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治者
|
政治發展
|
猶太教
|
瑣羅亞斯德教
|
基督教
|
|
米底帝國統治:公元前678-前553年。
|
迪奧賽斯(Dioces,公元前728-前675年在位)。
|
||||
弗拉歐爾特斯(Phraortes,公元前675-前653年在位)。
|
|||||
馬地奧斯(Madius,公元前653-前625年在位;斯基泰人統治時期)
|
|||||
基亞克薩雷斯(Cyaxares,公元前625年-前585年在位)。
|
[*公元前586年,猶太人被擄至巴比倫。]
|
||||
阿斯提阿格斯(Astyages,公元前585-前550年在位)。
|
* 公元前550年,居魯士二世征服米底王國(Median Dynasty)。
|
||||
阿契美尼德王朝統治:公元前553(550)-前334(330)年。
|
居魯士二世(Cyrus II,岡比西斯一世的兒子,公元前550-前529年)。
|
* 公元前539年,居魯士二世下詔令,宣布「一切被擄者,我都讓他們回到他們的地方去!」,各民族都有選擇自己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
|
||
岡比西斯二世(Cambyses II,居魯士二世的兒子,公元前529-前522年在位)。
|
|||||
大流士一世(Darius I,阿里亞拉莫奈斯的後代,岡比西斯的堂兄弟,公元前522-前486年在位)。
|
|||||
哈爾亞爾沙(薛西斯,大流士一世的兒子,公元前486-前466年在位)。
|
*聖經記載亞哈隨魯(Ahasuerus)即波斯王薛西斯,薛西斯選擇了被擄猶太人末底改的堂妹以斯帖為妻子,成為波斯王后。(《以斯帖記》1-2)
|
||||
阿爾達希爾(Artaxerxes
I,或譯:阿塔薛西斯一世,公元前466-前424年在位)。
|
|||||
哈沙亞爾沙二世(公元424年,在位45天)。
|
|||||
蘇格特亞努斯(公元前424年,在位6-7個月)。
|
|||||
大流士二世(DariusII,阿塔薛西斯一世的兒子,公元前423-前404年在位)。
|
|||||
阿爾達希爾二世(Artaxerxes II,或譯:阿塔薛西斯二世,大流士二世的兒子,公元前404-前358年在位)。
|
|||||
阿爾達希爾三世(Artaxerxes
III,或譯:阿塔薛西斯三世,公元前358-前338年在位)。
|
|||||
阿爾希斯(Arses,或譯:阿爾賽斯,公元前338-前336年在位)。
|
|||||
大流士三世(Farius III,大流士二世的曾孫,公元前336-前330年在位)。
|
*公元前334、333、331年,馬其頓的國王亞歷山大率軍與波斯帝國大流士三世的大軍對戰,分別在格拉尼庫斯(Granicus)、伊蘇斯(Issus)與高加米拉 (Gaugamela) 平原獲得了決定性勝利,大流士三世最後被巴克特里亞總督貝蘇斯(Bessus)殺死,阿契美尼德王朝滅亡。[xiv]
|
||||
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30-前141年。
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統治:公元前330-前323年。
|
亞歷山大(公元前336-前323年在位)。
|
||||
塞琉古王朝(Saleukeia Empire;中國稱之為條支)統治時期(公元前312-前256年)。
|
塞琉古一世(總督:公元前312-前305年;國王:公元前305-前281年)。
|
||||
安條克一世(公元前281-前261年在位)。
|
|||||
安條克二世(公元前261-前246年在位)。
|
|||||
帕提亞王朝(Parthian Empire),或稱安息帝國統治:公元前256-後224年。
|
阿爾沙克一世為王(公元前256-前247年在位)。
|
* 公元前256年 帕提亞人自塞琉古王朝奪得霍勞桑地區,並擁護阿爾沙克一世為王。公元前238年,安息人殺死塞琉古王朝的帕提亞總督,占領整個帕提亞。P80
|
* 基督教逐步傳入安息帝國境內的幼發拉底河以東地區。
|
||
提爾達德(公元前247-前211年在位)。
|
|||||
阿爾達旺(公元前211-前191年在位)。
|
|||||
法里亞伯特(公元前191-前176年在位)。
|
|||||
法爾哈德一世(公元前176-前171年在位)。
|
|||||
梅赫爾達德一世(公元前171-前137年在位)。
|
|||||
法爾哈德二世(公元前137-前128年在位)。
|
|||||
阿爾德旺二世(公元前128-前124年在位)。
|
|||||
梅赫爾達德二世(或譯:密特里達特斯二世,公元前124(123)-前87(88)年在位)。
|
|||||
古達爾茲(公元前87-前81年在位)。
|
|||||
阿爾達(公元前80-前76年在位)。
|
|||||
森特魯克(公元前76-前68年在位)。
|
*《使徒行傳》記錄耶穌的使徒彼得(Peter,公元1-67年)和保羅(公元5-67年)在小亞細亞、希臘和羅馬建立教會。馬可去了埃及。多馬(Thomas)、奮銳黨的西門(Simon Zealot)和耶穌的弟弟猶大(Judah)去了亞洲。基督教傳遍了波斯帝國。[xx]
|
||||
法爾哈德三世(公元前68-前57年在位)。
|
|||||
梅赫爾達德三世(公元前57-前55年在位)。
|
|||||
歐羅德(Orodes,公元前56-前37年在位)。
|
|||||
法爾哈德四世(公元前37-前2年在位)。
|
* 公元前4年,耶穌誕生於伯利恆的馬槽,有幾位東方的「博士」(Magi,《和合本》的翻譯;《和合本修訂版》翻譯為「博學之士」)因為看到了一顆星,於是拿著三個禮物前來拜耶穌 (《馬太福音》2:1-12) 。「Magi」是希臘語magos的複數名詞,源自波斯語「術士」(magus),是「星象家」的意思。[xxiii] 從地理上看,猶太地區的東邊就是巴比倫和波斯,所以這幾位博士很可能是來自於波斯。
|
||||
法爾哈達克(公元前2-後4年在位)。
|
|||||
歐羅德二世(公元4-8年在位)。
|
|||||
伍努斯(公元8-18年在位)。
|
|||||
阿爾達旺三世(公元18-40年在位)。
|
|||||
古達爾茲、巴爾丹輪流執政(公元40-51年在位)。
|
|||||
伍努諾斯(公元51-52年在位)。
|
|||||
瓦拉什一世(Vologeses
I,或譯:沃洛吉西斯一世,公元52-78年在位)。
|
|||||
帕庫爾(公元78-108年在位)。
|
|||||
霍斯魯(公元108-130年在位)。
|
|||||
瓦拉什二世(公元130-148年在位)。
|
|||||
瓦拉什三世(公元148-190年在位)。
|
|||||
瓦拉什四世(公元191-208年在位)。
|
|||||
瓦拉什五世(公元208-223年在位)。
|
|||||
薩珊王朝(Sasanian Empire)統治:公元224-651年。
|
阿爾達希爾(Ardashir,公元224-241年在位)。
|
||||
沙普爾一世 (Shapur I,公元241(240)-273(270)年) 在位
|
* 沙普爾一世 在位時,波斯和羅馬之間發生戰爭,公元259或260年,沙普爾一世率軍與羅馬軍隊在艾德沙城(Edessa)大戰,大敗羅馬,俘虜羅馬皇帝瓦勒良(Publius Licinius
Valerianus)、統帥與軍隊至波斯。薩珊軍乘勝攻入敘利亞、卡帕多希亞、小亞細亞等地,佔領許多城。[xxxi]
|
* 薩珊王朝時期,國王偏愛處爾凡 (Zurvanism,或譯:左爾萬、札爾旺)教派,他們認為善神阿胡拉馬茲達 (Ahura Mazda)和惡神阿赫里曼(Ahriman)都是由「處爾凡」(Zurvan)產生的。在最終的時代,一個救世主會到來,並給人類開啟一個美好的黃金紀元。[xxxiii]
|
|||
巴赫拉姆一世(Bahram
I,公元273-276年在位)。
|
|||||
巴赫拉姆二世(Bahram
II,公元276-293年在位)。
|
|||||
拉塞赫(Narseh,公元293-302年在位)。
|
|||||
阿札爾納爾西(Narseh,或譯:拉塞赫,公元309-310年在位)。
|
*《阿維斯陀》在大祭司馬赫拉斯潘登(Adurbad Mahraspandon,公元309-379年)任內編纂正典完成。
|
||||
沙普爾二世(Shapur
II,公元310-379年在位) 。
|
|||||
阿爾達希爾二世(Ardashir
II,公元379-383年在位)。
|
|||||
沙普爾三世(Shapur
III,公元383-388年在位)。
|
|||||
巴赫拉姆四世(Bahram
IV,公元388-399年在位)。
|
|||||
耶茲德卡爾德一世(Yazdegerd
I,公元399-420年在位)。
|
|||||
霍斯魯(公元420年,極短時間)。
|
|||||
巴赫拉姆五世(Bahram V,公元420-438年在位)。
|
|||||
耶茲德卡爾德二世(Yazdegerd II,公元438-457年在位)。
|
*耶茲德卡爾德在與東羅馬帝國作戰期間,將基督徒驅逐出軍隊及政府機關,又迫害基督徒,猶太人也受到牽連。他在公元451年的阿伐拉戰役中敉平了亞美尼亞基督徒的動亂,但仍未能改變亞美尼亞人主要是基督徒的狀況。
|
||||
霍爾莫茲德三世(Hormizd,公元457-459年在位)。
|
[*公元428-431年涅斯多里(Nestorrius)在君士坦丁堡當任主教。他的教義認為基督有人性和神性(二性二位論)。]
|
||||
皮魯茲(公元459-484年在位)。
|
|||||
巴拉什(Balash,公元484-488年在位)。
|
|||||
哥巴德(公元488-532年在位)。
|
|||||
庫斯勞一世(Khosrow I或Khusrau
I,或譯:霍斯魯一世、霍斯祿一世,公元532-579年在位)。
|
|||||
霍爾米茲德四世(公元579-590年在位)。
|
|||||
霍斯勞二世(Khosrau
II,或譯:霍斯祿二世、胡斯洛二世,公元590-628年在位)。
|
* 薩珊王朝的國王霍斯勞二世信奉祆教。
|
* 國王霍斯勞二世娶了一名景教希林(Shirin)為妻。
|
|||
葉茲德格德三世(Yazdegerd
III,公元632-651年在位)
|
[ii] [伊朗]阿卜杜.侯賽因.札林庫伯
著作,張鴻年翻譯:《波斯帝國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第31頁。現在學術界多以亞歷山大征服波斯為起點上溯258年作為瑣羅亞斯德說服維斯塔斯帕皈依之年,這年他正好40歲,因此瑣羅亞斯德的生卒年代大約是公元前628-前551年。參見 李鐵匠:《大漠風流:波斯文明探秘》(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第24-29頁。
[iv] 「耶和華對所膏的居魯士如此說,他的右手我曾攙扶,使列國降服在他面前,列王的腰帶我曾鬆開,使城門在他面前敞開,不得關閉:『我要在你前面行,修平崎嶇之地。我必打破銅門,砍斷鐵閂。我要將暗中的寶物和隱藏的財富賜給你,使你知道提名召你的就是我-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因我的僕人雅各,我所揀選的以色列,我提名召你;你雖不認識我,我也加給你名號。我是耶和華,再沒有別的了;除了我以外再沒有上帝。你雖不認識我,我必給你束腰。』」(《以賽亞書》45:1-5,《和合本修訂版》)。
[v] 參閱 [伊朗]阿卜杜.侯賽因.札林庫伯 著作,張鴻年翻譯:《波斯帝國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第33-34頁。[美] 奧姆斯特德著,李鐵匠、顧國梅翻譯:《波斯帝國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年9月出版),第117頁。李鐵匠:《大漠風流:波斯文明探秘》(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第24-29頁。
[vii] 「波斯王居魯士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的口所說的話,就激發波斯王居魯士的心,使他下詔書通告全國,說:『波斯王居魯士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上帝已將地上萬國賜給我,又委派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去,願耶和華-他的上帝與他同在。』」(《歷代志下》36:22-23,《和合本修訂版》);「波斯王居魯士元年,耶和華為要應驗藉耶利米的口所說的話,就激發波斯王居魯士的心,使他下詔書通告全國,說:『波斯王居魯士如此說:耶和華天上的上帝已將地上萬國賜給我,又委派我在猶大的耶路撒冷為他建造殿宇。你們中間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猶大的耶路撒冷去,重建耶和華-以色列上帝的殿,他是在耶路撒冷的上帝;願上帝與這人同在。凡存留的人,無論寄居何處,那地的人要用金銀、財物、牲畜幫助他,還要為耶路撒冷上帝的殿甘心獻上禮物。』」(《以斯拉記》1:1-4,《和合本修訂版》)。
[xxi] [伊朗]阿卜杜.侯賽因.札林庫伯 著作,張鴻年翻譯:《波斯帝國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第299-301頁。William R. Polk著作,林佑柔翻譯:《伊朗:被消滅的帝國,被出賣的主權,被低估的革命,被詛咒的石油,以及今日的伊朗》(新北市:光現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第86-87頁。李鐵匠:《大漠風流:波斯文明探秘》(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第95-98頁。
[xxii] [伊朗]阿卜杜.侯賽因.札林庫伯 著作,張鴻年翻譯:《波斯帝國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第299-301頁。William R. Polk著作,林佑柔翻譯:《伊朗:被消滅的帝國,被出賣的主權,被低估的革命,被詛咒的石油,以及今日的伊朗》(新北市:光現出版社,2017年6月出版),第86-87頁。李鐵匠:《大漠風流:波斯文明探秘》(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第95-98頁。
[xxx] [伊朗]阿卜杜.侯賽因.札林庫伯 著作,張鴻年翻譯:《波斯帝國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第349-350頁。另外參考「全國宗教資訊網」〈宗教知識+〉(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633)。
[xxxiii] 彭樹智主編,王新中、冀開運著:《中東國家通史:伊朗卷》(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4月出版),第113-114頁。Geoffrey Parker、Brenda Parker著,苑默文、劉宜青翻譯:《波斯人:那些已然消逝的文明》(新北市:廣場出版,2017年9月出版),第126-127頁。
[xlv] [伊朗]阿卜杜.侯賽因.札林庫伯 著作,張鴻年翻譯:《波斯帝國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第349-350頁。令參考「全國宗教資訊網」〈宗教知識+〉(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63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