382碎片9

對先知門徒的稱呼

先知的門徒(先知的子孫們)

先知的子孫們?

以利沙的回應

我知道,你們不要作聲

我知道

以利亞的指示

你可以在這裡等候,因為耶和華差我往伯特利去。

留在這裡,吾兒;因為主派遣我到遠方的伯特利去。

以利沙對以利亞的回答

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又敢在你面前起誓,我必不離開你!

因為主是永生的,我必不會離開你。



(碎片31號:) ...偉大,將他們交付各國手裡...最後將有強者興起.....為所有的零....先知們.... 」這段內容反映出百姓相信先知以利亞會在末日回歸[9]。(圖二)

圖二、死海古卷4Q382(列王紀釋義書)碎片




6. 以利亞的議題意外地引起多方爭論

從神學角度來看,以利亞是一個「真正的人」,但因上帝特殊的恩典,他「活著升天」是為了完成末世或救恩歷史中的特殊使命,代表一種「義人得永生」的預表。基督宗教(天主教、東正教、新教)大多否定人類可以「靈魂輪迴」、「投胎轉世」的觀念,而否認施洗約翰是以利亞的轉世,只說施洗約翰擁有以利亞的「心志」,照諾斯底(神秘)教派、佛教、道教、印度教的解釋,為以利亞轉世投胎到撒迦利亞的妻子以利沙伯(Elizabeth)的子宮裡。

(二)四福音書記載耶穌復活


四福音書對於耶穌被釘十字架後,死後的身體復活的見證(表二)如下分述:
  1. 馬可福音的記載耶穌復活


「過了安息日,抹大拉的馬利亞、雅各的母親馬利亞,和撒羅米,買了香料,要去膏耶穌的身體。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太陽出來後,她們來到墳墓那裏, 彼此說:「誰要替我們把石頭從墓門滾開呢?」 她們抬頭一看,看見石頭已經滾開了,原來那石頭很大。 她們進了墳墓,看見一個年輕人坐在右邊,穿著白袍,就很驚奇。 那年輕人對她們說:「不要驚慌!你們尋找那釘十字架的拿撒勒人耶穌,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裏。來看安放他的地方。」(馬可福音 16:1-6)[10];
  1. 馬太福音的記載耶穌復活


「安息日過後,七日的第一日(星期天),天快亮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和另一個馬利亞來看墳墓。 忽然,地大震動;因為有主的一個使者從天上下來,把石頭滾開,坐在上面。 他的相貌如同閃電,衣服潔白如雪。 看守的人嚇得渾身顫抖,甚至和死人一樣。 天使回應婦女說:「不要害怕!我知道你們是尋找那釘十字架的耶穌。 他不在這裏,照他所說的,他已經復活了。你們來!看看安放他的地方。 快去告訴他的門徒,說他已從死人中復活了,並且要比你們先到加利利去,在那裏你們會看見他。看哪!我已經告訴你們了。」」(馬太福音 28:1-7)[11];
  1. 路加福音的記載耶穌復活
「七日的第一日,黎明的時候,那些婦女帶著所預備的香料來到墳墓那裏, 發現石頭已經從墳墓滾開了, 她們就進去,只是不見主耶穌的身體。 正在為這事困惑的時候,忽然有兩個人站在旁邊,衣服放光。 婦女們非常害怕,就俯伏在地上。那兩個人對她們說:「為甚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 他不在這裏,已經復活了。要記得他還在加利利的時候怎樣告訴你們的,⋯⋯⋯ 把這些事告訴使徒的有抹大拉的馬利亞、約亞拿,和雅各的母親馬利亞,還有跟她們在一起的婦女。」(路加福音 24:1- 10)[12];
  1. 約翰福音書的記載耶穌復活
「七日的第一日清早,天還黑的時候,抹大拉的馬利亞來到墳墓,看見石頭已從墳墓挪開了, ⋯⋯馬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面哭。她哭的時候,低頭往墳墓裏看, 看見兩個天使穿著白衣,在安放耶穌身體的地方坐著,一個在頭,一個在腳。 ⋯⋯她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在那裏,卻不知道他是耶穌。 耶穌問她:「婦人,你為甚麼哭?你找誰?」馬利亞以為他是看園子的⋯⋯耶穌對她說:「馬利亞。」馬利亞轉過身來,用希伯來話對他說:「拉波尼(老師)!」 耶穌對她說:「不要拉住我,因為我還沒有升上去見我的父。你到我弟兄那裏去告訴他們,我要升上去見我的父,也是你們的父,見我的上帝,也是你們的上帝。」」(約翰福音 20章1-17節)[13]。


表二、四福音書記載的耶穌復活事件

比較項目

馬可

馬太

路加

約翰

發生在星期日

 七日的第一日

 七日的第一日

 七日的第一日

 七日的第一日

發生的時辰

清早

天快亮

黎明

清早

第一位目擊者

抹大拉的瑪利亞、雅各的母親瑪利亞、撒羅米

抹大拉的馬利亞、馬利亞

抹大拉的馬利亞、雅各的母親馬利亞、約亞拿、婦女?

抹大拉的馬利亞

天使宣告耶穌復活

ㄧ個穿白袍的年輕人

主的使者

兩個穿著會發光衣服的人

兩個穿白衣的天使

婦女來墳墓時石頭是否已滾開

耶穌是否出現在墳墓外面?

(未提)

(三)耶穌復活後在地上停留四十天後升天

  1. 耶穌死後復活的見證人
耶穌死後復活,在地上顯現了四十天,向他的門徒和跟隨者顯現,這些見證耶穌復活的人包括:馬利亞和幾位婦女(馬太28章9-10節)[14]、以馬忤斯路上的兩位門徒(路加福音24章13-35節)[15]、十一使徒與其他門徒(約翰福音20、21章)[16]、五百多弟兄(哥林多前書15章6節)[17]。 使徒保羅如此說: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並且明顯我們是為上帝妄作見證的,因我們見證上帝是叫基督復活了。若死人真不復活,上帝也就沒有叫基督復活了。因為死人若不復活,基督也就沒有復活了。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裏。就是在基督裏睡了的人也滅亡了。我們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眾人更可憐。(歌林多前書15章14-19節)[18]
  1. 耶穌升天的記載
(1)「他受害以後,用許多確據向使徒顯明自己是活著的,在四十天之中向他們顯現,並講說上帝國的事。⋯⋯ 他們聚集的時候⋯⋯ 說了這些話,他們正看的時候,有一朵雲彩從他開始眼前把他接去。他升上去的時候,他們定睛望天,看哪,有兩個人身穿白衣站在他們旁邊, 說:「加利利人哪,你們為甚麼站著望天呢?這離開你們被接升天的耶穌,你們見他怎樣升上天去,他也要怎樣來臨。」」(使徒行傳 1章3-11節)[19](圖三);


(2)但耶穌卻說「除了從天降下的人子,沒有人升過天。」(約翰福音 3章13節)[20]。

圖三、死後復活的耶穌在地上停留四十天後被雲彩接引升天




3.耶穌的「道成肉身、死後復活、升天」,成為《古羅馬信經》、《使徒信經》的重要內容:


(1)《古羅馬信經》(Old Roman Symbol,公元2-4世紀的拉丁教會):「我信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我們的主;他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第三天從死裡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的右邊;將來要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與死人。」[21]
(2)《使徒信經》(Symbolum Apotolorum,公元390年成書):「我信我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被釘於十字架,受死,埋葬;降在陰間;第三天從死裡復活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邊;將來必從那裡降臨,審判活人死人。」[22]


(3)和《古羅馬信經》比較,《使徒信經》多了「降在陰間」的字句,但是《新約聖經》是否記載耶穌死後「降在陰間」的說法呢?
「因為基督也曾一次為罪受苦 , 就是義的代替不義的, 為要引領你們到上帝面前。 在肉體裏,他被治死; 但在靈裏,他復活了。 他藉這靈也曾去向那些在監獄裏的靈傳道, 就是那些從前在挪亞預備方舟、上帝容忍等待的時候不信從的人。⋯⋯」(彼得前書 3章18-20節)[23];
「既然大衛是先知,他知道上帝曾向他起誓,要從他的後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寶座上。 他預先看見了,就講論基督的復活,說: 『他不被撇在陰間; 他的肉身也不見朽壞。』 這耶穌,上帝已經使他復活了,我們都是這事的見證人。」(使徒行傳 2章30-32節)[24]

4. 《古蘭經》記載的耶穌(爾薩)復活、升天


你應當在這部經典裡提及麥爾彥(馬利亞),當日她離開了家屬到東邊一個地方。她用一個帷幕遮蓋著,不讓人看見她。我使我的精神到她面前,他就對她顯現成一個勻稱的人。她說:「我的確求庇於至仁主,免遭你的侵犯,如果你是敬畏的。」她說:「任何人沒有接觸過我,我又不是失節的,我怎麼會有兒子呢?」(伊斯蘭教也承認耶穌是童女生子)他說:「事實是像這樣的,你的主說:這對於我是容易的。我要以他為世人的跡象為從我發出的恩惠,這是已經判決的事情。」她就懷了孕,於是她退避到一個僻遠的地方。陣痛迫使她來到一棵椰棗樹旁......她抱著嬰兒來見她的族人,他們說:「麥爾彥(馬利亞) 啊!你確已做了一件奇事。哈倫(亞倫)的妹妹(指亞倫的妹妹米利暗)啊!你父親不是缺德的,你母親不是失節的。」她就指一指那個嬰兒,他們說:「我們怎能對搖籃裡的嬰兒說話呢?」那嬰兒說:「我確是安拉(上帝)的僕人,他要把經典賞賜我,要使我做先知,要使我無論在哪裡都是有福的,並且囑咐我,只要活著就要謹守拜功(禱告),完納天課(施捨),(他使我)孝敬我的母親,他沒有使我做霸道的、薄命的人。我在出生之日、死亡日、復活日,都享受和平。」這就是麥爾彥(馬利亞)的兒子爾薩(耶穌),這是他們所爭論的真理之言。(《古蘭經》19章16-34節)[25]
「不然,安拉已把他擢升到自己那裡。安拉是萬能的,是至睿的。信奉天經的人,在他未死之前,沒有一個不信仰他的,在復活日他要作證他們。」(《古蘭經》4章158-159節) [26]
《古蘭經》也承認耶穌是藉由童女馬利亞(麥爾彥)生子,而且透過聖靈(我的精神)讓馬利亞感孕,《古蘭經》說耶穌(爾薩) 是安拉(上帝) 所「發出的恩惠」,也承認耶穌的死、死後復活、升天。

二、古美索不達米亞(蘇美—巴比倫)

伊南娜(Inanna)是蘇美神話中最重要的女神之一,同時也是愛與戰爭、豐饒與金星之神。她死後復活的神話最著名的版本記載於蘇美詩歌《伊南娜降至冥府》(Inanna’s Descent to the Netherworld),這是世界上關於死後復活的最早的神話之一。伊南娜決定前往冥界,探望她的姊姊厄瑞什基伽勒(Ereshkigal)——冥界女王。她穿上神聖的服飾與寶飾,但冥界的規定,通過冥界的七道門,每過一門就需先卸下一件衣飾,到達最深處時已全身赤裸。她在冥界被審判,最終遭到處決死亡,其屍體懸掛在鉤子上。整個世界因她的死亡而陷入荒蕪與不孕。伊南娜曾預言,若三日三夜未返回,應呼求恩基(Enki)——智慧與水之神。恩基派出兩個中性、無性的小靈(galla)潛入冥界,透過哀悼厄瑞什基伽勒的痛苦,成功讓她感動,同意讓伊南娜復活。她被灑上生命之水與生命之糧,復生後返回地面。然而,根據冥界法則,她必須找到一位替死者才能真正離開。她回到地面後,發現其丈夫杜穆濟(Dumuzi)未表悲痛。憤怒的她決定讓他成為自己的替死者。最終,透過神明調解,杜穆濟與其姊格什提南娜(Geshtinanna)輪流在冥界與人間度過半年,當春、夏時杜穆濟重返人間,當秋、冬時他返回冥界。[27](圖四)

圖四、金星女神伊南娜降至冥府




三、古埃及文明—歐西里斯(Osiris)

歐西里斯(Osiris) 是地神蓋布(Geb)與天神努特(Nut) 的長子,他和他的妹妹艾希斯(Isis) 結為夫妻,埃及冥界之王,被他的弟弟—混亂之神(對應火星或土星神)—賽特(Seth) 封釘在棺櫃裡面丟到尼羅河中謀殺,但其妻—智慧女神(月亮神)—艾西斯(Isis) 在腓尼基找到他的屍體,並帶回埃及,卻又被賽特分屍肢解成十四塊,伊西斯和她的姊妹(賽特的的妹妹和妻子) 萘芙蒂斯(Nephthys) 重新收集、拼合奧西里斯的屍塊,但生殖器被魚吞掉了,找不到,於是伊西斯造了ㄧ個替代品,伊西斯使歐西里斯的屍體復活,又和復活的歐西里斯交合,生下—光明之神(地上的太陽神)—荷魯斯(Horus),荷魯斯長大後為父親報仇,爭奪賽特的王位。[28](圖五)

圖五、Osiris是古埃及冥間的審判者




四、古希臘—羅馬神話

赫拉克勒斯(Heracles,羅馬名Hercules)他是宙斯(Zeus)與凡人女子阿爾克墨涅(Alcmene)之子,因此具備半神之身。赫拉克勒斯出生後,宙斯的正妻赫拉(Hera)派兩條毒蛇去殺嬰兒赫拉克勒斯,但他徒手扼殺牠們。赫拉克勒斯成年後因赫拉的詛咒一時發瘋,誤殺了自己的妻子墨加拉(Megara)和孩子。為了贖罪,他前往邁錫尼王歐律斯透斯(Eurystheus),接受命令完成十二項幾乎不可能的任務,這十二個任務分別為: (1) 殺死涅墨亞獅子(Nemean Lion)、(2) 殺死九頭蛇海德拉(Lernaean Hydra)、(3) 捕捉刻律涅的金角鹿(Ceryneian Hind) 、(4) 捕捉厄律曼托斯野豬(Erymanthian Boar)、(5) 清洗奧革阿斯的牛圈(Augean Stables) 、(6) 殺死斯廷法利亞湖的食人鳥(Stymphalian Birds) 、(7) 捕捉克里特島的公牛 、(8) 馴服狄俄墨得斯(Diomedes) 的食人馬 、(9) 奪取亞馬遜女王的腰帶 、(10) 奪取革律翁的牛群、(11) 採摘赫斯佩里得斯(Hesperides)的金蘋果、(12) 帶回地獄三頭犬刻耳柏洛斯(Cerberus)。後來又參與特洛伊戰爭前的戰鬥、拯救被獻祭的人等。晚年時,他穿上妻子代伊阿涅拉(Deianira) 誤給的有毒披風,身心劇痛,選擇自焚了結。宙斯將他升上奧林匹斯山,賜予永生,赫拉也最終與他和解,並將女兒赫柏(Hebe)嫁給他。[29]

五、中國的死後復活神話

(一) 《山海經》有記載夏王啟(開明)乘兩龍的故事

1.首先我們看一下古文獻記載夏後啟的原文

(1)《山海經》〈海外西經〉:୮大樂之野,夏后啟於此儛九代;乘兩龍,雲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在大運山北。一曰大遺之野。」[30](圖六)神話傳說中的夏啟具有神秘而威嚴的形象,乘龍上天並獲得天上樂曲的故事,突顯了他與天界的聯繫。

圖六、夏后啟乘龍車升天(明代蔣應鎬繪圖)



(2)《山海經》〈大荒西經〉:୮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兩青蛇,乘兩龍,名曰夏后開(啟)。開上三嬪于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31],夏后開(啟)佩戴兩條青蛇為耳飾,乘坐兩條龍,三次上天,從天帝那裡獲得了《九辯》和《九歌》這兩部樂曲,並在名為「天穆之野」的高地上開始演唱《九招》。

3.中國神話大師袁珂(公元1916-2001年) 應該是根據上述的記載,整理敘述夏啟的故事:「夏代開國的第一個君主,是禹;繼承禹做了國君的,是禹的兒子啟。他就是從那嵩高山腳下,變作石頭的母親的裂開的肚子裡生出來的。這位啟,他原是神和人間女兒所生的兒子,雖不全是神,但也算是一個神性的英雄。我們來看看他的狀貌: 耳朵上掛兩條青蛇,駕兩條龍,三層雲簇擁著他;他的左手拿了一把羽傘,右手握著一個玉環,還有一只玉璜佩在身上;這儀容是多麼俊偉!據說他曾經三次乘飛龍上天,到天帝那裏去做賓客,就把天庭的樂章《九辯》和《九歌》偷偷地記下來,帶到人間,改作了一遍,成為《九招》,也就是《九韶》,在高一萬六千尺的大穆之野,叫樂師在那裏開始第一次的演奏。後來又根據這支曲子,寫做歌舞劇的形式,吩咐歌童舞女手裡拿著牛尾巴,在大運山北方的大樂之野表演起來。」[32]

(二) 甲骨文卜辭中的祖先的「賓于帝」

1.在古老的中國,商朝人在龜殼上刻下了他們的先王「小乙」的安葬日甲辰,並且卜問祈求甲日的先王「大甲」護佑埋在地中的先王小乙,並且相信「小乙」在乙日(第二天)升天「賓於帝」,所謂的「賓於帝」就是朝見上帝(《甲骨文合集》1402)。
《甲骨文合集》(所收錄的甲骨文卜辭大概屬於晚傷的武丁至帝辛時期(大約公元前1250年-前1046年)1402正拓片的釋文:
「甲辰卜,殼貞:翌乙已出(侑)于父乙牢用。貞:咸(成)賓于帝?貞:咸(成)不賓于帝?貞:大甲賓于咸(成)?貞:大甲不賓于〔咸〕(成)?甲辰卜,殼貞:下乙賓于咸(成)?貞:下乙不賓于咸(成)?貞:大[甲」賓于帝?貞:大甲不賓于帝?貞:下乙〔賓〕于帝?貞:下乙不賓于帝?」[33]
(圖七)

圖七、《甲骨文合集》1402正拓印



殷商卜辭記載,提到商朝的開國先王「咸」(唐;湯;大乙,公元前1617-前1587年在位)、第三任君王「大甲」(太甲,公元前1560-前1530年在位)、第十九任君王「下乙」(祖乙,公元前1191-前1171年在位)是否死後「賓于帝」(升天到上帝的居所做客),原來中國人也相信人死後會復活、升天、回到上帝的懷裡。


(二) 黃帝升天的神話故事


  1. 黃帝登雲天的故事最早的記載可能是在戰國中期

(1)《莊子》〈大宗師〉(《莊子》成書於戰國中晚期(公元前4-前3世紀,〈大宗師〉篇屬於內七篇接近莊子本人所作),上面記載:「黃帝得之(道),以登雲天」[34],這可能是最早記載黃帝升天的文獻,說明黃帝升天的神話在戰國中期以前已經流傳(圖八);

圖八、《莊子》〈大宗師〉記載黃帝得道以登雲天




(2)《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成書於戰國晚期,西漢初定型):「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35],《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記載的黃帝「成而登天」,ㄧ般人會將「登天」和「死亡」聯想。


  1. 黃帝的壽命
(1)《史記》(西漢司馬遷撰寫,約成書於公元前91年)〈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36],「生」指0~3歲;「弱」指3~8歲;「幼」指8~15歲;「長」指15歲以後;「成」指20歲以後,這裡沒有提及黃帝去逝死亡的事情


(2)《史記》〈封禪書〉、〈孝武本紀〉:「(黃)帝得寶鼎神筴(策),是己酉朔旦冬至,得天之紀,終而復始。』於是黃帝迎日推筴(策),後率二十得朔旦冬至,凡二十推,三百八十年。黃帝僊登于天。」[37](圖九),「僊」的意思,《說文解字》的解釋為「長生僊去」、「真:僊人變形而登天」,「僊登」的意思是以神仙之姿升入天界,達成長生不死,得道成神之境。黃帝的壽命可能有三百八十年

圖九、《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三百八十年僊登于天




(3)《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崩,葬於橋山」[38],未交代黃帝的年紀;
(4)《竹書紀年》〈黃帝〉:「一百年,地裂。帝陟」[39]
(5)《大戴禮記》〈五帝德〉記載孔子的學生宰我以榮伊說的「黃帝三百年」詢問孔子,他懷疑黃帝不是「人」或是「神」?孔子認為黃帝是上古(尚)的人,他不知道,也無法回答這個問題。[40]
(6)《孔子家語》〈五帝德〉也記載類似於《大戴禮記》〈五帝德〉宰我和孔子的這段對話,但這裡孔子做了「理性化」的說明:「民賴其利,百年而死;民畏其神,百年而亡;民用其教,百年而移。故曰:黃帝三百年。」[41]
綜合上述的文獻記載,可以大略回溯黃帝的壽命,朝理性化認定是「一百歲」,朝神話方向認定應是「三百八十歲」。

3.《史記》等文獻記載黃帝乘龍上天的故事

《史記》〈封禪書〉:「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胡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42](圖十);

圖十、《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乘龍升天的故事

《史記》〈孝武本紀〉:「黃帝采首山銅,鑄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龍七十餘人,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龍胡髯號。」[43]


《漢書》〈郊祀志上〉:「黃帝采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胡敘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龍七十餘人,龍乃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敘,龍敘拔,墯,墯黃帝之弓。百姓卬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龍敘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日鼎湖,其弓日烏號。」[44];
《列仙傳》(西漢劉向編撰)〈黃帝〉:「黃帝采首山之銅,鑄鼎於荊山之下,鼎成,有龍垂鬍髯下迎帝,乃昇天。群臣百僚悉持龍髯,從帝而升,攀帝弓及龍髯,拔而弓墜,群臣不得從,望帝而悲號。」[45];
《抱朴子》(東晉葛洪著作)〈微旨》:「而俗人聞黃帝以千二百女昇天,便謂黃帝單以此事致長生,而不知黃帝於荊山之下,鼎湖之上,飛九丹成,乃乘龍登天也。黃帝自可有千二百女耳,而非單行之所由也。」[46]
中國神話大師袁珂(公元1916-2001年) 應是根據上述的記載作了以下的描述: 「黃帝一面到處旅行,一面叫人去開採首山的銅,搬到荊山腳下去鑄鼎,用來作為他戰勝蚩尤的永遠紀念,....黃帝就把這寶鼎來陳列在荊山腳下,在那裏開了一個祝賀寶鼎鑄成的慶功大會。到時候,天上諸神和八方的百姓都來了,真可算是人神濟濟,熱鬧非常。在慶功會的儀式進行的中途,忽然來了一條神龍,披著金光閃閃的甲,從雲裡探下它的半截身子來,把它下巴上的鬍鬚一直垂到寶鼎上,黃帝知道來迎接他回天庭的使者到來了,就帶著和他一同下凡的諸天神一共七十多個,縱身入雲,跨上神龍的背,冉冉朝高天升去。下方的一些小國王和老百姓看見黃帝乘龍登天,也都想跟隨黃帝一同上去。大家沒法子騎上龍的背,只得爭先恐後地去拉那龍的鬍鬚,龍鬚經不住這麼多人亂拉亂扯,紛紛墜落下來,連掛在龍鬚上的黃帝的那張寶弓也給拉掉下來了。跌在地上的國王和老百姓們只得有的抱住那張弓,有的握住龍的鬍鬚,悲哀的號叫。後來就叫那張弓叫做烏號,叫那個地方做鼎胡鼎胡的意思就是寶鼎上的龍鬍鬚。...」[47](圖十一)

圖十一、出土於江蘇徐州銅山縣苗山漢墓的「黃帝升天圖」




六、結語

(ㄧ)升天的不同形式的比較

我將耶穌、以利亞升天的形式,與中國、希臘流傳的升天形式做了ㄧ番比較(表三),得知:

1.黃帝的「僊登」方式較接近於《聖經》中以利亞的活著升天的方式;

2. 耶穌(Jesus)與蘇美爾神話中的金星神伊南娜(Inanna) 都有明確「死亡、降冥 、復活、升天」的過程;
3.耶穌與赫剌克勒斯(Heracles)、王子喬、劉安(白日升天型)都有肉身升天,被神接引或自升,差異是:耶穌經歷死亡與復活,而赫刺克勒斯沒有;
4. 赫拉克勒斯(Heracles) 接近耶穌的神化人類形象,但沒有復活與再來;
5.耶穌的敘事結合了Inanna的「冥界復生」、Heracles的「肉身升天」、Elijah的「再臨預言」,因此在文化史上是獨特的複合原型。



表三、升天例子的比較


代表人物

升天形式

是否死亡

是否復活

是否肉身升天

是否與神同在

是否公開見證

是否預言再來

文獻記載

耶穌(Jesus)

升天

是(被釘死)

是(死後身體復活)

是(乘雲)

是(末世再來預言)

《新約聖經》

以利亞(Elijah)

升天

否(未死)

是(活著升天)

是(以利沙見)

是(末世再來預言)

《舊約聖經》〈列王記下〉

伊南娜(Enanna,金星神)

升天

否(靈體)

否(神話內在敘述)

是(死後復生)

是(眾神共議)

否(神話內在見證)

美索不達米亞神話

赫拉克勒斯(Heracles)

升天

否(痛苦死後升天)

是(封為神)

是(奧林匹斯接引)

希臘神話

黃帝(土星帝)、赤松子

僊登

多是(騎龍)

不ㄧ定

《史記》〈五帝本紀〉、《列子》〈湯問〉

王子喬、劉安、葛玄

白日昇天

否(未死即升)

是(成神)

少(有,王子喬靈示再來)

《神仙傳》、《列仙傳》、《抱朴子》、《上清經》

張道陵、呂洞賓

登真

可靈、可形

《山洞經》、《真誥》、《歷世真仙體道通鑑》

費長房、左慈、魏伯陽

尸解

表面是,實為變化

是(形死神活)

不詳

《神仙傳》、《後漢書》、《周易參同契》


(二)跨文化的綜合歸納

依照上述的比較,我們可以將這些「升天」的類型分類為五種類型,分別為君主神化、義人接引、犧牲復活、修煉羽化、神獸接引等五種類型(profiles)(表四),而這五種類型又可以抽離出兩個主要的類型,如下分述:

1.黃帝的升天故事與以利亞的升天較接近

黃帝(中國的土星神)升天故事的類型是屬於君主神化型、義人接引型、神獸接引型,基本上和以利亞升天的類型(義人接引型、神獸接引型)較為相近,都屬於未死升天的、義人接引和神獸接引的類型。

2.而耶穌死後復活、升天的故事較接近蘇美爾的金星神伊南娜

耶穌的升天類型和金星神伊南娜的類似,都是「犧牲復活型」,這其實是有深層意義的。以下是兩者的比較:
(1)耶穌自稱「⋯⋯我(耶穌)是明亮的晨星。」(啟示錄 22章16節)[48],「晨星」就是金星的意思。
(2)金星出現的時間在天將明未明的黎明、天將黑未黑的黃昏,象徵裁判、審判的意思,在中國,金星神(太白)的象徵的是刑罰、司法。《國語》《〈晉語二〉:有神人面白毛虎爪,執鉞立于西阿,公懼而走。神曰:「無走!帝命曰:『使晉襲于爾門。』」公拜稽首,覺,召史囂占之,對曰:「如君之言,則蓐收也,天之刑神也,天事官成。」[49]金星神蓐收是少昊帝的屬神,他是「天之刑神」。
(3)耶穌司掌人類死後審判、司法,
「父不審判任何人,而是把審判的事全交給子,」(約翰福音 5章22節);「在那日,上帝要藉著基督耶穌,按照我所傳的福音,審判人隱藏的事。」(羅馬書 2章16節)[50];


人子在他榮耀裏,同著眾天使來臨的時候,要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 萬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們分別出來,好像牧人分別綿羊、山羊一般, 把綿羊安置在右邊,山羊在左邊。 ⋯⋯這些人要往永刑裏去;那些義人要往永生裏去。」(馬太福音‬ ‭25章31-46‬節)[51],「人子」是指基督

「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要藉著他所設立的人按公義審判天下,並且使他從死人中復活,給萬人作可信的憑據。」(使徒行傳 17章31節)[52]

《以諾一書》第46–52章中描繪「人子」(Son of Man)要審判列國、義人復活。「看哪,他帶著他的千萬聖者降臨,要在眾人身上施行審判。他要消滅惡人,並要按各人所行的斥責眾人,他要審判罪人和惡人所犯的罪。」(以諾壹書1章9節)。[53](圖十二);

圖十二、在死海第四個洞穴發現的以諾書羊皮抄本(約在公元前2世紀)




「亞當的七世孫以諾曾預言這些人說:『看哪,主帶著他的千萬聖者來臨,要審判眾人,證實一切不敬虔的人所妄行一切不敬虔的事,又證實不敬虔的罪人所說頂撞他的剛愎的話。』」(猶大書 1章14-15節)[54];

表四、升天案例的類型歸納


類型

學術對應術語

特徵描述

代表人物/文本

所屬文化

君主神化

Apotheosis/Imperial Deification

死後或升天後神格化,常為統治者

羅馬皇帝、秦始皇傳說、赫拉克勒斯、黃帝、堯

希臘、羅馬、中國

義人接引

Translation without Death/Righteous Ascent

無死直接升天,被神或天使接引

以諾(創5:24)、以利亞(王下2)、瑪利亞、黃帝(土星帝)

希伯來聖經、次經、天主教、中國

犧牲復活

Death and Resurrection followed by Ascension

經歷死亡,復活後升天

耶穌伊南娜(蘇美爾金星神)、奧西里斯(冥神)、密特拉

基督宗教、蘇美爾、古埃及、波斯

修煉羽化

Alchemical / Daoist Immortal Ascent

經長期修煉(煉丹、持咒等)後身化飛升

王子喬、赤松子、葛洪(抱朴子)

道教、中國方術

神獸接引

Chariot / Beast Ascent

特定神獸、火馬、鳳凰、龍等來接引升天

以利亞(火馬)、黃帝(龍)、老子(青牛)、王子喬(鶴)

中國、希伯來


參考文獻:

[1]-[8] 和合本修訂版聖經譯本
 [9]  張九宣 譯:《聖經後典》( 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1987年8月出版),第225-226頁。Wise, M., Abegg Jr, M. and Cook, E.著作,一中心翻譯團隊 翻譯: 死海古卷( 台中市: 一中心有限公司,2021年4月出版),第510-512頁。
[10]-[20]和合本修訂版聖經譯本
[21]古羅馬信經的中文翻譯參考 謝挺牧師的著作《使徒信經與教會信仰》(香港:基道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3章「使徒信經的歷史背景」中的段落。
[22]使徒信經的中文翻譯則收錄於謝挺牧師的著作《使徒信經與教會信仰》(香港:基道出版社,2004)第5章「使徒信經的內容與神學意涵」的開頭部分。
[23]-[24]和合本修訂版聖經譯本
[25]-[26]古蘭經中文譯本
[27]魏慶徵:《古代兩河流域與西亞神話》(山西省:北岳文藝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第173—180頁。

[28]古埃及神話,參見Pascual, A. M. and Gomez, T. 著作 ,李家蘭 譯: 神話(新北市: 漢宇國際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1月出版),第373-388頁。

[29]古希臘神話,參見Pascual, A. M. and Gomez, T. 著作 ,李家蘭 譯: 神話(新北市: 漢宇國際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1月出版),第189-198頁。

[30]-[31]中國哲學電子化計劃

[32 袁柯:《中國神話傳說(二)》(台北市:里仁書局,1987年9月出版),第575頁。
[33]甲骨文合集》在線檢索 https://www.guoxuedashi.net/jgwhj/
[34]-[46]中國哲學電子化計劃
[47]袁柯:《中國神話傳說(一)》(台北市:里仁書局,1987年9月出版),第318-319頁。
[48]和合本修訂版聖經譯本
[49]中國哲學電子化計劃
[50]-[53]和合本修訂版聖經譯本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